致60/70+朋友的信:談花甲年華、活在金秋

「老」其實是「持續不斷」之意; 反過來說,若非持續不斷地活着,又怎會「老」呢!

(由辛康納利說起)

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辛棄疾:「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孔子:「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王羲之:「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星雲:「沒時間老。」

各位花甲年華的朋友好,我是大家的同年,想閒話幾句,便從辛康納利說起吧。

第一代「鐵金剛」辛康納利在90高齡西遊了,他在1962年出演007第一部電影Dr. No(港譯《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對我們香港的花甲一代來說,他的「鐵金剛」形象當不陌生。「鐵金剛」引發了諜戰片潮流,除了西片之外,國粵語片也不少,連斯文君子形象的胡楓也演過此類角色,其中一套的反派大魔頭是「正氣」的喬宏。此外,更有日本片甚至日本漫畫版的007,很有型。

噢!對了!後來好像是出了一個意大利版的OSS117,此君的一招「虎尾腳」吸引了一眾中學生效法,其實跟跳橡筋繩「小皮球」的腳法一樣,穿裙的女孩子也可打出一招「裙裏虎尾腳」,很毒辣的「無影撩陰腳」呢!

不過這個117卻敵不過007,早已不知去向,而007今天仍有新戲上演。不過,對港人來說,「鐵金剛」這個香港加上去的綽號,或比007編號更深入民心。不知出自那位前輩的手筆,實在神來之筆。「金剛」實乃佛教語,意為「極度堅固,不可毀滅」,也有「金剛能斷」的說法,因「金剛」也代表雷電,至於《金剛經》的「心不為物奪」便是「金剛心」,而「八大金剛」則保護眾生,降魔伏妖,並能斬斷煩惱無明。俗一點來說,金剛很利害,以之為007的綽號,似也貼切。

年輕至中年的辛康納利演活了「鐵金剛」,但具體表現金剛的力量卻在他花甲年華的角色。他真正「有型」的演出,大都在六十之後,大概六十至七十五之間,其中我特別讚賞的,分別為《追擊紅色十月》的潛艇艦長、《飛越綠林》的藥物學家、《旭日追兇》的生活在日本的私家偵探、《石破天驚》的老年前英國特種部隊(SAS)軍人、以及《天降奇兵》的老牌探險家。在這些電影裏,辛康納利並沒有硬扮年青,而是按着他本人的真實年齡扮演大致同齡範圍的老男人角色,把花甲年華的金秋成熟魅力發揮淋漓盡致。他在四十之後的演戲生涯本已漸走下坡,五十之後在電影中願當配角,但竟能在《義膽雄心》(The Untouchables)中憑演一名年近退休的老警員取得最佳男配角金像獎,當紅的奇雲高士拿當主角。不但如此,更在六十之後,連續多次擔正主角,並取得英國演藝學院的最佳男主角獎。

在這個本來是年輕無敵的電影圈中,辛康納利卻把高齡轉化為資本,將年歲積累的人生經歷、雨洗風磨注入角色之中,展現一種深厚沉重的成熟力量。他詮釋的花甲年華並非退休恬靜的悠閒老年生活,而是充滿金秋力量的「主角生活」,誰說六十之後便只能當配角的?

辛康納利在六十之後,連續多次擔正主角,並取得英國演藝學院的最佳男主角獎。(Wikimedia Commons)
辛康納利在六十之後,連續多次擔正主角,並取得英國演藝學院的最佳男主角獎。(Wikimedia Commons)

成熟的事道

什麼是「金秋力量」?

過了春夏花葉招搖,到了成熟結果豐收的秋天了。現時醫學昌明,重視保健,「預期生命」遠長於往日,百歲高壽也不那麼稀奇了,故過了八十才算是步入冬季吧,但拜登卻把這曲線拉平了,當然,楊振寧早已「身體力行」,呈現金秋成熟的力量。

何為「成熟的力量」?

放下諸緣,集中力量,不做多餘的事,不操多餘的心,力求減少選擇但深入生活之中。能深入,便安定冷靜,所謂「智深勇沉,神閒氣定」,其識見更睿智,見行止更從容淡定 ── 不是慢,而是不急:不急忙,不急燥,看定謀定而後動,以「一步一刀、一步到位,一刀截斷」為仰止的境界。以武術而言,「不急」便是「早一刻」及「近一步」。

「早一刻」便能制敵機先,此之為日本武道或棋道講求的「先之先」:在對方「先手」之前,已斷其「先手」之意圖,這又稱「先心」也。所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其實不是呆等,而是早一刻搶佔適當位置,讓熟瓜跌入懷裏。故早一刻亦是近一步,物理而言,走近對方一步,便省力得多,出手的距離也短得多,從容淡定的順手一擊便一招了,北方便有一套拳種叫作「順手拳」,不招搖作勢,自自然然地一擊致命的拳種,不是「好看」的表演武術,而是「好漢」的實用武術,也挺適合花甲年華的武術 ── 簡簡單單,隨隨便便但極有效,可制敵而不殺傷的「王道」武術。早一刻,便不急;近一步,便省力。

雖然談的是武術,但待人處事不也一樣嗎,這便是「成熟的事道」──備事於未然、成事於不覺的人事之道,也惟有在經歷了數十年的雨洗風磨才能「磨」出來的(「雨洗風磨」一詞是學自黃霑的)。

以武術而言,「不急」便是「早一刻」及「近一步」。(作者提供)
以武術而言,「不急」便是「早一刻」及「近一步」。(作者提供)

「匠人精神」的藝人

辛康納利的金秋角色便全是這「智深勇沉,神閒氣定,不自是而露才,不輕試而倖功」的風範氣度。儘管是虛構的角色,但卻在展示一種「範」、一種「象徵」、讓觀眾有所參考,甚至乎嚮往,這便是藝術本質之一吧。辛康納利因為安然接受了自己年齡的身心狀態,不與「小鮮肉」比年輕英俊,只盡情發放「老臘肉」的甘香回味。在這「花樣美圖」的電影年代,幸而也有很多實力派老演員「仍能飯否」地出來斷續吃這碗飯,例子不少:羅拔烈福、安東尼鶴健士、阿爾柏仙奴、羅拔狄尼路、海倫米蘭、茱迪丹芝(新鐵金剛的老板M)、雲妮莎烈格芙、茱莉安德斯、陳道明、李雪健、倪大紅、李幼斌、斯琴高娃、劉曉慶、潘虹、歸亞蕾、張艾嘉、恬妞、金士傑、李立群、柯俊雄、周潤發、鄭少秋、曾江、姜大衛、劉松仁、汪明荃、米雪、惠英紅、葉德嫻、羅蘭 …… (香港本地可列的太多,只能隨意選一些)

仍有演出的老戲骨之外,有三位跨界但已淡出的演藝界金秋人物不能不提:陳寶珠、林子祥、林青霞。他/她們雖只間有露面出鏡,但其氣度風韻皆與時俱「醇」,簡直是Vintage級,各發放不同的氣場,令人陶醉。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些金秋演藝人物都是充分展示「匠人精神」的藝人,深入再深入地探索打磨,年齡是他/她們資源而不是負擔,幫助他/她們進入登峰造極的化境,而關鍵在「不斷」,自主選擇努力不斷地「逆轉老化」,轉「老化」為「老練化境」;「練」者練達也,人情練達是文章,而前提是世事洞明。

所以,「老」其實是「持續不斷」之意;反過來說,若非持續不斷地活着,又怎會「老」呢!歷史上,六十過外仍不斷交出成績的人物多的是:邱吉爾在60至80之間,當了兩次首相,70歲下了台之後,在寫作之餘,仍積極參政,隔幾年再當選首相;錢穆在70多歲離開一手風霜創建的新亞移居台灣之後,20多年間,竟出了30多本重量級的著作,從沒離開學問功夫;愛新覺羅毓鋆到了花甲開始在家設館講學,講了40年,不管風雨,只管化雨;稻盛和夫以78高齡毅然應邀出掌「破產保護」的日航,奮戰一千日,成功扭虧為盈,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不怕隔行如隔山(且是國營企業),不怕晚節不保,以「利他精神」接受重擔(或許應請他來入主國泰)。

如此例子,中外古今皆有,不勝枚舉,都是一些不避老,不怕老,甚至乎不知老為何物的「老人家」,將年歲累積的經驗識見融於每天身心不倦的持續努力中,沒時間老,每天都生猛地活着,不追悔,不抱怨、不搞情緒,不說「早知如此」、只問「現在做什麼」,就是痛快地、暢快地、愉快地忙着。或許,因為客觀或身體的原因,不能跟舊日一樣的忙,但總有事情可做,也可調整做事情的模式。如記憶差了,便用記事簿及記事板;老花深了,便換眼鏡;聽得不好,便帶助聽器;腿不好用,便用手杖;消化差了,便改變口味。如此類推,總有方法,沒什麼大不了。不過,一定要多運動以健身心,如八段錦、六字氣訣發聲、太極、站樁、拉筋導引,甚至乎柔化的虎鶴雙形等法門,全有用,甚或只是多走路,若懂站樁式走路更佳。(作為金秋年華的武人,我這方面還可以寫很多,另文吧!)

至於做事,若所謂退休了,但也不是沒事情可做,例如家務、維修保養舊物、學習新的技藝、有系統地看書、在本地舊地重遊又或去一些大半生都未到過的香港地方……與人、與物、與地方、與技藝、與文字「重建連繫」Re-Connect,深入過去數十年浮光掠影匆匆走過的生活元素;當然,更可以繼續工作或幫助他人。少一些、從容一些、深入一些,是花甲金秋年華的心法(即使家務,若行以匠人之心,也是成熟的藝術);不做多餘的事,便不會變成多餘的人。年紀大了,仍是自己生活、自己生命的主角。

在本地舊地重遊又或去一些大半生都未到過的香港地方。(作者提供)
在本地舊地重遊又或去一些大半生都未到過的香港地方。(作者提供)

「銀髮力」、「禿髮力」……花甲年華跟花樣年華是各自各精彩,秋天是成熟的、豐盛的、實在的、美麗的、深沉有力的。

各位60/70+的朋友,不要錯過金色的秋天呀!

神采飛揚

管仲連字

管仲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