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下任美國總統對華政策「政治正確」新常態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扭盡六壬「美國優先」,「股市優先」,務求令股市節節上升;外交上則展開貿易戰,實施單邊主義及圍堵中國。如果特朗普順利連任,他的第二任任期對華政策只會比第一任有過之而無不及。

特朗普第二任任期︰一將功成萬骨枯

現實主義中「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預測︰當新冒起國家的國力達到霸權國家的一定比例時,衝突就無可避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前教授Michael Mandelbaum主張美國應全力發展圍堵計劃, 並指出現實主義在冷戰後20年,受美國外交冷落,間接助長挑戰者崛起,美國必須盡力發展圍堵計劃,限制挑戰者的發展,同時更要拉攏盟友一起加入圍堵。

現實主義強調國際政治的無政府狀態,唯有拳頭大才能主導國際秩序。特朗普為典型現實主義者,他的競選團隊早前公布其第二任期政綱標題為:「為你而戰」(Fighting for You)。現實主義者所追求的便是競爭和榮耀 ——榮耀即吾命。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扭盡六壬「美國優先」、「股市優先」,務求令股市節節上升;外交上則展開貿易戰,實施單邊主義及圍堵中國,貫徹現實主義「誰大、誰惡、誰正確」的概念。若以結果論英雄,毋容置疑特朗普是成功的。美股即使在新冠疫情肆虐下,道指納指雙雙創新高。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聯邦儲備局大量增加貨幣量(M2)達23%,大量散戶蜂擁入市,股市一片歌舞昇平。

如果特朗普順利連任,他的第二任任期對華政策只會比第一任有過之而無不及。自中美貿易戰開打,維護「美國第一」的「潘多拉魔盒」打開後,制裁中芯、華為,以國家及網絡安全、民主人權等名義亮劍,出正義之師。可以預視,特朗普其班子會在第二任任期為鞏固實權及為他心意的接班人數掃除一切障礙,以免他在卸任後被政敵清算,陷入聽證門。

凡是可能威脅到美國霸主地位的中國產業鏈及龍頭公司,都可能會被成為下一個針對的目標。由生物製藥、半導體、雲業務,到大數據等等,康希諾、華為、中芯,阿里巴巴等待遇可見一斑,沙盤推演下,今年受市場注視的中國電動車,也可能在不久將來被特班子所「寵愛」。

特朗普政府早前公布「潔淨網絡計劃」(Clean Network)——計劃列出五個關鍵領域,應用程式、應用商店、雲端服務、流動網絡及海底互聯網電纜上掃清不可信任的中國企業,此乃以現實主義中「安全化」理論(Securitization Theory)亮劍。除此以外,我們可見特朗普政府正積極在中國的後院點火,為籌備印太同盟、新北約,四處奔走。

「奧巴馬2.0」?被綁上「新冷戰的戰車」的拜登

拜登向來被視為親華及自由派,最近幾個月,拜登的言辭發生急劇變化。他在9月份稱,中國是一個很大的競爭者,有意見認為他在辯論及競選過程中對華強硬只是出於博弈的考慮,筆者卻不以為然。儘管民主黨及拜登擁抱自由主義,但當在各項民調中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下降,另外美國經濟在新冠疫情下蕭條,中國因素正好為受經貿及疫情等因素影響,為美國國內日益上漲的民族主義及民粹主義提供發洩口。

總體而言,美國大選無論哪位候選人當選,美國及其盟友對中政策也勢必更趨強硬,儘管在形式及手段上或許有所不同。

哥倫比亞大學學者佐佐木文子(Fumiko Sasaki)的研究指出了最常見的五種華府決策者,在奧巴馬任期的拜登相信屬於當中的商業型現實主義者,為了經濟利益趨向中國;而在2020年時空的拜登則是自由派現實主義者——主張人權議題,着重透過外交和多邊關係極大化華府利益。故此,民主黨對特朗普上台以來的美國獨行外交極為不滿,認為此舉削弱了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如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和世衞等舉動,便是把世界領導者地位拱手相讓予中國。

與此同時,自由派認為即使中美雙方並非友善關係,美國仍需與中國共存。雖然中美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拜登當選即使未能有助現今如箭在弦的中美關係降溫,但也未至於急劇升溫。以民主黨一貫作風,拜登政府或會在香港、新疆等民主及人權問題上更加強硬。另一方面,在新能源及氣候變化等議題則會保留與有中國合作空間。在此平行時空下,中美兩國的新能源產業可望得到更多國家扶持及補貼,因而急速發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中國正在為新一波的冷戰做好準備。近期中概股大量回港上市、建設人工智能物聯網、嚴控内房的融資規模,到國家提倡「雙循環」,由預防金融及債務違約風險,穩經濟剛性需求及助力產業升級——種種跡象好比打風前做好防風措施。過去,在改革開放及全球化的浪潮裏,中國在5G,半導體及醫療技術等領域中急速發展;如今,在面臨美國全方位打壓下,能否師夷長技以制夷,在中美博弈的浪潮中抓緊機遇產業轉型升級,以內需取替出口為主引擎拉動三頭馬車(出口、消費需求和投資),將會是中國能否再上一層樓的關鍵。創新科技、內需品牌、潔淨能源及生物科技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新四大產業」,從中美博弈、技術及人口結構的結構性轉變中獲益。

現在先下一注,看俏中國新興經濟。

原刊於《香港01》,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鄧希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