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兩個兒子仍在小學階段時,有一次因為頑皮而令我十分氣憤。心情平復後,我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媽媽對你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你們成為一個「好人」。 當時沒有細想什麼是好人,但求他們做一個正直和善良的人,現在回想過來,其實當時我對他們設定了一些道德期盼。為人父母,我們常常會對孩子們有這樣那樣的要求,譬如在自理能力、學習成績和人際關係各方面都希望他們有理想的表現,因此父母常為子女報讀各式各樣的「興趣技能班」,讓小朋友能夠練成一身好武功。除了知識和才能之外,我們甚少聽到父母在道德/品德(註1)方面有特定的要求和「訓練」;因此筆者嘗試在這裏談談「究竟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及「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孩子成為這樣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這句話在幼兒教育界是常識也是真理,意思是說無論孩子有多早進入了有多好的幼兒院或幼稚園後,父母可以與老師「分工」,但是不能也不應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交給學校的老師。不幸的是,當教育這事業發展愈來愈「專」及「全面」,父母所擔當的角色就變得愈來愈小,有時甚至成為了學校教育的「助手」,全力協助孩子在家配合學校課程的進度。
這情況在道德/品德發展方面也是一樣。香港的小朋友最早可於3歲就參與正規的教育(雖然是學前教育),而教育當局已經有一個很完備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架構,內容包括「德、智、體、群、美」五大範疇。最近有一個為幼稚園校長及教師而設的專業發展課程,題為「培育幼兒品德發展」。主辦該課程的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及相關學者都備有十分之詳盡的內容和指引,闡述如何培育幼兒的品德發展,供教育工作者參考(註2)。該課程內容甚少提及家長的角色,這不禁令我想到:究竟父母在培養孩子道德/品德方面應該和可以做些什麼?
三歲定八十:0至3歲幼兒道德觀念的發展
個人的道德發展對整個社會有重大的影響,成熟的道德觀能夠保障社會上每一個人的權利和福祉、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共存及時刻提醒我們要對抗各類壓迫性的殘酷行為(註3)。究竟「道德」是指什麼?怎樣才是一個有道德的「好人」?這些問題在中、西方的哲學均有很詳盡的討論,本文只能夠有篇幅集中在幼兒道德發展方面的討論。一直以來有三套理論闡釋兒童的道德發展:認知、情感和處境理論(註4)。「認知」派的關注點在於認知能力與道德發展的關係(cognitive aspect of moral development),並認為「公義」是普世的道德原則(註5、6)。「情感」派(emotional aspect of moral development)則關注道德發展的情感因素及認為「關懷」是道德的基石(註7)。「處境」派則揉合了「公義」與「關懷」兩種道德取向,並主張按個別處境的需要而行事。而香港的品德教育則採用正向心理學的框架,在「公義和關懷」之外加上:智慧與知識、勇氣、節制、靈性與超越等共六個道德/品德範疇[8]。
兒童發展理論學者均同意道德發展從幼兒階段已經開始,並一直持續至成年。近年有研究更指出3歲的幼兒為了關顧別人的福祉已能夠作出行為方面的道德(對與錯)判斷;因此筆者認為父母不應該待孩子入學後才讓他們接受「道德/品德」培育。反之,父母在孩子在進入正規教育體系前,亦即是3歲之前已經可以開始(甚至需要)培育孩子的道德/品德。
道德/品德培養,由「關懷」開始
以上提及多個道德發展範疇,筆者認為父母可以在家中為0至3歲的幼兒進行以「關懷倫理」(Ethics of Care)為主的道德/品德培育,亦即是關注培育幼兒的同情和同理心及鼓勵他們做出相應的利他行為。提出這建議有兩個考慮因素,第一,基於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階段,過早關注以認知為基礎的抽象道德觀念,無論對幼兒或父母都較為吃力。第二,也是較為重要的原因,原來兩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夠做出配合照顧者的行為(註9),而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照顧者也會於一周歲前後開始鼓勵幼兒參與家務,讓他們從小養成幫助別人的習慣(註10)。這些「配合」及「助人」的行為是「關懷」的表現。
可是另一方面,兒童發展心理學指出幼兒最早於一周歲已經會做出踢、打、咬等「傷害」別人的行為;到了2歲,不少幼兒平均每小時都會做一種「傷害別人」的行為(註11)。由此可見,0至3歲的幼兒已經有足夠的認知和心理準備去進一步認識「利他」(helping)及「害他」(harming)的道德觀念,如得到適當的培育,他們便可以漸漸增強「利他」和減弱「害他」的觀念和行為。以上的描述不是指簡單的「刺激- 回應」(stimulus – response)概念,而是基於前蘇聯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維果茨基(Vygotsky)的「潛在發展區間」(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和「鷹架」(Scaffolding)概念(註12)。
作為家長,我們如何在這些方面培育幼兒,使他們成為一個「好人」(Do good and do no harm)?筆者建議家長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為幼兒進入正規教育前在道德/品德方面打好基礎。
互動建構(Interactionist and Constructivist)方法的道德/品德培育(註13)
曾幾何時,我們都認為幼兒好像一張白紙,只要我們在上面「寫上」一些我們想見到的,幼兒便會有相應的表現。互動建構方法不認同意這理解,並建議我們要考慮兩個重要因素。首先,在道德發展的過程,幼兒是一個主動積極的參與者,而他們的行動會引發身邊成人的回應,在持續互動的情況下讓有關概念由零開始,一步一步的慢慢發展成較具體的概念和行為。例如以上提過兩個月大的幼兒已經能配合照顧者的照顧行為,若然在這時候照顧者加以正面的回應,如在表情及言語方面給予鼓勵(scaffold),幼兒便逐漸能學到這些行為能令身邊的人有正面的回應。家長可應用這種互動建構的方法在培育幼兒的品德上,如鼓勵他們幫助別人,在不斷的鼓勵下,他們便會掌握到「幫助別人是好」的概念及會持續做出類似的行為。
同樣地,幼兒早在一周歲時也會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當這行為出現時,如果身邊的成人能夠即時作出回應,如做出「痛苦的表情」及加上相關的語言解釋,幼兒便慢慢知道這些傷害別人的行為是不好的,並會減低相關的行為。由此可見,幼兒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可以發展出「好/壞」、「對/錯」、「助人/害人」的道德觀念。此外,從以上的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到另一個影響幼兒道德發展的重要因素:必須有一個讓幼兒和成人持續不斷互動的環境,這也是我建議家長在家中進行道德/品德培育的原因。現時的幼稚園,師生比例無論如何高也不及在家中的一對一、甚至是二對一,因此道德/品德培育真的要從家庭開始,再配合課堂上老師德育課程,幼兒的道德/品德發展才會建立更穩固的基礎。
道德/品德培育的素材
在職家長可能會覺得能夠爭取到時間與幼兒相處已經是很難得,如果還要尋找德育教材,就未免有點吃力了。現時教育局、廉政專員公署及不少大學的研究室已經有很多有關品德教育的現成教材,供老師和家長下載參考和應用。其實,小朋友最感興趣的可能就是父母自身的經驗,如果家長能把自己的相關的經驗編成一個個的小故事,如「媽媽今天在上班途中見到一個沒有飯吃的老人家,媽媽便把自己帶備的早餐給了她。媽媽看到老人家吃得很飽時,自己也覺得很開心,因為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是一件很好的事。」這樣簡單的故事,既以「真人真事」的題材編制出來,亦鼓勵父母們以身作則,幼兒覺得爸爸媽媽會「做好事」,自己也要做。
志同道合的親子遊樂組
有一位朋友常常說:現代人買一件電子零件或家用電器,無論怎麼小也會有說明書,但偏偏就是沒有說明書教我們怎樣做父母,因此我們也只可以摸着石頭過河,一邊做一邊學。其實在這過程裏我們還是可以尋找支援的,譬如我們可以組織身邊一些在親子理念方面相似、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為親子遊樂組(playgroup),定時聚會,每次聚會有特定的主題和活動,這樣既減輕個別家長的負擔,亦在這重要的人生事業上有目標相同的同行者,在艱苦的路上也不會感到孤單。
註1: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與品德教育的實施在西方教育歷史裏基於種種宗教、政治和社會因素而經過多番來回變更,到現在是集中在品德教育。香港的情況也類近,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的指引由1980年代的道德教育(德育)以發展到現在已統整在「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的大框架之內。但筆者認為道德育和品德兩者既有重疊,也有不同的地方,因此主張兩者並重,以取其較廣闊的意義。
註2: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幼稚園及小學組)「幼稚園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培育幼兒品德發展」。7/2020。
註3:Dahl, A. New Beginnings: An Interactionists and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Early Moral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61, 2018a,232-247.
註4:Molchanov, S. V. The Moral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86,2013, 615-620.
註5:Piaget, J. (1965). The Moral Judgement of the Child. New York: Free Press.
註6:Kohlberg, L. (1976). Moral Stages and Moralization: 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 In T. Lickona (ed.), 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e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issues (pp.31-53). New York: Holt.
註7:Gilligan, C. In a different voice: Women‘s conceptions of self and moral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47, 1997, 481-517.
註8:正向教育研究室(2020), accessed on 12/10/2020.
註9:Hammond, S.I., Al-Jbouri, E., Edwards, V., & Feltham, L.E. Infant helping I the first year of life: Parents’ recollection of infants’ earliest prosocial behavior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47, 2017, 54-47.
註10:Giner Torrens, M., &Kartner, J. The influence of socialization on early helping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8, 2017, 353-368.
註11:Dahl, A. How, not whether: contributions of oth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 helping.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0, 2018b, 72-76.
註12:維果茨基的『鷹架』概念(Scaffolding)認為兒童在成人或能力較高的同儕指導下,他們在成長事工上更容易達到較高層次的表現,但要注意這些發展祇能在連續不斷的互動中發生。
註13:Dahl, A. New Beginnings: An Interactionists and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Early Moral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61, 2018a, 232-247.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