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說十:大象傳辭的特色── 一個謎面、兩個謎底

《大象傳》辭的體例是非常整齊的,每則《大象傳》辭包括三部分:卦象、卦名、義理。作者認為可以用猜謎語的方式去研讀,但有別於一般猜謎遊戲,其特色是有一個謎面、兩國謎底。

《大象傳》辭有六十四則,每一則便是解釋一個卦。《彖傳》辭是解釋卦辭的,《小象傳》辭是解釋爻辭的,但《大象傳》辭完全沒有解釋卦辭或爻辭,它是揭示卦象,和提出由卦象而產生的啟示。

《大象傳》辭的體例是非常整齊的。每則《大象傳》辭包括三部分:卦象、卦名、義理。

第一部分是卦象。這個部分非常簡單,因為它並沒有把一個六畫卦分得支離破碎,它只把卦分為上卦和下卦兩個部分,而每個部分便用它的最基本的象徵義來說明。這一點非常重要,要是我們記得,每一個三畫卦的象徵義都很多,要是什麼象徵義都拿來解說卦的組成,那便異常繁瑣了。《大象傳》辭基本上只用八卦代表自然現象的一組象徵義,那就是「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參看「概說五:八卦簡介一節),偶然會用到另一些象徵義,如以「明」代「火」,以「泉」、「雲」、「雨」代「水」,以「木」代「風」,而用來取代的事物和原本的象徵義都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的。

前面說過,六畫卦的結構為兩個三畫卦,最基本的位置是「上下」,但《大象傳》對這兩個卦的位置,不單是「上下」,還用方位詞或動詞,顯示兩個卦象的關係,試舉數例於下:

「山上有澤,咸」;

「天下有山,遯」;

「明出地上,晉」;

「明入地中,明夷」;

「雷雨作,解」;

「雷電皆去,豐」。

以自然界圖畫呈現卦象

第二部分是卦名。上面的例子,已顯示出《大象傳》怎樣處理卦名。它與「彖傳」不同,並沒有從字義上去解釋卦名。亦由於它不是用八卦的卦名如「乾」「坤」等來顯示每個六畫卦的結構,而是用自然物「山」、「水」等來表示,這很容易便得到一幅自然圖畫的影象。例如上面的例子,便可作下面的翻譯:

「山的上面有一個湖,這是『咸卦』的圖象」;

「天的下面有山,這是『遯卦』的圖象」;

「火光出現在地上,這是『晉卦』的圖象」;

「火光進入地中,這是『明夷卦』的圖象」;

「打雷下雨,這是『解卦』的圖象」;」;

「打雷閃電都沒有了,這是『豐卦』的圖象」;

換句話說,《大象傳》辭沒有用文字來解卦名,而是用一幅自然界的圖畫來呈現各卦的象。

第三個部分是義理。每則《大象傳》辭的結構完全相同,都是用「君子以……」開頭,後面跟着就是一個揭示義理的句子。現把「乾卦」和「坤卦」的《大象傳辭》作為例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揭示義理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是那個揭示義理的部分。那個「以」字很重要,有了這個「以」字,卦象、卦名和義理才產生聯繫,(「以」字後面的賓語就是卦象和卦名,不過省略了。)整個句子的意思是「君子『根據這個卦象和卦名』,從而自強不息。」「君子『看到並取法於這卦象』,從而厚德載物。」整個《大象傳》的體例是很一致的,每則《大象傳》辭都用這個結構,只是偶會用「先王」、「后」等詞代替了「君子」。「先王」、「后」、「君子」,在《大象傳》來說,指的都是統治階層的人物。

對《大象傳》辭,我覺得可以用一個猜謎語的方式去研讀。一般玩猜謎語遊戲,都是先有謎面,然後由玩遊戲的人去猜謎底,然後出謎的人可能會解釋一下為什麼這個謎面會猜出這個謎底。玩《大象傳》辭猜謎遊戲,卻有點不同。它是有一個謎面,而且有兩個謎底,出謎的人把兩個謎底都給了你。玩遊戲的人的責任,便是去解釋為什麼這個謎面會配合這兩個謎底。下舉「咸卦」為例:

「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以猜謎語方式研讀《大象傳》

「山上有澤」,這是一幅圖畫,這就是謎面。「咸」,是第一個謎底。「以虛受人」,是第二個謎底。謎面是人人都看得明白的圖畫,但解釋謎底,卻不是那麼容易了,譬如,不知道「咸」字的意思,是絕對解釋不了為什麼「山上有澤,咸」;為什麼「山上有澤」這個景象,會對人有「以虛受人」的啟發呢?這又是一個動腦筋的遊戲。玩電子遊戲,有所謂「攻略」,歷代易學家的注釋,便可視為這遊戲的「攻略」了。

後面有64篇文章,便是帶領大家玩《大象傳》設下的64個遊戲了。

試看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大象傳》首二章的教訓。孔子的教訓中有「殺身成仁」、孟子的教訓中有「捨生取義」的話,《大象傳》中有完全一樣意思的話,這就是「致命遂志」(「困卦」《大象傳》辭)四字。《大象傳》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值得對它有全面的認識。

附:遊戲的「攻略」──主要參考書目

王弼、韓康伯註,孔穎達疏《周易正義》

李鼎祚《周易集解》

程頤《伊川易傳》

蘇軾《東坡易傳》

楊萬里《誠齋易傳》

朱熹《周易本義》

朱震《漢上易傳》

俞琰《周易集說》

陳夢雷《周易淺述》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

布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