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因為「挑撥」所致?

假如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屬於失敗的話,而港府和建制派的其中一種說法是──「有人挑撥離間,唱衰這個計劃;甚至有人散播謠言,採集的樣本將被送到內地去,引起市民的無謂擔心。」到底這個原因能否成立呢?

港府推動全民自願性社區檢測計劃,累計約178.3萬人次登記檢測,距離300萬的估計有明顯距離。港府表示,如果把其他已有的樣本數字加在一起,成績是理想的。

本文的重點不在於檢測的成績,因為各人有不同的計算標準,也有不同的成敗定義,所以就讓見仁見智,人言人殊吧。其實,我只想探討一個問題:假如這個檢測計劃屬於失敗的話,而港府和建制派的其中一種說法是──「有人挑撥離間,唱衰這個計劃;甚至有人散播謠言,採集的樣本將被送到內地去,引起市民的無謂擔心」。到底這個原因能否成立呢?

追溯過去,港府用「有人挑撥或唱衰」作為理由,已是家常便飯。早在董建華年代,已指責「有人到外國唱衰香港」。由去年「反修例運動」到今年反《國安法》期間,林鄭月娥更經常指責「有人挑撥香港與中央關係」。在抗疫時,她更暗示「所謂專家」和發起罷工的醫護人員從中作梗,拖政府後腳;用大陸的話說,就是「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地破壞政府的政策和形象」。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容或一些反對政府的言論有過激或煽情之處,我也不贊成,但要反問一句:官方擁有龐大的宣傳機器和資源,是否那些偏激的言論就可以挑撥民心?打亂政府的部署?市民都是愚蠢的嗎?

絕對不行。常言道: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回顧抗疫的過程,我不否定港府的原意和努力,但這些努力抵銷不了決策中的失誤,例如沒有及時封關。關鍵的時候不作為,疫情相對穩定時又推說「再談封關已無意義」,跟着慣性地唯我獨尊。這樣才是挑動民情、民怨和民憤的主要因素。

還有一個長期積累的原因,就是因為港府在一些重要政策上(例如「三權分立」)違背民意,在檢控政策上「濫法」(選擇性檢控或不檢控),在「兩制」上失衡,才導致港府在其他民生問題上也遇到強烈的反彈。加上林鄭像大陸官員一樣「永遠是對的」,更令民憤上升,不願跟政府合作,也不相信政府的話。這些原因比「有人挑撥和唱衰」更重要。

市民本來以為林鄭處理政治問題不行,原來連民生問題也不外如是。休矣!退下來吧!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