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說了八卦的象徵義,這篇介紹一下讀卦的方法。所讀的是六支爻的卦。
六支爻各有一個名字,那麼便易於指稱所說的是哪一支。爻的位置,稱為「爻位」,「爻位」是由下看起的,這個較容易聯想:如植物的生長,是由最低的位置開始,逐步長至高處。爻的性質,只有「陰」、「陽」兩種,稱為「爻義」。爻的命名,包括「爻位」和「爻義」。「爻位」由下向上,稱「初」「二」「三」「四」「五」「上」,陽爻叫做「九」,陰爻叫做「六」。「初」和「上」,先講「爻位」,其他四爻,則先講「爻義」。現以「既濟卦」為例,說明各爻的命名,爻的命名,叫做「爻稱」。
一個六畫卦是由兩個三畫卦上下相疊而成,放在上面的叫「上卦」,放在下面的叫「下卦」。如「既濟卦」,上卦是「坎卦」(水),下卦是「離卦」(火)。
但如果我們用上下卦來稱呼一個卦時,我們不會說「坎離,既濟」,我們是用他們代表自然現象的象徵義來稱呼,因此便會說「水火,既濟」。這個稱呼,本書在解釋每個卦的《大象傳》辭中都會用到。
兩卦重疊可有不同引申
兩個卦重疊,我們得到「上下」的位置,但這「上下」,可有不同引申,如可引申為「內外」,那麼,下卦便是「內」,上卦便是「外」;也可引申到「前後」,上卦是「前」,下卦是「後」;也可引申成兩個象並列。如果上下卦是相同的(六十四卦中有八個是這樣的),可表示重複的意思(如「震卦」,上下都是「震」,可表示重複響起的雷聲),或把上下作一個整體來看(如乾卦便象整體的天象)。
有些時候,我們會把六畫卦不分上下,就把六支爻一起看作某種事物的圖片。如 鼎卦(見主圖)看起來就是一個鼎,原因將在解釋這卦時詳說。這種卦,我們可叫作它們做「肖形卦」。
現在說到爻。易學家把「爻位」和「爻象」結合起來,得出很多說法,用來解釋《周易》的經文,特別是經文所示的吉凶。
前面說過,三畫卦分天、人、地三個位置。六畫卦也是一樣分天、人、地三部分。「初」、「二」為地位,「三」、「四」為人位,「五」、「上」為天位。這些位置都可作引申,如「天位」可引申為「君位」,「地位」可引申為「臣位」。 乾卦中的「九五」在「天位」,陽爻象龍。爻辭說的「飛龍在天」,便得到解釋了。
六畫卦的爻位,除上中下的分法外,還有奇數位置和偶數位置之分。「初」、「三」、「五」為一組,「二」、「四」、「上」為一組。「初」、「三」、「五」是陽位,「二」、「四」、「上」是陰位。要是陽爻在陽位,便是當位,同理,陰爻在陰位,便是當位。當位則吉,不當位則凶。
上下卦爻位互相呼應
一個六畫卦可分為上下二卦,每卦有三爻。上下卦中的三爻,各有遙相呼應的關係。下卦的初爻與上卦的初爻(即第四爻)呼應,下卦中爻(即第二爻)與上卦中爻(即第五爻)呼應,下卦上爻(即第三爻)與上卦上爻(即第六爻)呼應。怎樣才能呼應呢?一支是陰,一支是陽便呼應,兩是都是陽,或都是陰,便不呼應。「相應」是配合,是吉,「無應」是對立,是凶。
易卦中每爻和它相鄰的爻,亦產生一定的關係。《周易》以陽為尊,以陰為卑。如果陽爻在上,陰爻在下,那麼便是陰爻順承陽爻,是吉;相反,陰爻在上,陽爻在下,則為「陰乘陽」(陰爻欺凌陽爻),是凶。這是爻的「承」(順承)與「乘」(欺凌)的現象。
從相鄰的爻位產生的另一種關係,稱為「比」。「比」是「比鄰」的「比」。相鄰的兩爻,如果是一陰一陽,便是好朋友,是吉,如果同是陰或同是陽,同性相拒,便是凶。
最後,還可以從一支爻單獨所處的位置來看。下卦和上卦中間的位置,都是好位置,稱為「中」。下卦的「中」位是二爻位,屬陰;上卦的「中」位是五爻位,屬陽。如果陰爻處於二爻位,陽爻處於五爻位,即「六二」和「九五」,既「當位」又「得中」,大吉。
本卦、互卦、錯卦、綜卦
一個從占筮得到的卦,稱「本卦」。解卦的人除了從本卦的卦和爻來分析外,又可以由「本卦」產生出別的卦,這裏介紹三種。第一是「互卦」。把「本卦」的二、三、四爻抽出來,構成一個下卦,又把「本卦」的三、四、五爻抽出來,構成一個上卦。這上下二卦疊起來,便成了一個新的卦,這個卦稱為「互卦」。第二,把本卦的所有陽爻,變成陰爻,所有陰爻,變成陽爻,得到一個新卦,叫做「錯卦」。第三,把本卦整個翻過來,下變上,上變下,又成了一個新卦,叫做「綜卦」。這樣,一個卦,就多變出三個卦。
再有一種,就要用到我們在概說三中提到占筮時候產生的「六」、「七」、「八」、「九」四個數字。在畫卦時,「六」和「八」我們都畫陰爻,「七」和「九」我們都畫陽爻,其實內裏是有分別的。「八」是「少陰」,「六」是「老陰」,「七」是少陽,「九」是「老陽」。物極必反,「老」是一個極點,到了極點便要發生轉化了。「老陰」可轉化為「陽」,「老陽」可轉化為「陰」。要是我們把一個卦的六畫排開來,標明每爻的數目字,便可以決定哪支或哪幾支爻會變,變之後便得到一個新的卦。這種方式得來的卦,稱為「之卦」(「之」是「去」的意思,即由這卦去到那卦。)一個卦通過「之卦」的程式,可能變成六十四卦中任何一卦。(用來占筮的《易林》,所有卦都是「之卦」,共有64×64=4096 個卦和卦辭,可以聯想為有4096 支簽和4096 條簽文。)
還有另一種「之卦」的方式,就是運用「變爻」。上面提到的一種,還需要一定條件,即老陰和老陽才可以變,而用「變爻」的方式,就沒有這個限制,任何陽爻都可變成陰爻,或陰爻變成陽爻。那麼,一個卦便可以變成任何卦了。這對術者是很大的方便,但一濫用,便沒有甚麼意義了。
漢代易學家極為重視「象」
只有六條線條的「卦」,為甚麼要搞得這麼複雜?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解經的易學家們要通過卦象來解通《周易》的經文。二是運用《周易》的術數者要能把一個卦象作可適用於任何情況的解說。
漢代易學家解《易》,是極為重視「象」的。上面說的卦象、爻位等等,都屬於「象」的範圍。但單從本卦的「象」,又不能完全解釋《周易》經文的一字一句,因此便把「象」加以組合和變化,生出許多「象」來,而對於經文所揭示的道理,反而忽視了。三國時王弼,便對這種現象加以批評。他說:「互體不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彌甚。從復或值,而義無所取,蓋存象忘意之由也。」(《周易略例‧明象》)所謂「互體不足」,就是指上文所述由分析本卦的卦和爻,仍無法解釋經文,便旁及到種種方法,如「互卦」、「變卦」、「五行」等等,看似乖巧,實則失去讀《周易》的原本目標,即使偶然說對了,但在義理方面也沒有可取的地方。錯誤的原因,就是因為只顧著「象」而忘記了《周易》所闡明的義理。
由王弼開始,研究《周易》的人便分為兩派,一派為「象數派」,一派為「義理派」。唐朝編「十三經正義」,孔穎達主編《周易正義》,取王弼注《周易》的觀點為底本,對後世影響很大,宋明的易學家大多用義理來談《周易》。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