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是東盟第二大經濟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7000美元。該國經濟蓬勃發展,中產家庭的數量與日俱增,目前佔該國家庭總數逾四分之一(26.4%)。首都曼谷是該國家庭平均收入和開支水平最高地區,大部分中產階層都聚居於此,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很大。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2018年,曼谷的消費市場總額達1230億美元,佔該國消費市場總額42.5%。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於2020年1月在曼谷進行一項消費者研究,旨在通過聚焦小組和網上調查的方式,進一步瞭解當地消費者在線上和線下的購物行為和特色。調查訪問了1500名消費者,發現當地消費者經常前往商場購物。70%受訪者每月至少去一次購物中心。購物商場是當地消費者接觸新品牌和新產品的地方。另一方面,流動商貿也蓬勃發展,55%當地消費者大多使用智能手機購物。曼谷的消費者每月平均消費額高達8759泰銖(279美元)。 許多人都是網購常客,經常上網搜尋價格最實惠的貨品。
購物中心常客
在萬事達卡《全球旅行目的地指數2018》(MasterCard Global Destination Cities Index)中,曼谷是最多遊客到訪的城市。曼谷身為一個備受歡迎的旅遊勝地,提供林林總總的購物體驗,從街邊市場到豪華商場,不一而足。不過,這些商場不只以遊客為對象。調查表明,當地消費者下班後和周末都經常到購物中心購物、用膳及進行其他社交活動。 許多聚焦小組參與者表示,購物中心是接觸新品牌和新產品的地方。
在曼谷,一些本土消費者喜歡高級商場,另一些則選擇到貨品價格較實惠的地方購物。11%受訪者表示,宛他那(Watthana)的21號航站(Terminal 21)是他們最常到之處,商場內匯聚各類商店,包括設計師品牌及國際美食等。有10%受訪者喜歡Platinum Fashion Mall,在這個批發購物商場內,小商舖隨處可見。暹羅百麗宮(Siam Paragon)(是10%受訪者常到的商場)是最豪華的購物商場之一,位於曼谷市中心。7%受訪者則喜歡市內相對較新的購物中心暹羅天地(Icon Siam)。
調查顯示,曼谷消費者經常光顧購物中心。絕大多數(70%)受訪者每月至少去一次購物中心,22%每月去兩至三次,16%則每周去一次。
當受訪者被問及對購物中心有甚麼要求時,25%受訪者表示,會去設有自己喜歡商店的購物中心;21%要求有各種各樣商店可供選擇。另外,13%很重視食肆;13%會被戲院和溜冰場等娛樂設施所吸引。不過,僅9%注重地點是否方便。
29%受訪者表示,通常在購物中心購買衣服和鞋類。其他受歡迎的非必需品包括電子產品(14%受訪者在購物中心購買)和禮品(12%)。曼谷一些消費者也認為,購物中心是購買家居用品的好地方,例如廚具(8%)和家居裝飾(6%)。
曼谷消費者平均每月花8759泰銖(279美元)在購物中心購買非必需品,其中女性的消費略高於男性。家庭每月收入超過120000泰銖(3822美元)的消費者,平均每月在購物商場的消費額為13342泰銖(425美元),相當於收入的十分之一。 相比之下,家庭收入低於50000泰銖(1593美元)者,平均每月消費額僅2273泰銖(72美元)。
生意興旺的流動商貿市場
泰國的電子商貿持續增長,增幅驚人。2019年,該國網上市場的商品總值達50億美元。根據谷歌(Google)、淡馬錫(Temasek)及貝恩(Bain & Company)聯合進行的2019年《東南亞電子商貿經濟》(e‑Conomy SEA)研究,過去四年,泰國電商市場的年均增幅達54%。《東盟電子商貿協議》(ASEAN Agreement on Electronic Commerce)於2018年11月簽署,是促進東盟跨境電子商貿的第一項協議,預計將增加東盟消費者對使用電子商貿的信任度,並進一步推動區內網上市場的發展。
在泰國,流動商貿市場特別興旺。2019年,該國68%的家庭擁有智能手機。根據這次調查, 55%的曼谷消費者主要使用智能手機購物,32%則通過個人電腦購物,另有13%使用平板電腦。不過,一些組別人士(男性以及40歲至44歲人士)表示,通過自己的電腦購物較為輕鬆自在。
網上購物對曼谷消費者來說並不陌生。聚焦小組大約一半參與者可以歸類為熟練和活躍的網上購物者。這些消費者既上網購物,也會逛實體商店,尋找最優惠價格。這或許是曼谷消費者網購次數與光顧購物中心的次數相若的原因。在調查中,62%受訪者表示,每月至少網購一次,而70%受訪者也每月至少一次到購物中心購物。
曼谷消費者最常使用的網購平台是Lazada和蝦皮購物(Shopee)。16%受訪者表示通常在Lazada購物,14%則在蝦皮購物。其他受歡迎的網購平台是PowerBuy(12%)、京東中央(JD Central)(9%)、JIB(9%)和Central(8%)。
顯然,許多曼谷消費者在網購時都會依靠社交媒體提供資訊。27%受訪者表示,社交媒體對他們的購買決定影響最大。在這些受訪者中,超過一半(54%)認為臉書(Facebook)是最有影響力的社交媒體,其次是Instagram(22%)。現時,許多消費者都喜歡使用這些社交媒體平台網購,不僅僅視之為資訊來源。
24%的消費者經常在互聯網搜尋資訊。有些在網上搜尋最優惠價格,或者在一系列零售商之間比較價格,而網購常客甚至會尋找海外零售商銷售的外國特色產品。
一些消費者(約10%)表示,如果之前他們曾在實體店買過那種產品,會更有信心在網上購買。在聚焦小組會議上,許多參與者表示,他們在購物中心所看到的產品會影響網購行為。事實上,曼谷消費者最常網購的非必需品種類,與他們在購物中心購買的非必需品非常相似。有32%受訪者表示,他們最常網購的產品是衣服和鞋類,其後是電子產品(18%)及禮品(10%)。
曼谷消費者平均每月花費3392泰銖(108美元)在網上購買非必需品,較在購物中心的花費少一半以上。家庭每月收入超過120000泰銖(3822美元)的消費者,平均每月網購消費額為6017泰銖(192美元),與家庭月入低於50000泰銖(1593美元)消費者相比,幾乎是其六倍。
環保購物的實用方法
這次研究發現,曼谷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有增無減。舉例來說,過去12個月,約有20%的聚焦小組參與者購買衣服和鞋類時考慮環保產品。購買禮品送給朋友時,許多消費者都認為贈送環保禮品「可彰顯他們的價值觀」。
不過,曼谷消費者一般不會堅持只購買環保產品,也會考慮產品的功能以及產品是否適合以環保方式製造。根據聚焦小組參與者的意見,消費者認為簡單的產品(例如衣服和鞋類)最適合使用回收物料以環保方式製造。他們認為,對複雜的產品(如電子產品、手錶和珠寶)來說,是否以環保方式製造較不重要。
如欲了解更多機遇,請瀏覽貿發局經貿研究網站:http://research.hktdc.com/tc/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