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守袁崇煥之墓的第十七代傳人——敬悼佘幼芝女士

享年81歲的佘幼芝女士,祖藉廣東,是袁崇煥第17代守墓者。她耗盡一生,為守護明忠臣袁崇煥之墓,長居北京,緣於恪守祖先遺訓「後代要堅持為袁崇煥守墓,不得回到廣東老家」。

她的一生都在守墓

前幾天,分別接到「致群劇社」幾位老朋友的短訊,傳來佘幼芝女士女兒焦穎的訃告,得知佘女士於8月12日因病與世長辭。「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實在令人感到很難過。

享年81歲的佘女士,祖藉廣東,是義守袁崇煥墓的第17代傳人。她耗盡一生,為守護明忠臣袁崇煥之墓,長居北京,緣於恪守祖先遺訓「後代要堅守袁墓,不得回到廣東老家」。

佘女士在世時,曾接受傳媒的訪問,她說:「我們守護着袁將軍的墓,同時也守護着一份特殊的遺產,這份遺產叫做忠義精神。」淡淡道來,卻擲地有聲!

佘幼芝、焦立江與致群友人合照。(白耀燦提供)
佘幼芝、焦立江與致群友人合照。(白耀燦提供)

歷史劇《袁崇煥之死》

「我們美國立國才200多年,佘家卻為一位英雄守墓300多年,這真是一個奇蹟!」美聯社記者嘉芙‧衛咸於1991年在北京的報道。

佘幼芝女士堅持守墓的精神,除了吸引美國傳媒的介紹外,有關報道亦遍及各地媒體,也引起香港一位「業餘戲劇工作者」的關注。白耀燦是歷史科老師,曾撰文自述,在〈追尋袁崇煥──歷史、教育與戲劇的結合〉中,道出一個偶然的機遇,促使他寫成《袁崇煥之死》的始末詳情。

事源於1998年,白老師正在北京交流,偶然翻看當日《文匯報》的一篇專題文章〈佘家義守袁墓三百年〉,驚「義」之餘,翌晨便往崇文區廣渠門北京第59中學,向校園一角的袁崇煥墓致祭,「並在破落的斗室中(昔日的袁祠,在文革中遭破壞),初次拜訪了佘幼芝──義守袁墓的佘家第17代傳人。」隨後,在兩年之內,他三訪佘氏,有感於「原來忠義並非塵封的歷史文物,乃是活的見證」他編寫了這個歷史劇,講述佘家第17代傳人佘幼芝竭盡全力守墓,並將祖訓延續下去的故事,實現寓教育於藝術的理想。

昔日言談,已成追憶。(白耀燦提供)
昔日言談,已成追憶。(白耀燦提供)

早在中學時代,我已讀過明代歷史。明末大將袁崇煥,原籍廣東東莞人,北上抗敵,其精忠報國的決心,與岳飛無異,最後亦落得同樣的悲劇下場,袁慘遭磔刑,含冤而死,對明朝之滅亡,有直接的影響。

公元1629年,明末崇禎皇帝誤信皇太極的反間計,以叛國謀反的罪名,將戍邊大將袁崇煥凌遲處死,並下令將其首級懸於城門以示眾。袁崇煥手下一位姓佘的謀士,眼見袁氏因讒致死,悲憤交加,甘犯滅門之罪,伺夜冒險盜出袁之屍首,並帶返家中,安葬於後院,日夜守護,不離不棄。他隱姓埋名,離世之時,留給後人三個遺訓:

  1. 死後葬在袁崇煥的墓旁,長伴忠魂;
  2. 佘家後代要為袁守墓,不得返回順德祖家;
  3. 佘家子孫世世代代不許做官,但要讀書明理,發揚忠義。

「致群劇社」承襲多年來的創作路向,於2001年3月,將白耀燦編寫的《袁崇煥之死》搬上舞台,由陳恆輝導演,並由余世騰擔任監製及副導演,張秉權為戲劇文學指導;主要演員有馮祿德、歐燕文、麥洛新等。劇中的主角並非袁崇煥,而是冒死為他收屍的佘義士及其後人,佘家一代復一代,在北京市內東城區守護着袁崇煥之墓。

《袁崇煥之死》陳述了「守墓者」佘幼芝因一生的堅持而帶來的辛酸與苦澀,除序和尾聲外,劇本分九場,不依時序,以古代和現代多個時空穿插編成。在古代部分,交代袁崇煥慘遭崇禎皇帝凌遲處死、佘家義士視死如歸,決定世代為其守墓等事件,並以「煤山泣血」描述崇禎倉皇辭廟,創作皇帝悔殺袁氏等情節,以突顯戲劇效果。現代部分則講述佘家後人佘幼芝恪守祖先遺訓,承諾一生守墓,更為爭取修葺袁墓、修復袁祠而四出奔走。

《袁崇煥之死》劇照。(白耀燦提供)
《袁崇煥之死》劇照。(白耀燦提供)

佘幼芝的堅持,感動了她身邊的家人,包括丈夫焦立江、子女焦平和焦穎。焦立江最初不大了解妻子的心願,弄得幾乎離婚,後來明白了妻子的堅持,不但同意讓兒子跟母姓佘,讓佘家守墓的祖訓得以繼續承傳,更決定長伴妻子,在故居守墓終老。

《袁崇煥之死》於西灣河文娛中心首演時,三場均座無虛設,並於2002年在壽臣劇院重演。此劇以「晨昏守制」掀開序幕,帶領觀眾穿梭今古,見證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最後以字幕道出「尾聲」——「到今天為止,佘幼芝依然住在殘破不堪的斗室裏,依然為修復袁祠的事與焦立江軑車上路。」交代出佘幼芝義無反顧、鍥而不捨的精神。

猶記得,此劇首演之時,我也是座上客。忘不了觀劇之後,內心的激動澎湃,既為佘家的義舉而感動,亦為忠臣袁崇煥被殺而握腕。

當年,佘幼芝與夫焦立江也應邀來港觀劇,在演後座談時,佘女士與觀眾分享感受,令人感動興奮。而台下觀眾亦各抒己見,甚至有觀眾認為「佘家守墓數百年是愚忠,不應表揚」……大家自由議論、暢所欲言,亦很有意思。

《袁崇煥之死》劇照。(白耀燦提供)
《袁崇煥之死》劇照。(白耀燦提供)

繼舞台劇上演後,香港電台製作的《信是有情》之「連鎖的承諾」專輯,介紹佘幼芝與夫焦立江守墓之事和影響,於2001年的9月18日,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引起更多的反響。至10月,「致群劇社」演出學生專場,捧場者亦眾。

首演及學生專場時,崇禎皇帝一角,邀得粵劇名伶新劍郎跨界演出,是個很好的嘗試;重演時,因檔期關係,改為梁漢威飾演,他也為《袁》劇設計戲曲音樂。

2012年,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出版《中學中國語文戲劇教材系列(二)》之「劇本選輯及導賞」,收錄了12個本地原創劇,除提供劇本外,亦附導賞及教學建議,其中包括《袁崇煥之死》。教材套早已派發全港中學,並上載教育局網頁。如此富有教育意義的劇本,教師可考慮選為教材,將戲劇元素融入中國語文或文學教學之中。

活現傳統忠義精神

據媒體報道,佘幼芝感動了兒子焦平,他不單只改隨母姓,還願意放棄高薪,前往袁崇煥的家鄉東莞,接受低廉的薪金,看守當地政府為袁氏豎立的墓碑。無奈天意弄人,焦平尚未成行,便因交通意外而身故。佘女士仍堅守承諾,把兒子生前的一些衣物,安放在袁崇煥位於東莞的墓旁,衣冠塚上寫下「佘焦平」三字,繼續秉承「守墓者」的責任。

佘幼芝家中掛上袁崇煥詩句「心苦後人知」。(白耀燦提供)
佘幼芝家中掛上袁崇煥詩句「心苦後人知」。(白耀燦提供)

2006年6月,北京市文物局已於原地重建袁祠,國務院公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由文物局接手管理,內闢佘幼芝辦公室,而佘氏須遷出另住。佘女士雖居於城外豐台區,仍不時回故地掃祭。

焦立江老師已於2015年病逝,佘女士雖已日漸衰老,仍堅持親自清掃袁墓,在每年的清明節、盂蘭節、寒衣節,以及大除夕,上墳致祭,在墓前擺放茶、酒、點心、果品,以及小菜和一碗米飯。她解釋,端上的米飯是因為廣東人的傳統,與北京人的習俗無關。

佘幼芝、夫焦立江偕外孫女與白耀燦夫婦於2000年攝於袁墓前。(白耀燦提供)
佘幼芝、夫焦立江偕外孫女與白耀燦夫婦於2000年攝於袁墓前。(白耀燦提供)

對於母親的逝世,女兒焦穎固然悲痛不已,她向亡母泣訴,表白一己心願「我會盡我所能完成您未完成的夙願」,仍堅守祖先遺訓,承擔守墓的重任。

「致群劇社」與佘幼芝女士結緣於19年前,劇社主席余世騰,對其離世深感惋惜。據他憶述,《袁崇煥之死》兩度在港上演時,身體虛弱的佘幼芝及其夫焦立江,仍堅持來港觀賞,每次都潸然下淚,「我們好不忍心看見她落淚,因為勾起了她很多昔日的回憶」。

余世騰指出:「佘女士雖然是廣東人,但從沒說過一句廣東話,滿口北京腔,還煮得一手美味的炸醬麵。」他同時亦透露,劇社裏一些朋友,每到北京公幹,都會抽空探訪這位老人家。她逝世的消息傳出後,大家都感到心情沉重,已託北京的友人代向焦穎慰問。

緣起不滅,編劇白耀燦以至誠之語,真切地道出哀悼之情——

「敬愛的佘大姐:一生忠毅、千折不撓,熱血勝男兒,深情永鑄心,背負着歷史的重擔,太難為了!如今脱塵離俗,與焦老師、焦平父子重會於世外,共沐於永恆的安息,是解脫,是恩典。與您相遇、相識、相交、相遊,是緣份,更是榮幸!」同時,他對焦穎的悲痛和疚愧,表達掛慮之意,希望「她能節哀,卸下歷史的重擔,順變釋懷,好好生活」!

而導演陳恆輝,則於「臉書」留言致意:「我常想起19年前,慶功宴上妳坐在我身旁,對我講的那句說話。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導演,這句說話很重要,就是因為這句話,我堅持要做一個好導演。佘女士,多謝你。」

有朋友表示「如此好戲值得重演」,亦有人問及「當年有無錄影,可否安排網上分享?」據悉當年「以VHS錄影,故質素未及理想」。至於劇團會否重演《袁崇煥之死》,以表敬意?余世騰則謂,劇社暫未有確切的想法,但對佘家18代人「信守承諾與堅持」致以無限的敬意。

戲劇文學指導張秉權撰寫挽聯「幼承家族義  芝桂澤中華」,亦頗見心思,嵌上幼芝兩字,藉以表達「致群劇社」同仁對佘女士的敬意。

佘幼芝女士的告別儀式,已於8月14日在北京舉行,有許多親友冒着酷暑前往昌平弔唁,與她作最後的告別,其中不少人是專程從外地趕來的。焦穎亦於翌日向各方友好致謝,「多年以來,正是由於大家的支持和幫助,我的母親、父親和弟弟才能堅持為袁大將軍守墓的事業。雖然他們都已在九泉之下,仍會永遠銘記這些的。我不知該如何表達我的感動和感激。」

佘幼芝女士的告別儀式訃告(余世騰提供)
佘幼芝女士的告別儀式訃告(余世騰提供)

袁崇煥之死,引發出佘家300多年堅守袁墓的事跡,如此動人的一段真人真事,將中國傳統的忠義精神活現於現今社會。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佘幼芝女士雖已離世,只要人們記着她,記着佘家這段歷史,這就是永生。但願她重義盡忠、信守承諾的精神長存!

馮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