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問了我一個簡單而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值得大家也想想。她問「勤力和努力有什麼分別呢?」我覺得這兩個詞語都是日常常用的,意思都是大同小異的,應該可以互換使用。當然我們也可以查字典去詳細了解兩者的解釋和用法。
看過字典後,確定兩者都是指要「盡量地使出自己的力氣來做事,持有一種做事積極的態度。」而我認為「努力」是一種態度,較不穩定,而「勤力」則是一種已養生的習慣,甚至是一種性格特質,較為固定及持久,例如人們都愛説中國人有勤勞的性格呢!
努力和勤力都是美德,無論古今,有關努力的金句也特別多,例如古樂府《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書》「努力!疾風知勁草!」。而與勤字有關的就更多了,例如韓愈的「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還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中國的傳統文化都非常重視勤力,《三字經》有云「勤有功,戲無益」,我們都相信聰明或愚笨是天生的,但勤力與懶惰是自己所選擇的,可以「將勤補拙」,而且「天道酬勤」。
努力的英文可譯作hard working,而勤力可譯作diligent。我又想和大家介紹一個意思相似的詞語──毅力,英文可譯作Endurance。早在春秋的時代,孔子已非常重視毅力,《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意思是讀書人的責任重大而且深遠,不得不努力學習和弘揚良好的做人之道。
非常有毅力的惲福龍校長
「毅」是表示長久地,堅持不懈地向着定下的目標去邁進,所以要有立志和守志的堅持。「毅」不但要有「志」還要有「恆」。那是要考驗人的意志和恆心。我認識一位非常有毅力的朋友,他就是惲福龍校長!
惲校長為了激勵學生,讓他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在十年前已開始和師生組成四人的團隊,參加一年一度的毅行者比賽,毅行的四人小隊要花30多小時的時間行100公里。他們已連續參加了十年,即已行了1000公里,還不計算練習的長度呢!可算持之以行,毅力驚人!
去年暑假,惲校長又嘗試和幾位學生由香港駕單車遠征北京,用了30多天,經過了2800多公里,完成了一項創舉,讓學生們都相信只要有理想和相信自己任何使命必達”mission is possible”。
今年惲校長又有他的新挑戰,那就是「跑步上月球」。原來這個活動是要挑戰跑的長度是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挑戰者首先要定一個開始邁向月球的啟程日,然後每天積累跑步的里數,完成後便可通知大會。整個過程都是自我挑戰,採取誠實的紀錄制度honest system。
惲校長經常能身體力行,身先士卒,每天或早上或黃昏或晚上都會用WhatsApp通知群組的朋友跑步的情況,每天跑步,風雨不改,跑步時還背《論語》的金句呢!我們豈不會佩服他的毅力和對教育的熱誠呢!這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荀子·勸學篇》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希望香港的下一代,不但能懂得努力勤力,更可培養堅毅的性格,心堅志更堅,努力學習,勤力做事呢!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