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死亡數字的檢討
歷來對官兵的陣亡數字,人們多引用何應欽將軍的著書,畢竟何為陸軍總司令兼參謀總長極具權威性。但何的統計,誠如他自己所說:「當待正式戰史」。其數字是偏低的,倘如以上的計算,全部加起來是1922000多人,較之韓啟桐2620000的數字還要少,是一定要修正的,而且注意還要加上共軍和游擊隊等的數字。其實,在戰時公布戰果,往往會為穩定軍心、大長自己士氣,刻意多報擊斃敵人數目,少報自己犧牲數字。所以在戰後必須重新校核統計,如前蘇聯的陣亡官兵統計,1993年修正為685萬人(詳見第五節)。
我們可以用日本侵略軍在中國戰死的數字來做參考:若以中國近年發表的殲滅日軍是150多萬;日本方面,統計的死亡失蹤數字是251萬餘人,減去在太平洋戰死者和死於沖繩戰役的官民,也可計出約有150至160萬人死於中國戰場(參考自引書九的表27、28)。大家都公認,抗日戰爭時期,敵強我弱,日軍武器精良,訓練有素,故國軍曾認為要以三倍兵力才有望抵禦日寇,然則日軍有150萬人戰死,我方官兵陣亡又豈止2、300萬之數?
再看看蘇聯四年衛國戰爭死去的軍人,竟然接近700萬人。
1000萬之數須修正
這1000萬之數是包括軍與民,是在戰後不久因應對日索償和國際法庭開審而作出的,時間異常緊迫,那是非常初段而又不完全的統計,所以肯定要被修正而棄用。
死傷3500萬怎樣算出來?
如筆者開首所言,死傷3500萬是沒有說明死多少、傷多少?劉庭華則引出資料,解釋死1800萬、傷1700萬。這是否就是官方公布死傷3500萬的依據呢?有待官方詮釋。但數字是如何計出來,可惜劉庭華沒有提供更多資料。首先暫不質疑死亡1800萬,但負傷少於死亡,似乎悖於常理。從來戰災或事故,除了空難或突發意外因不及逃生之外,都是傷多於死。而戰災的負傷率,國際上的計算方法比較低的也有一點七倍,兩倍是常見,甚或高至三倍以上。因此,如果死1800萬,負傷人數至少也有3000萬,而兩倍的3600萬也不是誇大之詞。
兩名歷史學家劉大年和唐德剛都先後直截了當地點出死亡人數,前者在1995年,後者則在1998年,同樣可惜的是未見出典或統計方法。
唐德剛教授的3000萬死難之說
從唐德剛教授的《烽火八年》來看,對抗日戰爭人命的損失是極少用上「死傷」一詞,更多的是果斷地用「死難」來描述,除了有「2000萬以上」之說外,3000萬更多見,甚至出現3500萬。但同樣缺少了論證,而且數字浮游不定,難令人取信。這裏請恕直言,但無損筆者對唐教授的尊敬。
提請國家常設機構長期統計研究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硝煙未散,家國待建,詎又戰火重燃,國共鬩牆內戰,致令人民分隔海峽兩岸,這些都構成後來對戰爭損失統計的障礙。
甫入21世紀,中國重新振興,一洗百年屈辱,也是時候將遲遲未做的馬上抓緊,為抗日戰爭的犧牲者、死難者來一個全面統計。
這項工作,不是三兩個學者可以擔負得起,應效法其他國家,成立一個「抗日戰爭傷亡統計委員會」,真正就八年戰爭死了多少、傷了多少理得清清楚楚,能查出姓名更佳,都一一登記,不要再含含糊糊,真誠地表示出不忘當年的死難同胞。我們明白正確的數字是永遠也統計不出來的,但能夠接近真確的數字,已經很了不起了。只要我們有決心、有毅力、不馬虎、不妄斷、翻出史實證據,統計出讓世人都認同的數字;而且往後仍長期訪查,將數字持續更新補正,這就是悼念死難者的最佳哀思。
猶太人不忘受難先人,追查到底,逐一呼喚遇害人姓名。俄羅斯也不斷調查統計。他們由軍事歷史學者克里佛西葉夫領導的調查組,經長年查考,於1993年公布二次大戰蘇聯的死亡數據:陣亡及受傷不治有630萬人;555000人死於疾病或遭到槍決;450萬人被俘,現仍下落不明。受戰事波及而死亡的平民高達2660萬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中華民族不是最講慎終追遠、緬懷先人的嗎?那就要切實地展開調查研究,統計出一個具說服力的數字,以慰泉下的亡靈。
70年忽略了的抗戰死亡人數二之二
本系列文章:
原刊於《澳門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