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發生熱戰嗎?

核戰的機會微乎其微;但小規模的,短暫的,局部地區的,速戰速決的遭遇戰,則不可能完全避免。

中美形勢日益緊張,早已進入冷戰局面,很多人都擔心,遲早會觸發熱戰。

我個人認為,核戰的機會微乎其微;但小規模的,短暫的,局部地區的,速戰速決的遭遇戰,則不可能完全避免。

中國已有足夠的核子報復能力,美國如果不想兩敗俱傷的話,應該不會輕易使用核武器。至於中方,更早已公開聲明,不會率先使用核武器。其實,即使只用常規武器,我想中方亦會盡量避免開戰。因為,以今天中國的軍力,尚未有戰勝美國的必然把握。毛澤東的遺訓是不打無把握的仗。所以,我認為中國一定會避免打仗,即使出現意外的擦槍走火,中方亦會設法避免事件擴大。

此之所以,香港人在這一刻並不需要為出現大規模、足以影響香港安全的熱戰,作太多的準備。況且,面對大規模的核戰,普通人怎樣準備也沒有用,無謂浪費精力。

不過,我們應有心理準備,小規模的遭遇戰很有可能會在美國大選前出現,並引起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但我不認為事件會擴大,市場在震動幾下之後,應很快就會平息,投資者不用過度擔心。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預期呢?原因是特朗普選情不利,極需要一些偶發事件去扭轉局面。他知道中國不會率先使用核武,令他覺得搞中國一下,會比搞北韓一下更安全。不排除他會利用美軍在海空軍方面的優勢,密謀在南海搞一場遭遇戰,讓美國人覺得他能打勝仗,是帶領美國面對中國威脅的最佳人選,那他的連任機會就大大增加。

美國選民對現時兩位候選人的普遍印象是:拜登比特朗普正氣,但特朗普比拜登更有辦法,善於行詭道。當國家面對強敵威脅的時候,選民會傾向讓特朗普連任,多過陣前易帥,換拜登上台。

北京對出現這樣的局面應有預判,應已着令解放軍將領戒急用忍,盡量避免與美軍發生衝突,因為現時尚未到與美國開戰的時機。孫子說:「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意思是說,打勝仗的軍隊是知道自己一定打得贏的情況下,才會尋求與對方開戰的機會,而打敗仗的軍隊,通常是那些打起上來才設法去求勝的軍隊。戰而後求勝是非常危險的,中國應盡量避免。

中國追求的,應是孫子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怎樣才可以做到這樣的境界呢?中國一定要在國力上處於明顯的優勢,才可以令對手覺得打也沒有機會贏到,不如認輸算了。孫子認為,「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中國應等到可以輕易戰勝美國的時候,才考慮與美國開戰。屆時,就不用打,也可以獲得勝利的果實。

以《孫子兵法》分析中美形勢

我覺得中國應以《孫子兵法》來應付美國的制約。

孫子在「形篇」的一開始是這樣說的:「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歷史上善於作戰的人,先創造條件令自己不容易被敵人所戰勝,這樣可以等機會讓敵人出錯,暴露出可以被戰勝的機會。

美國自二戰之後,基本上沒有停過對外用兵,可見美國喜歡借用自己在軍事上的優勢,以戰爭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美國之所以沒有揮兵直搗中南海,是因為中國有核子反擊能力,等同已「先為不可勝」,所以美國才採用冷戰的手法,試圖逼中國就範。

以國力計,今天的美國仍比中國強。孫子主張:「守則不足,攻則有餘」,意思是說,在整體國力還不足夠戰勝敵人的時候,應採取守勢;只有在國力與對手相比還有餘的時候,才可以選擇進攻。中國現時的狀態是宜守不宜攻。國民不應因為一時的情緒,推動國家作軍事上的冒險。

美國的國力相對有餘,所以可以進攻,可以咄咄逼人,令國人感到極之不爽,但形勢比人強,中國人不爽也得忍。所以我不贊成中國在面對美國的攻擊時,每次都得作對等反擊。為了避免鬥爭升級,在非原則問題上,中國推打兩下也不是問題。這樣才有機會待敵之可勝。

美國現在的策略,是趁自己有餘的時候,就步步進逼,要中國出錯,讓美國捕捉到可勝的機會。而中國的策略,則是盡量避免衝突升級,拖延時間,待形勢演變得對自己有利。中國人應有心理準備,中美這場較量,將是一場持久戰,不要期望爭拗可以在一年半載裏結束。不管下屆美國總統是誰,都會繼續制約中國,直至中國投降,願意行西方的那套為止。

這當然沒有可能。中國有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文化,想行自己選擇的道路,而不是做西方的附庸。中國現時的國力雖然還不及美國,但發展的速度,卻比美國快,所以假以時日,形勢就會朝對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

這段時間究竟要多長,我認為少則5年,長也不會過20年。關鍵不在於中國如何應付美國的攻擊,而是看中國能否加快令到自己「不可勝」。孫子說:「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意思是說,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令自己變得不會讓敵人戰勝。至於美國會否變得可以被中國戰勝,視乎美國自己今後的作為,中國是沒法在美國本土之外,令美國變得可以被戰勝的。

因此,中國應集中力量搞好自己內部的體制改革,讓人民的積極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令政府在資源運用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只要人民覺得生活有奔頭,對政府有信心,中國就會變得愈來愈不可勝。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