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南海軍事對峙,劍拔駑張,很多人認為決定最終誰勝誰負的關鍵因素,是雙方軍事實力的對比,也就是雙方在航母、隱形和無人戰機等硬件方面的性能,但事實上,美方的優勢不止於此,而是美方在今次事件中,聯手印度、英國、澳洲、新西蘭、法國、日本以及東協國家當中特別是越南、菲律賓、新加坡,以至台灣所形成聯手遏制中國所展示的Maritime Power。
隨着經濟和國際貿易的發展,中國海軍約在20、30年前開始,逐步擺脫以地基導彈和魚雷艇為主的近岸防衛策略,效法英美等國建立其遠洋實力投放能力,建立以航母、核潛艇,和以海途沿線補給站等硬件為標誌的Sea Power。
Sea Power與Maritime Power在中文一般同被譯作「海洋實力」,但兩者在策略性指導思維和內涵有着很多基本性差異。中國當前走的Sea Power,美國的實力則展示在其包涵Sea Power之上的Maritime Power。在今次南海對峙中,中國方面的不足與弱勢,甚為明顯。
美國在「海灣戰爭」所展示的Maritime Power
對此,有需要對Maritime Power進一步闡釋。例如,在「解放」科威特的海灣戰爭中,世人為之目眩的除了是智能導彈(Smart bomb) 、人工智能指揮系統、電子網絡干擾技術、隱形戰機之外,美國的Maritime Power的發揮更是其戰勝的重要和不能或缺的因素。總的而言,Maritime Power要回應的焦點問題,是美國為什麼能夠組成那麼多國家參加當時反伊拉克聯盟,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團結」?
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隊員、現網絡作家Michael Yon在其著作《情報戦の真実-香港デモの実態と中国共産党の正体》(正在進行的信息戰-香港示威者與中共的抗衡,育鵬社,2020年3月10日)中,對Sea Power和Maritime Power的劃分,對筆者有所啟發。
事實上,海灣戰爭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軍向沙特亞拉伯借道的成功。「如果沙特不同意美軍進駐,不允許使用其機場、港口、基地,美軍的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是難以立足的」。「沒有沙地阿拉伯,海灣戰爭就無法進行、即使進行下去也要遇到極大的困難,西方盟國不得不建造發電站、海水化淡廠、空軍基地等許許多多其他東西」。
對於沙特和阿拉伯一些國家而言,打敗伊拉克有助消除了近在咫尺的威脅。至於其他國家如法國、日本的參與,除了表面上是為收復科威特領土,還有一些石油以外的目標。對於法國而言,參與有助提升其在中東消失殆盡的影響力,對日本而言,則有助自衛隊走出國門,提升自衛隊的國標形象。(有關描述見《島嶼戰爭論(上卷)》,作者:朱文泉上將,軍事科學出版社,2014)。
能夠巧妙地凝聚和借力各國力量在解放科威特的正義光環,形成地區性戰鬥實力,這才是美國Maritime Power的實力所在,也是劃分單純地以Sea Power為依託的實力差異。
以陸戰思維延伸的中國海洋實力
中國的海軍戰略,以及在南海的軍事部署,其所展示的策略思維,仍是以搶橋、佔地、築壘和紮營為主線的陸戰思維。面對着文化、歷史、宗教、種族多元的南中國海和周邊國家,中國選擇了以軍事建設為基礎的海洋實力投放,這包括軍艦、潛艇和空軍建設,以及填礁、增建機場、架設導彈基地,在在顯示中國的海軍思維中的陸戰策略。
觀察南海今天的對峙,我們不應僅着眼於中國海軍和空軍實力與美軍的差距,更是中國的Sea Power與美國Maritime Power的戰略對壘。可以說,中國要成就自己的「藍海戰略」,要學習的地方還不少。
原刊於眾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