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連任競選年初時還是「形勢一片大好」,處理疫情失當與經濟急速滑落將會如何影響選情,有待觀察。最近引起關注的一個網絡群體公開及暗中幫特朗普助選,「匿名Q」(QAnon)經常發布一些離奇荒誕的消息,諸如克林頓夫人希拉莉、奧巴馬和索羅斯合謀搞政變,假消息不但有人信,特朗普及共和黨的議員參選人還公開表明支持。這種網上邪教組織,香港也存在嗎?他們在選舉中將會起到什麼作用,值得關注。
美國「匿名Q」發布假消息層出不窮
「匿名Q」始見於美國上次大選期間,2016年10月底在推特的一個帖文,聲稱紐約警局調查一個戀童癖組織,該犯罪集團還販賣兒童,帖文引述維基解密得到希拉莉競選經理波特斯塔的電郵,特朗普競選團隊馬上「抽水」,廣泛轉發這個聳人聽聞的消息。特朗普曾公開說他當選後將會拘捕希拉莉,將她送到監獄。
希拉莉當然沒有被捕,很多人對該消息還是深信不疑,不但相信,還有實際行動,選舉塵埃落定之後,同年12月4日,男子韋爾奇帶上步槍和手槍等,開車580公里,到泄露電郵中提到的華盛頓一間薄餅店,準備「清剿」戀童癖組織的根據地,進去後發現這只是一間普通的薄餅店,光顧的都是正常的家長和孩子,於是棄械投降,後被判入獄4年。
「匿名Q」發布的假消息層出不窮,包括金正恩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安排潛伏的傀儡領袖、德國總理默克爾是希特勒的孫女,這些謊言「無傷大雅」,但其他假消息則導致嚴重後果。2018年6月,內華達州一名男子懷特,開了一輛裝甲車,帶了機關槍和手槍,到胡佛堤壩堵塞公路90分鐘,要求司法部公開一份對希拉莉使用私人電郵信箱的調查報告。2019年3月,紐約市男子甘美路,謀殺另一名男子凱里,因為他相信凱里是深隱政府(deep state)的成員,他是為了保護特朗普才對凱里進行公民拘捕。
這些都是對「匿名Q」群組假消息深信不疑的激烈成員,他們甚至願意為此採取行動而成為獨狼式的本土恐怖主義分子。這也是現代社會最難對付的困境,因為「匿名Q」沒有組織,Anon是匿名的縮寫,至於Q究竟是誰,是一個人還是多個人也沒有定論。這個「匿名Q」網絡群組,只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上發表信息,信徒卻有萬千之眾,哪怕只有千分之一會採取行動,足以令執法當局頭疼不已。而更大的問題是,政府的高層中也有「匿名Q」的信眾。
特朗普在白宮招待社交媒體KOL時,「匿名Q」代表堂而皇之成為座上客,特朗普多次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引用「匿名Q」的言論,「匿名Q」的帖文經常跟特朗普的言論互相呼應,起碼有約10多名共和黨的國會議員參選人在選舉中公開支持「匿名Q」。這些政客為了選票與「匿名Q」互相利用,他們之間並非一定有組織上的聯繫。但問題在於,在美國這個民主政體有深厚歷史的國家,那麼多的不同層級的政客會利用這個「不明來歷」的社交媒體群組,而且依靠它發布毫無事實根據,甚至明顯是編撰假消息的社交媒體群組,竟然會引來萬千信眾。
香港社交媒體也充斥假消息
回到香港,社交媒體也充斥着各種假消息,最經不起推敲的是「8‧31死人事件」,只要用常理推斷,都不可能相信不同政府部門眾多的人員會合謀殺害了很多人,還可以將所謂的事實隱瞞,這跟「匿名Q」現象在美國發生如出一轍,不但有人相信,還有人會為之採取激烈手段去繼續抗爭,最令人不齒的是有政客睜開眼睛說假話,目的除了為選票,相信還有更深層次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執法部門不容忍 媒體監督亦警覺
「匿名Q」的現象,危害社會安寧,第一個不能容忍的是執法部門,美國聯邦調查局早已對此展開調查,2019年5月30日發布的情報公告備忘表示,將「匿名Q」列為本土恐怖主義威脅,因為以陰謀論引發的行動,有可能導致個人或有組織的極端分子採取犯罪或者暴力行動,該備忘還列舉多宗與「匿名Q」有關的拘捕個案。按照聯邦調查局反恐主管表示,本土恐怖主義威脅分為4種,與種族、反政府、動物權益和環境保護,以及反墮胎有關,而「匿名Q」是屬於反政府的類別。
除了執法部門嚴厲對付外,媒體監督也十分警覺,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巡視一個軍事基地時,一名陪同人員在制服上別了「匿名Q」的標誌,照片公開發表後,被媒體質疑,彭斯立即刪除有關照片。7月17日CNN報道,紐約市警察工會代表在接受霍士電視台訪問時,拍攝到工會主席穆林辦公室放置了一個茶杯,上面有「匿名Q」的標誌。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上月發表該刊執行總編撰寫的長文,詳細分析「匿名Q」現象的成因與影響。媒體高調緊密追蹤與「匿名Q」有關的新聞,傳遞一個十分清晰的信號,主流社會不能容忍這種違反理性、違反法律的反智行為。反觀香港,我們對這種網絡邪教又做了些什麼反制措施?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