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總商會(中總)日前(7月6日)邀請中銀香港經濟及政策研究顧問謝國樑博士擔任會董會講座嘉賓,分享對下半年本港經濟形勢與營商環境看法,並就當中面對的不同挑戰和機遇,與該會成員交流意見。
謝國樑表示,香港經濟正陷入深度衰退,他預期全年本地生產總值跌幅可能在特區政府所預測的負4-7%的高位。事實上,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紓困措施,有助紓緩經濟下行壓力。零售銷售已連續下跌16個月,唯近期疫情穩定,本地消費好轉,跌幅已有所收窄。至於本港失業率有一定時滯,相信仍未見頂,有機會進一步上升至6.5%。這次特區政府積極主動推出一連串紓困措施,特別是推出保就業計劃,對紓緩經濟下行及失業壓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如果沒有這些措施,香港的失業率可能會飆升至10%以上。
面對全球疫情肆虐,國際及國內正常的人員及貨物往來受阻,內地經濟、外貿和就業亦面對頗大壓力,出口企業接單情況未能恢復應有水平,主要為內地提供轉口服務的香港出口表現也很低迷,1-5月份出口跌幅達8%,大大高於去年出口收縮4.1%的水平。然而,內地採購經理指數已從2月份低位大幅反彈,相信在全球經濟深度衰退的情況下,內地今年仍可能錄得小幅的經濟增長,仍然是全球的增長引擎。相對於全球各地應對疫情的工作,內地和香港抗疫表現理想,謝國樑期望特區政府能與內地商討,盡快令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人流往來恢復正常,以促進經濟加快復甦。
年內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中美貿易局勢方面,謝國樑認為疫情及經濟衰退增加雙方關係下一步發展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按美方的數據,今年首4個月,中國向美國採購的貨物額為260億美元,而在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下中國將於年內向美國的採購額為1750億美元,顯示年內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還有很大增長空間。目前中美雙方保持溝通,表示將繼續履行貿易協議。謝國樑認為,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仍然是未來一年中美經貿關係發展的框架及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市場所擔心的中美經貿關係脫鈎的風險是可控的。
謝國樑表示,香港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經濟及金融業的未來發展充滿挑戰,但他認為香港市場自由開放,工商界了解國際及國內市場,嗅覺敏銳,靈活善變,完全可以適應新的經營與發展環境。另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及企業營運基地地位依然穩固,主要理由包括(1)香港經濟基礎及金融體系穩健;(2)國家 一國兩制方針堅定不移;(3)內地持續推動改革開放,國際投資與合作領域將更加廣泛,仍有巨大離岸金融服務需求;(4)香港作為亞洲區國際金融中心及企業運作基地的綜合功能,非一夜之間建立,條件獨特,區內難以找到更好替代,可供西方及中資企業長期利用。
謝國樑在答問環節還就粵港澳互認檢疫安排、《香港國安法》與香港營商環境、股市及港元匯率走勢等問題與嘉賓交流。出席講座的嘉賓包括中總會長蔡冠深、副會長袁武、劉鐵成、王惠貞、李應生、楊華勇,永遠榮譽會長林廣兆,以及一眾常董、會董及會員。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