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協助建構多元共融的博物館

香港立法會財委會工務小組現正審議科學館的擴建工程費用。設計背後的價值觀是否與時並進?是否符合香港創科未來發展的需要? 能否展現香港特色?能否為五湖四海的訪客提供暢順愉悅的體驗?

香港立法會財委會工務小組現正審議科學館及歷史博物館的擴建工程費用,要求預算合共約7300萬港元, 討論文件指撥款用途蓋涵興建兩館的新翼大樓和新設施,以及重置受影響或過時的設施。相比海洋公園要求政府撥款約54億港元,兩館要求的只是其1.4% 左右,雖看似微不足道,兩間博物館的工程還是值得市民關心。儘管審議的開支都與硬件相關,但價值觀和思維都是主宰工程設計的因素,討論時其實還可多加思考以下問題:設計背後的價值觀是否與時並進?是否符合香港創科未來發展的需要? 能否展現香港特色?能否為五湖四海的訪客提供暢順愉悅的體驗?

國際博物館日2020──「建構平等的博物館:多元與共融」

國際博物館協會 (ICOM) 把每年的5月18日訂為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不論規模、地域、展覽內容都可參與。今年國際博物館日選題「建構平等的博物館:多元與共融」的背景是由於公眾對社會變革的期望愈來愈高,促使人們就博物館在展覽、會議、表演、教育和倡議的社會公益潛力展開討論,然而,博物館仍需多加努力減低故意或無意中形成的權力差異,避免內部產生隔閡及形成博物館與觀眾的距離。這些差異可能涉及多個議題,包括種族、性別、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社會經濟背景、教育水平、身體能力、政治聯繫和宗教信仰等。 (註1)

今年全球各地多個博物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停止開放。ICOM 主席 Suay Aksoy 在國際博物館日新聞稿指出 ── 此時此刻正正需要宣揚國際博物館日的信息。 「(國際博物館日) 促進博物館作為增加各國人民互相理解、合作與和平的重要手段。和平往往被誤解為沒有戰爭,新冠肺炎的危機雖然絕非傳統定義上的衝突,然而現實情況卻又複雜得多。」 (註2)

香港太空館:觀星流動程式以VR及AR顯示電子星圖

香港的國際博物館日在16及17日連續兩天舉行,今年把重點放在增加展覽圖冊、導賞、多媒體檔案等線上資源,讓市民在博物館外也可增加文博知識。

香港太空館在活動專頁推介其開發的流動應用程式 「星夜行」,讓用戶利用新科技突破限制,在體驗星空的美妙之時亦能學習科學及文化知識。程式的電子星圖具備三種運作模式:

  1. 「虛擬現實」(VR) 模式:透過定位功能及監察流動裝置的指向,即時模擬指向的天區以辨認天體和星座的位置;
  2. 「實境模式」 利用擴增實境 (AR) 技術,在手機相機的星空畫面上,即時指示天體或星座的標記或圖案;
  3. 「手動模式」自行選擇模擬天區。

用戶只要點選電子星圖顯示的星座、行星、太陽、月球或三垣二十八宿,便可收聽星座和天體的故事 (註3) (圖一),這些功能有助對天文學零知識的用戶快速辨認天體和星座。「星夜行」較市面上類似程式優勝之處並不止技術層面,在內容方面兼備西方星座和東方的星宿傳說,可用廣東話及英文收聽,切合香港人需要。程式的太空館活動及天文日曆更可將活動內容透過 Facebook、 WhatsApp、Twitter、電郵及短訊分享。程式上線已有5年時間,期間有版本更新,最新版本為 2.0,現時在 Google Play Store 用戶評分為3.9,亦在去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競賽獲獎。在香港政府部門開發的流動應用程式之中,評分是比較高的。

圖一:香港太空館「星夜行」流動應用程式主要功能包括VR及AR顯示星圖。 (圖片來源:「星夜行」流動應用程式截圖)
圖一:香港太空館「星夜行」流動應用程式主要功能包括VR及AR顯示星圖。 (圖片來源:「星夜行」流動應用程式截圖)

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覽搭配慕課消弭城鄉教育差距

台灣政府早在5年前已把平權納入博物館政策的視野,2015年台灣訂立博物館法,台灣文化部同年擬定博物館政策, 以「改善博物館體質,促進永續經營與發展」為目標提出四大方向:

  1. 落實文化平權:滿足不同觀眾需求,加強資源於弱勢觀眾服務;
  2. 結合科技增加博物館可親性:深化典藏研究與修護,展示內容活化及多元體驗學習,使用者研究及大數據應用;
  3. 賡續拓展國際交流:專業社群的參與,展覽輸出,國際培育;
  4. 加強開放民間利用:典藏授權,發展文化創意商品,結合觀光資源,深化遊客旅遊體驗。(註4)

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位處台中市北區,博物館參觀人次為全台第二,在次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註5), 從參觀過程可看到該館如何把第一點和第二點落地。館內「物理世界」展廳的展品都有網上慕課 DeltaMOOCx 配合。DeltaMOOCx 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資助,為高中與職校自然組學科及大學自動化學程所設立的慕課 (MOOC)平台,集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電機電子等科目內容,透過數位學習消弭城鄉差距。 (註6)

圖二: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物理世界」展品全部有網上慕課配合。 
圖二: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物理世界」展品全部有網上慕課配合。

圖三:DeltaMOOCx 慕課由企業基金會資助,與高中、職校及大學課程接軌。  (圖片來源:DeltaMOOCx 課程視像截圖)
圖三:DeltaMOOCx 慕課由企業基金會資助,與高中、職校及大學課程接軌。 (圖片來源:DeltaMOOCx 課程視像截圖)

除了展覽的內容之外,訪客的各種需要亦有顧及。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網站 FAQ 欄,貼心地表明館內沒有設立專門提供素食的餐廳,建議訪客考慮到咖啡廳用簡餐 (註7),這些細節處看出博物館是以訪客為中心策劃內容及服務,利用周全的線上資訊補充硬件不足,不把內容限於誇誇其談館內有什麼,也會講清楚館內沒有什麼,便利訪客出發前規劃行程。

美國波士頓科學博物館:科研合作、促進地區旅遊業的參考

在審議兩館撥款的會議中,議員和官員都有提全球頂尖的波士頓科學博物館, 官員亦預告科學館將與其合辦展覽。波士頓科學博物館位處 Charles River 河畔,博物館就是Boston Duck Tours 的起點,正門附近劇場就放着一架水陸兩用的鴨子船。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強調青少年在學期間需接受全面的 STEM 教育,館方認為現時的教育較為偏重科學及數學,故此積極提倡把工程 (E) 和科技 (T) 融入正規課程。 [註] 大學研究員亦會進駐波士頓科學博物館與訪客互動,為其研究收集數據,博物館的人流為科研人員省卻找實驗者的麻煩,又能給兒童及青少年機會與科學家交流,認識科研的前沿題目。

圖四:香港科學館將與美國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合辦展覽。
圖四:香港科學館將與美國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合辦展覽。

圖五:波士頓科學博物館是 Boston Duck Tour 的起點。
圖五:波士頓科學博物館是 Boston Duck Tour 的起點。

圖六: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強調學生需接受全面的 STEM 教育,提倡把工程 (E) 和科技 (T) 融入正規課程。
圖六: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強調學生需接受全面的 STEM 教育,提倡把工程 (E) 和科技 (T) 融入正規課程。

圖七:大學研究員定期在波士頓科學博物館與訪客互動收集研究數據。
圖七:大學研究員定期在波士頓科學博物館與訪客互動收集研究數據。

ICOM 明年表決是否重新定義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協會理事會在2016年米蘭大會後,有感博物館界需要「重新定義博物館」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ICOM 現行的博物館定義修訂於2007年,定義為:

為服務社會及其發展所永久設立的非營利機構。博物館對大眾開放,以取得、保存、研究、詮釋與展示人類及環境的有形和無形遺產,達成教育、研習與娛樂等目的。 (註9)

明年 ICOM 的會員預計在2021年6月巴黎舉行的特別大會上進行投票,表決是否重新定義博物館 。(註10) 新定義共有兩段:

博物館是一個關於過去和未來決定性對話的空間,它是民主、包容和多元聲音的。博物館面對並處理現在的衝突與挑戰,為社會託管文物標本,為未來世代保存多元記憶,確保所有人在擁有和接觸遺產享有同等權利。

博物館不以營利為目標。 它開放參與和具透明度,與各類社群積極合作,並為其收藏、保存、研究、詮釋、展覽,以及增進人們對世界的了解,旨在對人類尊嚴、社會正義、全球平等及地球福祉作出貢獻。

ICOM 的會員未能在2019年的京都大會就是否採用新定義達致共識,經表決後決定延至明年表決是否採用新定義。

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2019年 ICOM 的京都大會有以下觀察:反對馬上表決的一方認為:博物館有必要改變,但需要更多討論、思考與試驗,尤其很多國家的法規是依據2007年的定義制定,採用新定義將會造成廣泛影響,因此需要更多時間評估;而支持一方則認為:改變是持續的過程,就算表決通過新定義,未來仍可持續辯論和修正,新定義的表決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展現當今博物館在面臨巨大變遷的時候,身為博物館專業人員能否確保博物館的價值,在維護傳統的同時,也積極考量未來的發展。(註11)

中國國家博物館:新思維首辦全雲端展覽及5G直播

博物館確實在不斷演變中,以中國國家博物館為例,運用「雲策展→雲布展→雲觀展」的思維策劃今年中國航天日(4月24日)「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雲展覽」, 成為中國國博首個完全在線上進行、不設實體展的展覽。展覽會一直保持上線不會刪除,策展人以「2020/4/24 – 永遠」表示展期,突顯線上展覽可供永久觀賞的特性。技術方面,展覽使用三維建模及全景漫遊模式 (圖八),模擬三維實地觀展的體驗,並首次與多個視頻平台聯合以5G直播開幕導覽。展覽合共展出接近50件航天物證,包括「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太空人楊利偉的航天服及「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試驗隊的隊旗等。 (註12) 展覽設有分享功能供訪客在新浪微博、人人網、豆瓣轉發資料,擴大宣傳範圍及接觸更多受眾。

筆者分別在4月和5月登錄網站觀展,發覺網站流暢度和用戶介面功能都較當初推出時有所提升,顯示出雲展覽的可延展性和能夠透從用戶習慣數據改善體驗的特質。

圖八:中國國家博物館首個雲展覽「永遠的東方紅」給訪客全景漫遊體驗。 (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永遠的東方紅」展覽截圖)
圖八:中國國家博物館首個雲展覽「永遠的東方紅」給訪客全景漫遊體驗。 (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永遠的東方紅」展覽截圖)

圖九: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印製的宣傳海報 (1970年) 。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永遠的東方紅」展覽截圖)
圖九: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印製的宣傳海報 (1970年) 。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永遠的東方紅」展覽截圖)

中國國博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也有採用雲端技術拓闊線上影響力,與三大類型的媒體合辦專家直播:

1. 國家級媒體 (人民日報新媒體、央視新聞新媒體);

2. 內容娛樂平台(抖音、優酷、咪咕圈圈) ;

3. 電商平台(淘寶),多渠道接觸不同類型受眾。 (註13)

內容娛樂平台可再細分面向不同類型觀眾類別:用戶原創內容(抖音) 、專業水平電影及電視劇(優酷)、動漫(咪咕圈圈) ,看出博物館意在瞄準不同群體傳播內容的心思。

香港明年擬辦亞太科技中心網絡會議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線下的空間總是有限,線上空間和策展人的視野則如天際無垠。筆者相信香港科學館在推動 STEM 教育、引發社會各階層人士對科學和科技的興趣、支持本地科研,未來會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政府在審議兩館撥款的會議亦透露有意明年在科學館舉辦亞太科技中心網絡會議,並將廣邀亞太區的科技領袖出席。(註14) 撥款提升硬件固然是向亞太區科技界展示支持創科的實證,不過要令五湖四海的訪客留下深刻印象,仍然相信這裏會有想像和希望,科學館要談的不止是硬科學,還需線上線下互通為硬件增值,以民眾的需要為核心設計硬件和內容,呈現香港民間社會連繫國際及兼容並蓄的軟實力,而科技和新媒體正是觸達和凝聚社會不同群體最有效的工具。

註1:國際博物館協會新聞稿: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2020 will focus on how to empower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in our cultural institutions”

註2:國際博物館協會新聞稿:“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2020: President’s Message” ,2020年5月18日

註3:香港太空館網頁:「星夜行」流動應用程式

註4:台灣文化部:《台灣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挑戰與轉機》,2015年10月22日

註5:台灣文化部:文化相關機關參觀人次(2018年)

註6:DeltaMOOCx主頁

註7: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交通與餐飲頁

註8:波士頓科學博物館網站:The 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頁

註9:黃郁倫:史前館電子報:ICOM Kyoto 2019 X 史前館連線:一個砍掉重練的博物館定義提案

註10: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博物之島新訊】ICOM博物館新定義最新進展!預計2021年6月再次投票

註11: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劉德祥: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出席2019國際博物館學會年會

註12:國博君 (中國國家博物館微信號):國家博物館攜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開雲展,邀你擁抱星辰大海

註13:國博君 (中國國家博物館微信號):國際博物館日 | 國博與您相約雲端,直播間裏見

註14: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會議視像,時間軸 09:00:20,2020年5月13日

徐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