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時施教與幼小銜接

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代的孟子已提出教育要按兒童的發展心智去施行。可是現今香港的社會普遍有「贏在起跑線」的心態,家長們誠惶誠恐去「打造」子女,「學才藝、勤補習、上名校」,令孩子疲於奔命。

《孩子教育的黃金十年──由幼稚園至小學的階段銜接》已在2020年5月出版。這是陳家偉博士最新編著的書,陳博士除了分享他自己學校的行動研究外,他還邀請了臨床心理學家劉洛恩小姐暢述鑑別有適應困難學童的方法;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先生,分享如何協助有學習困難和情緒困擾的學生。

陳家偉校長是一位非常資深的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他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但他發覺絕大部分的小學老師都不太認識和了解幼兒教育,所以忽略了「幼小銜接」的重要性。根據本地及海外的研究顯示,約有一成學童有不同程度適應小一的問題!

畢竟,幼稚園、小學和中學三個階段都有各自的工作重點,可說是「河水歸河水,井水歸井水」。而且不少老師,一生只任教幼稚園、小學或中學,根本無機會或無興趣去了解其他階段的情況,包括教育目的、教學模式以及評量方法等。因此,陳校長便打算專注在不同學習階段的銜接上多加關注和研究,以協助有需要的學童適應。其實這本書只是《孩子教育的黃金十年》的第一部曲,及後分別會寫「小學六年」及「中學六年」的第二及第三部曲。

陳校長在教育界工作了30多年,其中10年在中學,20多年在小學;由於他對幼兒教育不算太認識,為了更了解幼兒教育,他不單出任一所幼稚園的義務顧問,更在兩年前於香港公開大學進修幼兒教育課程。他是課程中唯一的男學員,而其他同學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幼兒工作者,陳校長的好學和研究精神則可見一斑。

陳校長已擔任了20年的校長,他認為在小學階段小一和小六兩級最為重要,因為都是涉及「銜接」的問題。這本書就是他多年來對「幼小銜接」所做過的工作。他認為「幼小銜接」的關鍵不在於校長,不在專家,也不在研究,而在於老師,在於家長。因此,新書除了有心理學家的章節以外,還有小學老師的部份,當中最重要的是戴詠賢副校長的分享。戴博士負責學生成長的範疇,由她統領的生命教育組密切關心小一學生的適應,期間籌辦了各式各樣及多姿多彩的迎新活動,戴副校更親自設計了Good Kids Programme 課程並親自任教,課程深受小一家長歡迎,令人讚不絕口。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呼籲,「幼小銜接」是有實質的需要,學校和家長都要為五六歲的小孩子認真地準備,準備就緒就必須要有以下三方面:

準備就緒的孩子

準備就緒的家長

準備就緒的學校

小一銜接

這本書也提出了一個最為人所忽略的維度叫「因時施教」。其實早在1986年,美國全國幼兒教育協會已提出0至8歲的教育立場書DAP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簡而言之,就是施教者不可「揠苗助長」。

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代的孟子已提出教育要按兒童的發展心智去施行,「欲速不達,弄巧反拙」。可是現今香港的社會普遍有「贏在起跑線」的心態,家長們誠惶誠恐去「打造」子女,「學才藝、勤補習、上名校」,令孩子疲於奔命。有「求」便有「供」的定律下,許多幼稚園為了市場,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也不得不把課程加快、加多、加深,令幼稚園變得「小學化」,小學變得「中學化」的情況,這些「揠苗助長」的歪風,已大有市場,大行其道呢!作者撰寫此書的目的之一是要點明「因時施教」之重要性!

新書介紹

書名:《孩子教育的黃金十年──由幼稚園至小學的階段銜接》

作者:陳家偉

出版社:有為書店

出版日期: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