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香港的前奏:1938年10月12日,日軍歷史性登陸南中國的大亞灣,目標是切斷九廣鐵路通往廣東的鐵路沿線,以便攻擊在廣州部署抵禦的國軍。此次登陸,日軍不損一兵一卒,原因是有強大的海空部隊掩護和大量後補支援部隊。(圖片提供:日本太陽照相服務社 Sun Photos Service,刊於 1938年10月18日)
南中國大亞灣的形勢:正當日軍登陸大亞灣後,立即向中國南方大都會廣州推進,圖示日軍突襲廣州近郊的國軍物資供應倉庫,一把火燒毀整條村莊。(圖片提供,ACME San Francisco Bureau Ref.SF15484, 1938年11月3日)
1938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正當日軍在廣東地區掃蕩國軍散兵游卒,千多名中國難民帶同家禽和隨身行李逃到香港邊界。當時香港已有風雨欲來的形勢,國軍在廣東的潰敗,香港的最後防衛已只能依靠香港的英軍部隊。圖示交出武器投降的國軍,被日軍拘留在中國近香港邊界有刺鐵絲網的臨時拘押所。(圖片提供:倫敦聯合出版社 London Associated Press Photo, Ref. HAI198845 ,1939年1月2日刊登)
華人苦力擔抬着沙包,為香港反戰機高射砲基地作佈置:圖片顯示香港正建造高射砲基地,從背景可見其他苦力正建造一所防空洞。香港已全速加強作戰準備。(圖片提供:Associated Press Photo from New York. Ref. 23200 released 28 February 1941)
經香港戰前英駐軍司令賈乃錫少將遊說,加拿大政府於9月29日同意派出援軍來港,加拿大皇家來福槍營 Royal Rifles of Canada 和溫尼柏榴彈營 Winnipeg Grenadiers 於同年11月抵達香港。剛加入防衛香港的加拿大士兵,由加拿大援軍司令羅遜 John K. Lawson 指揮,編屬「港島旅」,負責防守港島西南和東南一帶;包括壽臣山、薄扶林、雞籠灣、黃竹坑、鶴咀半島、大風坳、赤柱、柏架山、大潭等戰略地點。圖示加拿大士兵已各就各位,留意山澗的通道,因日軍正從前面山頭向他們推進。(圖片提供:[Associated Press Photos],Ref.10798,刊發於1941年12月24日)
香港淪陷後,除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零星游擊戰,並協助拯救英國、外國和美空軍機師外,香港的抵抗,主要是由美空軍於1942年9月至1945年7月期間多次轟炸香港的日軍據點。圖示美國太平洋艦隊 CINCPAC-CINCPOA 的解密檔案中,詳列反攻南中國,計劃空襲中國沿岸寧波至廣州的目標地圖,刊印於1944年10月15日,屬美軍最高機密檔案。其中香港地區有九幅目標地圖。這張是第9號的進入香港地形圖。(Ref. A.T.F. No. 152A-44 dated 15 October 1944)
圖示美國太平洋艦隊 CINCPAC-CINCPOA 的解密檔案中,詳列空襲南中國各主要設施和機場的地勢圖。因為香港是重要的進攻目標,有多幅空襲計劃詳圖。這張是第14號圖,顯示香港啟德機場兩條大小跑道,亦詳列機場各類設施的位置;其中包括水上飛機碼頭、渡輪碼頭、軍營、飛機維修站等等。這張由美軍繪製的戰略圖,亦是啟德機場早期罕見的地圖。(Ref. A.T.F. No. 152A-44 dated 15 October 1944)
圖示美國太平洋艦隊 CINCPAC-CINCPOA 的解密檔案中,進攻香港的第13D號圖:進入九龍地形圖。圖中重點標示維多利亞港空襲目標,有相對照片作配合。空襲目標包括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地區的皇家船塢、銅鑼灣、油庫、中華電力發電站、市區船塢、避風港、九龍碼頭、鐵路路軌、九龍倉、青州英坭廠、啟德機場。(Ref. A.T.F. No. 152A-44 dated 15 October 1944。)
盟軍反攻香港主要是美空軍負責轟炸香港日軍據點。圖示美空軍B-25米雪中型轟炸機正炸毀香港油庫:編屬美空軍14部隊的B-25中型轟炸機正橫掃荔枝角的日軍主要儲油庫,遠景是香港島,該英屬殖民地據點於1941年聖誕後被日軍佔領。爆炸火焰高達3000呎。圖左下方是九龍市區,火焰對開島嶼是大小磨刀島,屬前英海軍軍火庫所在地,三個零點轟炸成功,美空軍戰機和轟炸機安全飛返重慶基地。(圖片提供:美國官方圖片 No. NYA2415 (PL) distributed through O.W.I. ,出版於1944年11月1日前的晚報)
1945年1月16日,盟軍美國艦隊空軍戰機反攻香港:轟炸任務由美海軍戰機輔准將 John S.McCain 帶領的快速部隊執行,猛烈轟炸日本在香港重要設施,太古船塢在戰火蹂躪下變成頹垣敗瓦。該船塢主要從事維修、重組和改造船隻。圖中左面爆炸的是4500噸航機運輸船,右面冒出煙和火焰是被炸中的機房。從海面由槍彈造成的浪花看,很明顯美空軍轟炸機受到日軍反戰機式的密集掃射。(圖片提供:International News Photo San Francisco Bureau slug / Hong Kong from Official US Navy Photo sent 1/28/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