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2到G0:中美經濟脫鈎會否發生?

新冠病毒引起發達國家對全球供應鏈的擔心和憂慮,但過去40年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也不可能全面改寫。美國擔心製造業包括醫療產品設備上過度依賴中國,中國也同樣依賴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美國農產品。

判斷中美衝突最終會峰迴路轉,且中國會再次完勝的樂觀派,引用過去30年的兩大事件作為佐證。第一次是1990年美國對伊拉克發動首次海灣戰爭,當時老布殊總統派遣國務卿貝克到北京與錢其琛外長見面以獲取中國在聯合國不要投下反對票的承諾,但條件是不可以對外發布兩人握手的照片。中國當時正面臨西方的經濟制裁,前蘇聯和東歐又發生巨變,但之後終於漸漸擺脫80年代末的困局,1992年後則大踏步往前衝。

第二次則是小布殊上台之後,美國已準備對中國採取戰略遏制,因2001年的911事件而土崩瓦解。在此之前雙方因南海戰機相撞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兩國的對抗已迫在眉睫。但911的發生,再次讓中美兩國聯手應對全球恐怖主義,在這期間中國也得以透過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的機會,獲得一個全新的經濟發展和融入世界經濟體的機會,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其實還有第三次和第四次,2008年從次貸危機引發的美國和全球金融危機,再次為中國進入世界中心提供了最佳的時機。第四次是特朗普上台後希望和俄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但甫一上台就因「通俄門」事件焦頭爛額,阻撓了這一戰略的實現,而這也正發生微妙的變化。早在2018年7月17日特朗普和普京在芬蘭舉行首次首腦會晤,兩人的私人會面長達兩個小時,沒有助手和筆錄,特朗普甚至沒有承認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引發美國朝野嘩然。而今年4月25日,美俄兩國發表罕見的聯合聲明,紀念二戰期間美蘇軍隊易北河會師,並稱 「易北河精神」是摒棄分歧,建立信任和為更偉大的事業通力合作的典範。

新冠疫情對中國是巨大挑戰

有人說新冠病毒是上天賜給中國的又一次機會,特朗普的瘋狂突出了中國體制和精英統治的優越,美國面對疫情的表現讓世人看到了美國管治極其失敗的一面。但這次的危機和以往三次截然不同,它不會是中國的又一次機會,反而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新冠病毒危機有本質的區別,過往30年裏美國面臨的三大危機,使得中美之間的合作加強了,根本原因是危機的起源並非來自中國。雖然中國早在去年12月31日就通知世界衛生組織武漢發現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而世衛組織1月30日就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畢竟這是一場百年不遇的病毒大流行。這個根本的區別使得兩國之間的合作變得更難,兩國間相互的信任和尊重和過去相比已非同日而語,兩國間都存在強大的力量希望脫鈎。低估過去三年間瀰漫於美國精英階層和普通民眾當中希望與中國切割的情緒,這會耗盡40年來中國積攢的「運氣」。

中美之間的心理鴻溝日益加大,日益激烈的競爭關係也加速雙方的經濟脫鈎。中國從2005年的GDP總量趕超德法兩國,到2010年GDP超越日本,成為排在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產出最高的國家,恢復了曾一直保持到19世紀初期的地位,同時還把美國趕下盤踞110年的最大商品生產國的寶座;2013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2016年美國搶回了這一地位,2017年中國失而復得再次爬上了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所以可以看到中美兩國之間相互依存的經濟關係和相互競爭的態勢。

貿易戰曾引起的兩國企業極大的憂慮,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已呈斷崖式的下跌。根據華盛頓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數據,中國對美投資從2016年的最高峰時的540億美元,下滑至2018年的97億,到2019年前半年則僅有25億。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調查,中美緊張的關係是在華美國企業2019年的首要關切,81%的美國企業稱,緊張的雙邊關係影響了其在華業務,而在2017年,只有45%在華的美國企業擔憂兩國政治緊張會對公司正常業務造成影響。

頗具諷刺的是,真正可以阻止兩國完全脫鈎的恰恰是兩國間密切的經濟聯繫,而這是維繫中美經濟不脫鈎的唯一且脆弱的因素。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已發出警告:「一個完全『脫鈎』的世界將變得極不穩定。」(Shutterstock)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已發出警告:「一個完全『脫鈎』的世界將變得極不穩定。」(Shutterstock)

中美重構世界格局曾被寄厚望

2009年,弗雷德・伯格斯滕曾羅列了他提出G2概念的理由。在金融危機發生前的四年裏,中美兩國經歷了蓬勃的發展期,兩國的經濟增長總量幾乎佔據全球的一半;中美是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兩個最大的貿易國,兩個污染最大的國家。中美還代表全球兩大集團,即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及發展中國家,和以美國為代表的高收入工業化國家。

中美兩國還代表了全球貿易和金融失衡的兩端: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赤字和債務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順差國和美元儲備最多的國家。而正是這一點,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尼爾·弗格森甚至提出了「中美國」的概念,他曾經極為看好中美兩國將重構世界新格局。

中美之間的貿易額在1972年只有1288萬美元,2019年達到了5412億美元,其中價值4185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出口美國,明顯高於中國進口的1227億美元的美國產品。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2958億美元,但和2018年的3230億美元相比已經減少。2019年雙邊貿易戰加劇,即便加上中美服務貿易中美國順差的數字,中國的順差還是超過了2000億美元。貿易戰以來,美國對華投資繼續保持相對穩定,投資額在130億美元左右。美國意圖和中國經濟脫鈎到底起到了多少成效?有多少製造業搬回了美國呢?

隨着中國勞工費用的增長,社會更加富裕,以及中國製造業自身升級的需要,全球供應鏈已經開始向西移動,前往越南、孟加拉國、印度等國,也有一些轉向中國西部地區。因此全球供應鏈的變化並非中美貿易戰引發,這種漸變起於貿易戰之前,同時也符合過去半個世紀裏,全球供應鏈從日本向亞洲四小龍,再向中國轉移的大趨勢。但不能忽視新冠病毒的蔓延將會加劇全球供應鏈的轉移。

美國雖然抱怨中國對其市場開放不平衡,但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也呈現增長,美國的農產品尤其離不開中國市場。在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中國承諾購買的農產品達500億美元,而未來兩年中國承諾進口的美國商品與服務總額則高達2000億美元。新冠病毒引發發達國家對全球供應鏈的擔心和憂慮,但過去40年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也不可能全面改寫。美國擔心製造業包括醫療產品設備上過度依賴中國,中國也同樣依賴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美國農產品。

即便在高科技領域,兩國間的互相依存也明顯,對華為的封鎖也同樣打擊美國的高科技領域。根據BBC的報道,華為每年從美國供應商進口約110億美元的部件和材料,美國供應商因美國政府針對華為的封殺令蒙受損失。根據路透社的數據,偉創力(Flex)、博通(Broadcom)和高通(Qualcomm)在華為賺取的收入最多,華為大部分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的訂單都是由偉創力生產,2018年公司的營收中有24.3億元人民幣來自華為。博通和高通則向華為出售芯片、零部件等產品,2018年分別從華為獲得20.9億和15.8億元人民幣的訂單。

即便經歷「新冠病毒」和「政治病毒」的污染,中美經濟脫鈎並不很容易。曾幾何時,支撐全球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就是中美之間各自的優勢,相互依存的關係並沒有消失,然而所有引發中美經濟脫鈎的因素卻愈來愈大。

脫鈎的拉力與推力

如果說新冠病毒已經侵蝕了中美關係,但政治病毒正毒害中美關係,真正的威脅來自於雙方的心態。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密切關注中國、也同樣會說普通話的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已發出警告:「一個完全『脫鈎』的世界將變得極不穩定,它會打破以往4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設,讓東西方的鐵幕重新落下,它預示着開啓新的常規和核軍備競賽,以及隨之而來的巨大風險和喪失戰略穩定」。

美國參議員科頓最早指控病毒是中國生物作戰的一部分;美國政府高官指責中國隱瞞疫情,對病毒在美國蔓延負責;密蘇里州對中國政府提起訴訟,要求賠償因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特朗普威脅更改《外國主權豁免法案》的條款,法院可以受理針對中國政府的訴訟。雖然英國、意大利、德國、澳洲、印度、埃及、尼日利亞等國家都有類似的民間訴訟,但與美國還是有本質的不同。對武漢病毒研究所洩漏病毒的懷疑已成為美國調查的重點,儘管美國情報部門已否認病毒是人造和基因改造。

中國也有官員指控美軍將病毒帶到武漢,掀起了中國反擊的序幕,並在4月27日全面上升到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為「人類公敵」的宣傳戰。特朗普「甩鍋」的方式不太可能受到太多的支持,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科學家都不認同美國的看法,但大多數國家也希望了解更多病毒起源和擴散的真相。中美兩國短期之內的相互攻擊,多大程度上會影響雙方的觀感,並進一步撕裂雙邊已經傷痕累累的關係呢?

中美步向脫鈎系列三之二

本系列文章:

從G2到G0:中美兩國從心理脫鈎到經濟脫鈎?

 

劉寧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