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一個國家的生產力、競爭力,和經濟發展有重要關係;德國、瑞士、美國、韓國、新加坡和中國便是好例子。(註1)創新也是機構的核心能力,很多企業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例如:谷歌、蘋果、強生、麥當勞、阿里巴巴和華為。(註2)被尊稱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已故管理學專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認為,企業需有目的、系統地探討創新並結合創業精神,以不斷向前邁進。(註3)
今天的社會非常重視創新,我們的工作、生活及娛樂均接觸到不同領域和層面的創新;如通訊科技 (5G手機、可折疊手機) ,靈活的商業模式(電子商貿、優化商業生態環境) ,教育改革(個性化學習、新的評估方法 ) ,娛樂(電子遊戲、3D電影) ,和嶄新的醫療護理(基因治療、機械仿生義肢)等愈來愈普遍、比比皆是。其實,自第一次工業革命起,人們往往把創新和科學、新發明的機器及新產品聯在一起。
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
在此先簡略回顧一下過去的工業革命。在1784年至19世紀中,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發起,由電報、鐵路、煤業和蒸汽機等發展所帶動,例如紡織業便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註4、5)在19世紀末至19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從英國向西歐和北美蔓延,大規模應用電力,電燈便是發明的標誌。再者,新交通工具(汽車)、新通訊方式(電話、廣播、電視) 、化工和和石油等產業令很多科學研究成果能應用於大量生產,而且各種新發明、新技術層出不窮。(註4、5)。
20世紀60/70年代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通常被稱為電腦革命、數位革命,因為催生這場革命的是半導體技術、大型電腦(60年代)、個人電腦(70-80年代)和網絡(90 年代)的發展。(註6)2011年,未來學者傑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論述了由互聯網與再生性能源融合導引的這場工業革命。(註6)筆者觀察,第三次工業革命提升了生產力發展,促進人類的溝通、工作和生活模式,改變了經濟和社會结構,使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和強化全球化趨勢。(註5)
從工業4.0到第四次工業革命
工業4.0的概念是在2011年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展上提出的,旨在推動「智慧工廠」,在全球實現虛擬和實體生產體系的協作。(註7、8)然而,建基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除了實現人工智能互聯的機器和系統,其內涵廣泛,包括基因定序、纳米技術、可再生能源、量子計算等。按筆者分析,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有四大特色。(註7、8)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之間的融合,以及它們橫跨物理、數位和生物等領域的互動,促進創新成果傳播的速度、廣度和深度,故其系統性影響將要遠遠超過前幾次工業革命。據估計,第四次工業革命將顛覆各行各業的生產、管理,以至國家和國際層面的管治。(註7、8)鑒於其重要性,在2016年1月20日,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下一件大事」(The Next Big Thing)為主題討論「第四次工業革命」。(註9)
第四次的工業革命與創新
如何體現創新,並達致效益是重要課題。有一批「燈塔工廠」参與研究,它們是從全球1000多家製造業工廠挑選出16家在尖端技術應用,和整合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堪為全球表率的領先企業。(註10)
「燈塔工廠」──創新動力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公司共同撰寫發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制造業技術創新之光》研究,「燈塔工廠」的成功來自三方面的創新動力。(註10)
- 互聯化:在離散的網絡節點之間建立鏈接,提高可見性
- 靈活的自動化:整合響應機制、自動化和遠程活動
- 智能化:自動完成事件識別和決策制定
筆者觀察這些參與研究的「燈塔工廠」的成果可歸根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在過去幾十年在數位和網路的進化式創新。加上在過去十多年,科技取得革命性(顛覆性)創新成果,故能體現工業4.0的願景和策略。
「燈塔工廠」──價值創造
再者,研究團隊指出「燈塔工廠」展現出五種獨特的價值創造方式。他們通過這些差異化因素改變了科技的實施方式、人們與科技的互動方式,以及科技對商業決策和商業結果的影響方式,詳見下:(註10)
大數據決策:
決策的基礎是大數據,不是假設;大數據的解讀由模式識別算法進行,而不是人類。
科技民主化:
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操作員開發自己的應用和解決方案來實現自動化及便利化,由此可見,生產車間裡的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
敏捷工作模式:
採用敏捷工作模式,以便在短時間內驗証概念,並根據所學知識和經驗改進方案,迅速從試點階段進入擴展階段。這一過程需數周,而非數年。
盡可能降低成本:
用最低的附加成本部署用例,以便工廠可同時在多個領域推進。
新商業模式:
「燈塔工廠」借助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開發了新的商業模式,對傳統商業模式和價值鏈形成了補充和/或顛覆。
總的來說,第四次工業革命縱合多元知識、智慧,運用進化式和革命性(顛覆式)創新,並結合不同持份者的協同效益。科技進步和新技術帶來的變化毫無疑問將影響整個世界。第四次工業革命點燃的創新是人類前所未見的,而且對國際形勢和國際關係具深遠影響。目前還有不可預測的因素,但相信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挑戰和機遇需要國際社會、公私營機構、科技界和學術界攜手合作。(註7、8)
創新應以人為本,「工業 5.0」悄悄崛起
各種科技和人工智能愈來愈被廣泛應用,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擔心,自動化的新時代會影響職業前景,或對人類產生負面影響。已故的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學家霍金教授(the late Professor Stephen Hawking)曾警惕,發展全面的人工智能可能導致人類的毀滅。(註11)同樣,比爾。蓋茨(Bill Gates)也表示,「起初,機器可以為我們做很多工作,而且智能性不高。如果處理得當,這應該是好事。但幾十年後,機器的智能將足夠強大,給我們帶來一些擔憂。」 (註12)
因為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驅動力,史丹福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李飛飛現致力發展以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所,與人文、醫學、教育乃至各類領域開展跨學科合作。李飛飛教授研究和預測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將作為科技發展的指導原則。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應該增強人類的能力,而非取代人類。李飛飛教授認為我們需要更廣泛、深層的討論和思考,為人工智能帶來更加以人為本的技術,還要負起社會責任,兼顧公平、透明、可詮釋性和隱私問題,目標是讓每個人的生活更美好。(註13、14)
在當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年代,筆者相信創新科技應配合人類的需要,與社會和諧共處。當人們熱中於創造未來的智慧型聯網工廠時,另一方面,有意見鼓勵把製造過程加入更多的人性,所以「工業 5.0」或協作式工業也悄悄崛起。(註15、16)現在很多製造商考慮以「聯網勞動力」,也就是機器人和真人一同工作,作為日常營運模式。隨着創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不斷進化,協作機器人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伙伴」,「工業5.0」的模式能讓人類成為整個工業生產流程的核心。(註15、16)
結語
古語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古而今,人類不斷追求創新,工業革命確實為人類帶來進步、挑戰和機遇,也標誌着科技文明的里程碑。筆者反思,工業文明是建構於四大理念:
- 推崇創新為核心價值
- 善用資源促進經濟制度
- 尊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 關心人的全面發展
最後,筆者更期待我們能創出人人有權、共生共榮、以人為本的未來。(註8)
参考文獻
(1)Buchholz, K. (2020) ‘These are the most innovative economies in the world’, February 10, World Economic Forum.
(2)Ringel, M., , Grassl, F.,, Baeza, R., Kennedy, D., and Manly, J. (2019) ‘Innovation in 2019 – The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2019’,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3)Drucker, P. F. (198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Butterworth-Heinemann.
(4)European Parliament (2015) Industry 4.0 – Digitalisation for productivity and growth, September.
(5)MBA智庫。百科
(6)張體偉、孫豫寧(譯) (2013)。《第三次工業革命:世界經濟即將被顛覆,新能源與商務、政治、教育的全面革命》(原作者: 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台灣:經濟新潮社。
(7)Schwab, K. (2016)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at it means, how to respond’, January 14, World Economic Forum.
(8)世界經濟論壇北京代表處(譯) (2017) 。《第四次工業革命》(原作者: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 。台灣:天下文化。
(9)World Economic Forum (2016) Annual Meeting 2016 – Mastering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10)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公司 (2019) 。《第四次工業革命:制造業技術創新之光》。
(11)BBC (中文) (2016年10月20日)。〈霍金教授再次強調人工智能毀滅人類可能〉。
(12)Mack, E. (2015) ‘Bill Gates says you should worry 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bes, January 28.
(13)Stanford University-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0) Homepage.
(14)吳怡靜 (2019) 。〈重量級人工智慧專家李飛飛:我希望AI保持謙卑,因為它不是萬能〉。《天下雜誌》,第669期。
(15)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ttee (2018) Industry 5.0, November 22.
(16)洪煥周 (2019) 。〈協作式生產崛起:工業5.0「以人為本」 帶領製造業創造人性化價值〉。《DigiTimes科技網》。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