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閉關「練功」,沒旅行去,沒社交應酬,碰巧又不用網上教學,做研究的時間比平時還要多。最近完成的一項研究,就是為美國最近一個月以來居家令、限聚令之類的限制算算帳,計算對美國GDP有多大打擊。
答案是以現時的限制規模,最保守的計法是GDP損失26%,有些計法更是貼近三成。打擊慘重,埋單計數超過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我和同事更借用傳染病學的數學模型,算出每減少一個染病個案的代價,答案是15萬美元(約117萬港元)。
正常人讀到這裏,大概只會驚嘆銀碼之大,但不太正常的經濟學者,就會進一步問措施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犧牲了經濟,減輕了疫情,是否值得?
這個計算頗複雜,因為涉及死亡率的估計和後遺症的傷害、不同年齡之間的差別,也視乎傳染病模型中的一些技術性細節。我未有準確答案,但幾可肯定的是代價跟用統計生命價值計出來的效益不會相差太遠,甚至更高。
經濟價值背後也是人命和健康
讀到這裏,我可以想像大家罵我這個經濟學者冷血:人命健康怎可以跟經濟價值比較?
就且不作比較,但我想告訴大家,經濟損失背後也是人命,也是健康,也是各種各樣的悲慘故事。居住空間狹窄,日對夜對難免家嘈屋閉,離婚事小,家暴事大,這類不幸事件個案在疫情下明顯上升。
生意倒閉,員工失業,生活出現問題,手停口停的現實憂慮,又會造成各種身心創傷、社會問題,就如每逢衰退,自殺數字都會增加。這些都是未必會反映在GDP上的代價,而不幸地,這些代價不是人人平等,低下階層是尤其受害的。
這些代價,香港人也有份承受。失業率穩步上揚,兩星期後宣布的GDP數據恐怕也凶多吉少,經過了漫長的3個月,香港抗疫防疫的成本效益又如何呢?
有政府醫學顧問認為「28日沒本地確診個案才穩陣」,只要條件一日未達到,禁聚令還是要延長下去。嚴格的限制,當然可以減低染病數字,但香港為此付出了什麼代價?政府推出一系列的措施,是否都一樣有效率?再悲觀一點,假若疫情未來一兩個月還是差不多,措施是否仍會原封不動,繼續等待不知何日才出現的「穩陣」情況?
大家可能都抗拒將人命健康扯上經濟價值,但現實就是如此殘酷,再不情願,都終要面對這類取捨。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