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直至2030年由5G帶動的直接產出和間接產出將分別高達6.3萬億和10.6萬億元人民幣。
在直接產出方面,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計算,5G應用將帶動約484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利益;2025年、2030年將分別增長到3.3萬億、6.3萬億元人民幣,十年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9%。
在間接產出方面,2020年、2025年及2030年,5G將分別帶動1.2萬億、6.3萬億和10.6萬億元人民幣收益,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4%。內地市場發展潛質可觀,是國際資訊及通訊企業的目標。
藉5G智慧醫療 家中遙距診症
5G技術的特點是「大寬頻」(eMBB)、「多連接」(mMTC)及「低時延」(ULLC)。與4G相比,5G分別有以下的優勢:
1、5G技術可以在一秒(1s)內從網上下載一份容量達20G大的文檔(例如電影),若然使用4G的話,同樣大小的文檔至少需時20秒。在5G寬頻速度之下,用戶可安坐家中享用在綫4K視頻服務。
2、在一平方公里範圍之內,100萬件5G通訊設備(例如裝備了微型電腦的遙感器)可以互相連接互聯互通,而4G技術只可以連接10萬件設備而已。在應用上5G技術可以把城市內不同物件(例如汽車、交通燈等)連接起來,構建「物聯網」,促進「智慧城市」發展。
3、5G設備可以最快在一毫秒(1ms)內接收到從發射塔傳來的信息,大大增加通訊的實時性,同樣的安排在4G網絡需要十倍時間(10ms)。5G極低時延的功能可促進「智慧醫療」,病人可以足不出戶,在家中接受遙距診症服務。
助再工業化 攻AI金融科技等
香港政府對5G發展也十分之重視,財爺在《2020年至2021年財政預算案》中指出政府計劃多管齊下推動5G網絡發展和應用(詳見《預算案》第134及135段),包括各類新措施如資助電訊商擴大光纖網絡至偏遠鄉村、開放更多合適政府物業、有蓋巴士站和電話亭予5G網絡建設等。
長遠而言,5G技術有助促進政府再工業化及發展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物科學及智慧城市等四大創新及科技範疇。
近期新冠肺炎全球肆虐,香港亦不能倖免,政府不同部門每天與病毒搏鬥,特別令人敬佩的是前綫醫務人員。大多數市民在政府勸喻之下於疫情期間留在家中,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以減低社區感染,在這全城抗疫情況之下5G應用可派上用場,包括如下:
疫境大派用場 在家辦公教學
1、為減少醫務人員到居家隔離的擬似確診者居所進行覆診,政府可以利用5G遙距醫療服務取以代之;
2、隨着政府及各大機構和企業推行「在家辦公」(Work From Home),視像會議已習以為常,5G網絡可以大大提升會議效率;
3、「停課不停學」,在教育局的指引下在疫情期間所有學校停課至今,為免影響學習進度,不少老師採用在綫教學。若然家中有多個成員在同一時段需要在綫上課及辦公,4G網絡顯然不勝負荷,需要5G寬頻的支撑;
4、新冠肺炎是當下國際醫療衞生界的熱門話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積極參與病毒相關的研究,他們不定期、不分時空地舉行會議分享研究經驗及成果,過程中大量工作需要多媒體互動,例如交換「X射綫計算機斷層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CT),利用5G技術可以讓會議無縫地進行。
加強協作 成5G國際應用試點
香港各大電訊商亦不敢怠慢,乘勢於4月1日紛紛推出不同本地5G服務。據悉,推出初期主要服務對象為終端客戶,然後逐步進軍工商業應用市場,涵蓋智能製造、視聽娛樂、「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 VR)、電子競技、遙距醫療、遙距教學、智能商場客戶體驗等方案。
不過,無論香港應用場景有多少,本地商業發展空間與內地相比非常有限,電訊商難以徹底發揮5G的潛能。再者,自去年中央政府於2019年人大、政協「兩會」決定全國加大力度發展5G以來,內地各省市在5G工商業發展如火如荼,經濟增長迅速,規模遠超香港,而且兩者差距愈來愈大。
因此,香港5G經濟發展已急不容緩,建議政府加強香港與內地產、學、研創科協作,攜手開拓「粵港澳大灣區」5G市場,爭取香港(1)成為大灣區5G國際應用試點;(2)參與大灣區5G及「智慧城市」標準的制定;及(3)業界與大灣區內大學及研究所合作,研究5G技術,使學術科研更貼近業界需求。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