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云:「春三月,此謂發陳」。溫暖的氣候喚醒沉睡了一個冬季的肌膚,別浪費了陽光正好,徐風緩緩,讓你的皮膚與華花綠葉同時綻放在最美麗的春季。但是,氣候變化會改變皮膚的承受力,致使肌膚必須調整原來的功能來適應新氣候的狀況。正常人體內都有一套生理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系統,當外來物質,如病毒侵入人體時,機體通過免疫淋巴細胞可產生免疫球蛋白(即抗體),將抗原中和或消化掉,當人體無法自動產生抗體而使外邪傷害到機體的細胞、組織和器官,從而引發局部甚至全身性的過敏性反應,現代醫學中這種「變態過敏性反應」簡稱為「敏感」,包括鼻敏感,皮膚敏感及胃腸敏感等。為何春季易引發皮膚敏感、皮膚痕癢、濕疹、皮炎等疾病?每逄春季來臨,人體正氣未復,風邪易襲人體;萬物復甦,溫熱潮濕之時,百病滋生,正正考驗著人體免疫能力和皮膚抵抗力。
中醫學認為過敏性疾病的產生主要是正氣與邪氣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氣所湊,其氣必虛」,故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應以扶正袪邪為原則,扶正即扶助正氣,益氣固表,健脾祛濕;袪邪即袪除外來風邪,清肺肅金。因此,中醫治療皮膚敏感性炎症,着重「先清外後安內」,內外同治。尤以「祛風清熱、涼血祛濕、益氣固表」為治療重點,把人體內外的風寒或風熱及濕邪排除,同時要改善體質,令機能回復正常,一般採用祛風涼血,益氣固表,健脾利濕等方向,最終視乎病者的病況和體質而定。
趕走「濕熱」體質,皮膚光滑無痕
「春風吹又生」,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污染物質、塵埃、微生物等增多,引起皮膚搔癢和敏感的誘因比比皆是,但為什麼只有部分人會出現皮膚問題?這於體質,即內因有關,春天的香港屬於典型嶺南之地,濕度高企,氣侯回暖,又濕又熱,當濕邪與熱邪入侵人體,便有諸內而形諸外,讓肌膚無法適應。從中醫皮膚科的角度來說,許多皮膚病的發生都與「風濕熱」有關,通常表現為大片的紅斑、丘疹,同時伴有丘疹的滲水,有紅痂或者黃痂。同時,患者多舌苔厚白、黃膩或者是有口氣,還會伴有嚴重的皮膚瘙癢。故春季調養皮膚要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飲食方面以「祛風清熱袪濕」為主,祛逐外邪,排體內多餘毒素,改善體內的濕熱狀態,皮膚自然零負擔。
祛風清肺健脾,助皮膚排毒控油
中醫認為肺臟及皮毛是人體抵抗外邪的第一道防線,「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裏」皮膚在外感受風寒或風熱時邪,加上腸胃內傷濕熱,以致內外同病,風濕熱邪交煎而引起一系列皮膚過敏炎症問題,皮膚紅腫熱痛痕癢,令到患者苦不堪言。臨床上,病人及家人往往同時具有鼻敏感、皮膚敏感及胃腸功能失調徵狀,俗稱:「過敏體質」。進入春季風邪為患,氣溫上升,皮脂腺逐漸恢復分泌的機能,但是氣溫忽高忽低,皮脂分泌與肌膚水分很難保持平衡,使皮脂失調、毛孔阻塞而繼發皮膚毛病。加上若冬季過食溫補之品,引致春季熱從內生。從「熱煎油出」的類比角度理解,若肺脾功能虛弱,體內水液代謝失常,濕熱內生,濕熱火邪薰蒸,使皮脂浮溢外出,皮膚變得乾燥痕癢敏感不適。肺脾功能失調為皮膚病之本,皮膚過度外溢為皮膚病之標。因此,飲食方面除了着重祛風清熱袪濕外,還要多留意調理肺及脾。
配合針灸舒緩皮膚過敏
風濕熱蘊者可用瀉法,選曲池、合谷、風池、血海、三陰交、太沖穴等針刺治療。手陽明經之曲池、合穀穴善清熱祛風,足太陰經的血海穴與足少陽經的風池穴,可活血化瘀、祛風通絡,血行風自滅;三陰交穴可調節足三陰之經絡及臟腑之氣,脾腎正氣旺盛則水濕能化能行;肝為風木之臟,取其滎穴太沖以熄風止癢。
慎用護膚產品,避免皮膚敏感
平時懂得正確選擇使用皮膚護理產品,可以減少及紓緩皮膚敏感,尤其避免含香料、色素及某些容易引致過敏反應的防腐劑。洗浴後盡快塗上適當的護膚保濕產品,可以保持皮膚滋潤,減少敏感乾燥症狀。
良好生活習慣,助減春季過敏
春天是不能疏忽肌膚保養的季節,當敏感發作期時,應尋求醫生診治,避免自行購買及亂服抗敏藥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切健康皮膚的根本,首先作息要規律,不要熬夜,飲食要均衡,一般應避免進食生冷、濕熱、油膩、刺激性食物,亦應適量進食海產,切忌煙、酒。堅持適量運動鍛鍊,身體的機制和你的膚質密切相關,要懂得享受生活的美好,還自己健康美麗肌膚。
食療舉例(一)清熱抗敏雙花茶
材料:金銀花10克,杭菊花10克,甘草3克,赤芍6克,玄參10克,白蒺藜10克,白芷10克。
制法:所有材料洗淨,加適量清水,大火滾後轉文火煲20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涼血,排毒止癢。適合發作期皮膚紅腫發炎伴痕癢患者。
食療舉例(二)參地薏米防敏飲
材料:北沙參10克,生地10克,白朮10克,五爪龍10克,生黃芪10克,生薏米15克,白蒺藜10克,防風5克。
製法:所有材料洗淨,加適量清水,大火滾後轉文火煲20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固表,祛風利濕,涼血潤燥。適合緩解期肺脾氣虛伴皮膚敏感、乾燥痕癢患者。
(*上述關於治療及食療建議純屬筆者個人經驗,因應患者個人體質情況有異,建議先諮詢中醫師診症後再服用為佳!)
本文原題〈防春季皮膚敏感發作〉,原載《紫荊養生》雜誌,經作者修改及補充後授權本網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