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房協同行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房協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黃傑龍快將在本月底退下火線,在卸任前他細說在這所「房屋實驗室」的工作點滴,以供新一代借鏡。
年屆花甲之年的黃傑龍在房協位於銅鑼灣世貿中心總部接受專訪說:「我年輕時加入房協,當時房協主席是陳文裘,執行總幹事是蘇慶和,我隸屬物業管理部,當時房協員工人數只500人,現時增加至1500人。」
黃傑龍指出,房協以自負盈虧原則運作,不是由公帑支持,一直擔當房屋實驗室的角色,致力配合香港市民的不同住屋需要。
房協在1948年成立,累積發展92個項目,提供居住單位超過7.2萬個。黃傑龍指出,作為房屋實驗室,該機構緊隨時代步伐,自行推出或與政府合作推行不同的嶄新提案,以解決不同時代的房屋需要。
早年參與巿區舊樓重建
現時坊間談論巿區舊樓重建,便不其然想起巿區重建局,不過原來房協搶先在巿建局前身土地發展公司成立之前,已經參與舊樓重建。
黃傑龍指,不少市區舊樓日後失修,部分又未用盡地積比率,於是房協早於七十年代已經推出巿區改善計劃,位於西環的美新樓是第一個巿區重建項目,最後一個則是上環荷李活華庭。經過房協重建的重建目30個,合共逾5000個單位。
房協在發展「市區改善計劃」時,需要向政府繳付市值地價,而房協在收購物業時,一方面需要以市價進行收購,另一方面亦需要安置合資格的受影響住戶。
黃傑龍說:「後來土地發展公司成立,因此房協在巿區重建的角色便淡出。」
不過,房協的舊樓重建經驗並無浪費,在2002年受市建局所託,推行六個項目,並成為今時今日的深水埗喜漾、喜薈、喜盈、喜韻、喜雅及筲箕灣樂融軒。
另外,夾屋的出現,再度體驗房協作為房屋實驗室的使命。90年代初期,政府委託房協興建出售單位,並以優惠價格發售予中等入息家庭。買家須符合既定申請資格,購入單位後亦須受到5年的轉售限制。黃傑龍說:「當時部分中產階層,不符居屋規定,但又沒有能力在私樓巿場置業,房協針對這個群組需要,向政府建議興建夾屋。」
房協迄今本港共有10個夾屋項目,涉及單位約9000個,依照落成日期分別是青衣宏福花園、將軍澳叠翠軒、沙田晴碧花園、將軍澳旭輝臺、馬鞍山雅景臺、鴨脷洲悅海華庭、葵涌浩景臺、葵芳芊紅居、何文田欣圖軒及鑽石山悅庭軒。
在2000年後,由於市場情況轉變,3個夾屋轉作巿值發展項目,以巿價出售,包括位於堅尼地城的加惠臺、馬鞍山的曉峰灣畔及將軍澳的怡心園。
黃傑龍說:「每一個項目各有特色,並非倒模,勵德邨屬圓型設計,沙頭角邨融入亭台樓閣的設計特色,我們從住戶體驗去設計,關注單位內部布局,廳房廚房厠所如何擺設,均以人為本。」
拓展長者屋 香港首創
房協近年的其中一個焦點是拓展長者屋,在香港首創。位於將軍澳的樂頤居及佐敦谷的彩頤居的長者安居樂項目分別在2003年及2004年落成,為中產長者提供集居住、康樂設施及醫療護理於一身的居所,合共提供576個「終身租住」的單位。項目內的居所及設施均以長者友善的概念設計,加上專業的護理服務,讓長者「居家安老」。
黃傑龍稱,長者房屋在香港實屬首創,入住長者及其配偶給予一次性租金,終生入住,直至離世。兩個項目已住滿,平均入住長者年齡超過80歲,另有超過500個輪候個案。紅磡利工街發展第三個「長者安居樂」項目,提供近300個單位,預計於2022年落成。
相對樂頤居和彩頤居,位於北角的雋悦沒有任何資產限制,針對經濟較富裕的退休人士,「雋悅是只租不賣的退休房屋項目,無資產入息限制,在2015年推出,初期長者觀望,隨着入住人士的口碑傳開,開幕起兩年內已住滿,現時另有1500個輪候個案。」
他解釋,按揭證券公司同意雋悦的租戶可以獲安老按揭的一筆過貸款以繳付雋悦的租住權費,並且在成功申請安老按揭計劃後,可把已抵押的住宅物業出租,也增加雋悦的吸引力。此外,雋悅設有兩個日間護理中心,由養和醫院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提供服務。
他說:「至於雋悅有無錢賺,並不是房協的首要考慮。」
隨着房協項目愈來愈多,黃傑龍稱,房協在2000年在架構上作出一個手術,引入三層管治架構,分工清晰。
他續稱,部分資源缺乏的非政府組織,難免出現財務混亂、工程項目管理不善、架構重疊權責不分,這一點他可以理解,因為這類非政府組織往往由一班社會志願人士組成董事局,他們不受薪,同時也不承擔責任,但需要承擔責任的管理層卻無權。
為配合環境的轉變及長遠的發展方向,房協於2000年年底實施了新的管治架構,包括新設立的監事會及執行委員會。新架構是參照企業的最佳管治模式,同時亦保留了房協由委員管治的獨特性質。
監事會成員人數不超過25名,負責制訂房協的機構宗旨及工作方針。執行委員會成員共有12人,負責制訂政策,確保公司策略與機構宗旨及既定方針相符,並監察以執行總幹事為首的管理層的工作表現。
監事會及各委員會成員均是義務參與房協的工作。透過委員會成員、管理層及各員工的共同努力,房協已發展成為一個更開放、更具問責性及更有效率的機構。
他稱,房協富團隊合作精神,在小企業內,建立了一個大家庭,他快將退休,最不捨得是一班合作無間的同事。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