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今天是頭等大事,很自然有人會借題發揮,用不同國家的抗疫手法替不同的政治制度評分。但如果你問我抗疫成功因素是什麼?我會說首要是人民素質,而不在政治制度。
早前和一批不同地區:包括越南、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台灣和大陸的華人朋友開電話會議,談到各地政府對新冠狀肺炎疫情的應對手法,分析階段性成敗的因素(疫情尚在發展中,距離終極成功尚遠)。
香港、台灣,甚至新加坡,三個完全不同政治體制的地方,按最新的確診和死亡人數,都算是暫時頂住。港台由於與大陸人交往頻密,是瘟疫的最先受害地區,但亦是最先從谷底反彈。
香港的成績,再次展示港人的自救能力和紀律。政府官員在死硬的官僚制度和民望負值的領導底下盡力籌謀,往往事倍功半,特首硬邀功是奪理。
台灣,政府很早便派口罩,加上不鼓勵全民戴口罩,沒有造成全民口罩荒。朋友告訴我,市面消費當然受影響,但蕭條景況沒有香港般厲害。
大陸「成功」抗疫皆因專制?
新加坡的長處在於動員能力強,大規模在源頭檢疫。
馬來西亞應該是上述地方最混亂的,新組的聯合政府剛上台,非常弱勢,加上馬來人天生樂觀散漫,所以疫情擴散得很快,確診案數在東南亞居首。
越南則是一個專制國家,政府的執行力强,可以動員大量的生產力抗疫,據聞現在已經變身成為一口罩出口國。
有說大陸的「成功」顯示一黨專政的效率,但隔岸的蔡英文雖有反對黨在背後虎視眈眈,仍然交出功課。抗疫是非常時期,非常時期使出非常手段,但不能成為長遠專制的理由。更何況武漢肺炎起禍,有多少是共產黨的執政失誤,仍是懸案。
瘟疫現在已經是地球的問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政客肯定會利用這機會為自己加分。但我更喜歡那天在雜誌上看到王昌齡的兩句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