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QE(量化寬鬆)的副作用很多,除了貧富懸殊加劇外,就是資產價格飛升,投資者在低息環境下追逐資產的風險日漸提高,而由於表面上資產價格波動性不高,投資者的戒心下降。這個情況,就往往埋下了下一個投資損失的引綫。
其實,美國退市(例如加息)是一個高危動作,就像飛機最危險的時候是起飛和降落,退市就等於飛機降落的時候。開始QE時,由於當時聯儲局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是大蕭條專家,因此他面對金融海嘯時,能使出畢生研究的功力,透過 QE 化解了當時的危機,使「飛機」成功上升;但這樣大規模的 QE 退市,是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沒有任何研究可依靠,於是這個 QE 的「飛機」降落,就等於是無牌駕駛。
舊手段失效 採「非常規」加息
簡單舉個例子,由於大規模 QE 後,每間銀行在聯儲局的超額儲備(Excess Reserves)都很多,以前靠調節銀行互相在聯儲局的借貸,以達到聯邦基金利率目標(Target Fed Fund Rate)的加息減息手段,已經不靈光。現在聯儲局所依靠的加息機制是,無論是 IOER(Interest on Excess Reserves,即超額準備金率)或是 Reverse Repo(逆回購)等,都是「非常規」手段,效用暫時還有相當的未知之數,就像駕駛飛機從來未有試過一個新的降落方法,風險自然不小。
這不是說聯儲局加息會一定失敗,只是說,就算加息成功,加息機制可能出現的偏差,足以構成市場動盪,會否出現「退市黑天鵝」,值得留意。「退市黑天鵝」不一定是坊間所說的,加息和美元持續強勢的種種後果,更重要的,其實是退市機制中,種種的不確定性。
高收益產品 「穩陣」包裝受追捧
但正正在這個充滿未知數的環境中,由於處在低息環境時,坊間往往會多些「高收益」(High Income)的投資產品,一般以「財息兼收」(有資本增值,也有利息收入)和穩定性為招徠,廣受為退休理財的投資者歡迎。打個比喻,可能這些產品會有約5至7%利息,而且每個月有穩定派息;驟眼看來,5至7%不是很高的回報,於是投資者也覺得放心,希望能「穩穩陣陣」地收取這5至7%的利息。
不過,投資者往往就忽略了接近零息的環境下(就算30年的美國國債也只有兩厘多的回報),「穩定」的5至7%其實已經是非常高。世上沒有免費午餐,這些高收益產品恰恰會帶來高風險。其實,高息等於高風險。
其中一個「高收益」產品是一籃子的「高收益」債(High Income Bonds,或 High Yield Bonds),這是較市場推廣的說法,另外的叫法是「非投資級別」債(Non-Investment Grade Bonds),或是「投機級別」債(Speculative Grade Bonds,是評級公司對這些債的稱呼),另一種更普遍的叫法是「垃圾債」(Junk Bonds);雖然叫法不一,基本上本質都是一樣,就是高風險高回報的債券。
另外一個例子是用一籃子的「可投資級別」的企業債(Investment Grade Bonds),再配以槓桿,類似股票的「孖展」,大概可以把只有2至3%的企業債孳息率提升到5至7%。表面上來看,這些「可投資級別」的企業債違約率並不高,現時的企業資產負債表也蠻健康,只要「揸到尾」,短暫的債券價格波動應該影響不大。
不過,筆者有兩個擔心:
1)這類交易,所賺取的額外回報,是以價格波動性作為代價(即是一個 Volatility Premium,即波動溢價),絕對不適合希望較平穩的退休一族。美國利率大趨勢只會向上,債券價格下跌的機會不低;而且在任何的經濟危機中,「可投資級別」的企業債價格的波動性,其實並不低。一籃子的債券價格只要跌穿某個價位,便要補「孖展」,通常這時又往往是外圍環境很差、整體流通性下跌之時;如果沒有足夠的流動性,被「砍倉」,就永無翻身之日。對於追求穩定的投資者來說,在最好市的時候(現在),變相收取一個不高的 Volatility Premium,卻承受着經濟周期所帶來的流動性風險,筆者認為完全不符邏輯。
低息追尋高回報 可能輸身家
2)把一籃子的債券槓桿化,其實債券愈分散,投資者的風險愈大。這非一時三刻能解釋清楚,但可以想像一下,債券就是地雷,地雷愈分散,踩中的機會愈大。為了提高產品回報,這一籃子的債券就可能包括了最高風險的「可投資級別」債券。在槓桿化的產品中,肯定「尾端風險」(Tail Risks)是最值得留意,而非平均風險回報,問題是,投資者是否又能對一籃子中所有的債券風險都瞭如指掌呢?
在低息環境中,設定一個「Return Target」(回報目標,例如5至7%),然後去「Reach for Yield」(追尋回報),其實是最危險的投資方法,亦是每次金融危機中,受最大損失的一群。在低息中找尋高息,然後告訴自己其實不算貪心,只要高一、兩厘息的回報,是無視現實:高息就是高風險的。知道高風險,會控制注碼,但自以為可以低風險高回報兩種兼得的,就可能輸身家。
通常假設回報目標都是在之前息口環境較高的時候定下來的,又或者投資者的思想,會瞄定在以前高息的環境裏;到了現時息口低的日子,投資者要找到符合回報目標的機會減少,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接受投資可能低於回報目標;二,就是追尋回報。
當大部分主流資產的價值已經被炒高,又或者息口孳息率極低,要拿到更高的回報(例如符合回報目標),投資者便可能會找一些更冷門(例如樓市高峰時期的車位)、平常少人留意到投資項目、更複雜的結構產品、更有故事性的投資機會(例如賣長遠憧憬的能源和科技行業),這些都是一些追尋回報的行為;換句話說,投資者會被迫找一些平常不會碰到的投資項目。
這個追尋回報的舉動,不單在散戶中常見,對不少機構投資者來說,也很普遍,歷史上常見的例子,包括退休基金、保險公司等。他們共同的地方,就是有未來的負債,需要用資產達到回報目標,才能有條件兌付。
追尋回報的問題是,投資者選擇這些較高風險的投資時,正正是他們回報最低的時候(雖然比其他投資更接近回報目標);而且,投資者承受額外風險的回報(Incremental risks versus incremental returns)也是最少的時候。最有趣的是,這些投資,可能是同一批投資者,在息口環境較高的時候,選擇敬而遠之的,卻正正在最不該買的時候,大手入市。
「平穩」產品誘人瞓身 卻暗藏殺機
在投資的領域中,筆者認為最危險的,不是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產品;通常使投資者輸身家的,往往是表面上平穩,尤其是好市的時候,但卻暗藏殺機,當市況逆轉時,便原形畢露。
高風險高回報,如股票,一般人都知道要控制注碼,減少「孖展」;相反,表面平穩的投資產品,在好市時,卻會誘人「瞓身」購買,才最值得留意,尤其是在現在的市況裏,表面平穩的下面,隱藏着誰也說不定的「退市黑天鵝」。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