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時今日,我想沒有人堅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經濟打擊輕微吧?內地經濟今年首兩月官方數據尚且如此,實際情況也不會好到哪裏去。復工將至,等待傳說中的「反彈」,又要擔心人多聚集加上海外傳入出現第二波。重災區的歐洲,經濟活動停頓,各國紛紛劃起邊界,正面對比當年歐債問題更嚴重的危機。美國確診數字也在穩步上升,醫療系統正受挑戰,逐漸推行封關封州的政策。倒過頭來,若果全球經濟前景如此悲觀,中國復工就算再成功,出口也難免受到拖累。
國與國之間傳染的除了疾病,也有不景氣。病毒殺到,封關封城,限制活動,經濟必受重創,但這是現實之下無可奈何的應對。承受經濟痛楚,換到的除了是人命健康,也減低了醫療系統爆煲機會,理想發展是痛楚過後,全球疫情受控,經濟逐漸回復正常。犧牲經濟以換取時間,避免的是疫情大爆發,以及隨之而來更大更長久的經濟痛楚。看不清楚控疫是吉是凶,預料不到是短痛還是長痛,投資者要求更高的預期回報,股市於是就大跌了。
各國控疫能否成功,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市民有多恐懼。香港鄰近病毒源頭,疫情仍未失控,我認為最大功勞之一,是香港人大多有沙士陰影,反應「過分誇張」,很早就保持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商舖貨架空空如也,社會氣氛神經兮兮,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是好現象,證明香港人普遍十級戒備。就如戴口罩有界外效應,其實個人的防疫抗疫行為,也一樣護己亦護人。所謂的overreaction有其好處,每人做得比自己情況所需要的多,整體控疫難度自會下降。
聯儲局維持金融市場穩定
那貨幣政策又有沒有幫助呢?聯儲局非萬能,招數盡出都不能避免因控疫出現的經濟損失。能力範圍內做到的,是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保持流動性暢通。大減利率、重推QE等新政策,皆有這些輔助功能,務求減低控疫這場時間競賽期間的痛楚。畢竟企業生意大減,現金周轉問題難免,不少職業手停口停,又要面對供樓還卡數的壓力。
問題是這些聯儲局的舊招式,只能「鼓勵」金融機構開水喉,結果有多少流到市場上還是不由其控制。評論一般指聯儲局已經招數盡出,子彈耗光,其實不然。例如根據法例,只要得到政府容許,在非常時期聯儲局技術上是可以接受抵押直接借錢給個人或企業的。就像2008年金融危機,我相信今次肺炎危機也會激發聯儲局的「創意」,催生一些新奇的非常手段出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