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道題:「就官方認可學問而言,寧榮兩府親戚誰最強?」第一反應是寧國府啊,因為賈敬中過進士。但是答案是否定的。科舉三年一次,每次進士一大把啊。
那麼,必然是榮國府?因為賈政的妹夫林如海,可是探花。每次進士一大把,可是探花就一個哦。答案還是否定的!
正確答案是:李紈之父李守中。啊?!對啊!他是國子監祭酒呀!
看到這個答案,電光石火之間,我想通了一件事──政老爹鐘意的寶玉媳婦一定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寶釵!
每個人的行為處事都有一定的邏輯,除非遇到重大變故,一般不會輕易改變。否則,就不會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了。賈政喜歡的可不僅僅是讀書人,還得是科舉考試奪魁的讀書人。你看他的妹夫,林如海是探花;他的親家,李守中是國子監祭酒。
賈珠婚姻讓人聯想「榜下捉婿」
賈珠的婚姻,使人想起「榜下捉婿」的典故。「榜下捉婿」是宋代的一種婚姻文化,即在發榜之日富貴之家全體出動,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簡直就是搶,坊間便稱其「捉婿」。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就曾被人榜下捉婿。翰林學士胥偃第一次見到歐陽修的時候,就非常欣賞他,等到歐陽修一中進士,胥偃就逼不及待地把女兒嫁給他。可惜胥偃之女新婚不久就去世了。後來,歐陽修又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四女兒。值得一提的是,薛奎的另一位女婿,正是當年跟歐陽修一起參加殿試,並高中狀元的王拱辰。更有趣的是,王拱辰先是娶了薛奎的三女兒,但這位薛三小姐早卒,王拱辰又續娶了薛奎的五女兒,繼續做薛家的女婿、歐陽修的連襟。歐陽修還寫詩調侃王拱辰:「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但是,有些「飢不擇食」者所謂的理想對象既不是女兒的個人意願,也不是從女兒的角度來考慮的,而是父母主要是父親從維繫、發展家族的角度來考慮的,所以將習俗所重視的陰陽吉凶、家世背景等都拋之腦後,年齡也是可以不考慮的。

有一個叫韓南老的人,考中了進士,很快便有人來向他提親,他並未拒絕,而是作了一首絕句「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餘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
從這個角度看,李守中選擇賈珠做女婿,就有眼光得多。李守中是國子監祭酒,國子監祭酒不是教育部長,禮部才相當現在外交教育等好多部。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最高學府校長加社科院長加政研室主任加文獻編譯院長等等,所以如果李守中想要去「榜下捉婿」,甚至他都不用去捉,很多新晉士子也趨之若鶩。但是李守中選的賈珠,不要說進士,連舉人還沒考上!賈珠不過才「進了學」,也就是只是個秀才罷了。所以這考的是李守中的眼光,他必須能夠璞中識玉。
不過想一想,賈元春容貌自然是端莊的,所以才能進宮而且當了貴妃。寶玉的容貌「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以此推斷,和他們一母同胞的賈珠容貌想來也是清秀的。從他不到20歲就有了遺腹子賈蘭來推算,他和李紈成婚之時應該十八九歲。所以從容貌、年紀和家世來看,李守中給女兒挑選的女婿還是很用心的。李守中選婿之前自然也少不了看一下小秀才賈珠的兩篇文字,他是國子監祭酒,應該能從專業的眼光看出賈珠是個可造之材。
只是,李守中容貌、年紀、家世、才華都沒看差,就是身體健康看走了眼,賈珠不到20歲就死了。他的遺腹子賈蘭也是早早嶄露頭角卻也驟然死去──「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腰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這是不是也跟基因遺傳學有一定關係呢?
賈政未能科甲出身落下心病
賈政給大兒子聯姻的是國子監祭酒家,給二兒子聯姻的首選,應該是探花和鹽政林老爺家,而非皇商之家。
從日常中就可以見出賈政對林黛玉的欣賞。第一,凡是黛玉所擬的匾額,政老爹一字不改,全用了。第二,對於黛玉的老師賈雨村,政老爹不僅給他推薦了官職,後面也常常通家來往。
所以如果林爸爸不死,在寶玉議婚的時候,政老爹絕對不會選薛寶釵,必然是林黛玉。遺憾的是,賈珠的岳父是國子監祭酒,但是賈珠死了。林黛玉的父親是探花、御史,但是林如海死了。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政老爹勢利,而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政老爹見到李紈之父和林黛玉之父,大概就像小白見到大牛的心情差不多吧。
賈政本無官可襲,只能從功名入手。怎奈皇上開恩,格外賞了一個主事。這個主事,二甲三甲進士不能入翰林院的,就是給個主事,正七品。狀元是正六,探花是從六,直入翰林,不用選。明之後,一般入了翰林,才能未來當大學士學士(不設丞相後的丞相),清貴無比。《紅樓夢》官職都是故意用古名錯名,以避風險,但大體也可對照。
賈政未能科甲出身,落下心病了,把妹妹嫁給探花,大兒子娶了祭酒女兒還治不好,非要寶玉有個功名。為此動不動歇斯底裏,實在可憐可嘆。
所以,不要把希望壓在下一代身上,與其望子成龍,何不自己成龍?
原刊於夢影紅樓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