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教授,於4月下旬親臨恒生管理學院主持恒管傑人講座,主題為「談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講座前,李教授與本社及數家傳媒會面,暢論香港、台灣、中國,以至全球的環境保護議題。
工業化發展至今已然超載
中國大陸發展迅速,這些年來經濟表現亮麗,值得鼓舞。然而,李教授認為,在這些經濟成果背後,卻潛藏着重大的環保危機。「中國與日本、韓國、台灣都一樣,一直跟着西方國家走,就是生產、消耗、生產、消耗,即所謂的Industrialization——工業化。但這種發展走到今天已是超載,不能再這樣走下去。」
「這是人類最重要的議題。這幾天會舉行一個諾貝爾得奬者的研討會,由各城市的發展專家、大城市市長和諾貝爾得奬者一起開會。這個會議,最重要就是要談大城市發展。大城市的發展,都是在最近100多年來,工業革命發生之後,因為經濟發展而慢慢形成的。」
地球難再承受個人化消耗
李教授提到的這100多年,是對於全球發展尤為重要的一個世紀,這段期間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頻繁,社會進步急速,但同時亦帶來龐大的消耗。他以美國為例子,指出在上一個世紀,推動當地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就是汽車工業與石油。「在這個階段,他們的城市就是變得很寬廣,每個人都有汽車,從前的公共設施變成了個人化的消耗。」
「說到個人化的消耗,當人口比較少,而地球還是無窮大的時候,情況還可以接受。但現在人口那麼多,消耗也那麼多的時候,地球承受不了。所以我們就要檢討,這樣走下去對嗎?」
氣溫急升 人類將無法存活
美國國土遼闊,人口密度很低,相反香港則是地少人多,公共交通工具於社會擔當重要的角色,而港人對汽車的需求自然沒美國人般大。「在美國LA,你沒有車子是不能生活的。但是在香港或是亞洲很多地方,我們不要車子,走路就可以了。」
李教授着力宣揚環保,最大原因是為了人類的下一代。他翻查資料,推算人類的未來發展,始終認為減碳為人類永續發展的一大要點。「20世紀初期,世界人口只有15億;到了20世紀結束時,人口增至60億;現在的數字已上升至72億,到了2050年,我看會到95億人。」當世界人口增加,而人類的消耗模式維持現狀時,對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自然變得更加嚴重。「到了今天,我們即便有一個半地球,還是承受不了我們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和很多別的有害東西。我們如果繼續這樣走的話,到了這世紀的最後一年,氣溫會上升四至五度左右,那時人是不能生活的。」
「現在情況的嚴重性,很多人都已經了解。今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你會看到一系列的會議。年底會召開國際峰會(按:包括G21及COP21峰會),那時倘若大家都同意要盡快減碳,改變社會發展方向,我們還有希望。但若然大家還是不能同意,還不趕快減碳,我想我們下一代會非常辛苦。」
不能一直跟着西方國家走
事實上,去年底美國和中國已達成協議,節能減碳、降低全球溫室效應。對此,李教授予以認同,認為是「好的開始」,但仍可以做得更多。「以往政府對環保的承擔都不足夠,京都協議那時,美國一直說,開發中的國家也不打算開始減碳吧?那我也不簽;而開發中的國家則說,已開發國家就是燒了石油才能發展成現在的模樣吧?那現在該到我們燒了。」
「我一直說,如果已開發國家是因為燒了石油,才發展到現在的話,他們要率先減碳,而且幫助開發中的國家做這個工作,而不是開發中的國家跟着他們走。」
第三跑道計劃鼓勵消耗
李敎授又提到台灣打算擴建桃園航空城一事,將之與香港興建第三跑道相提並論,直指這都是鼓勵消耗的計劃。「如果今年全世界都同意減碳,全世界人口都能節約,那麼航班的次數應會減少很多。」他又指,來年世界各地或將實施「碳稅」,屆時機票將會漲價,航班亦會減少。
創新是改善生活
李教授表示人類社會,以後會以有限的資源過有效的生活。他指創新是令生活更有效率:使用更少的能量,但更有效地使用,比如怎麼使用太陽供應的能量。「我們生活態度的改變,生活習慣的改變,價值觀的改變,這裏是有很大的空間,確實可以走的。但是你一直說創新創新,還是希望在國際市場上,大量能源消耗這樣的推廣,可能是不切實際的。 」
在環境變遷的討論的過程裏面,輿論認為已開發的國家應該提供款項,協助開發中的國家轉型;而從2020開始,每年也將會有1000億美元從已開發的國家給開發中的國家。李教授指截止今年2月,這個輿論的承諾已經大概有600億元,所以到今年年底政府和民間加起來能夠達成目標的可能性比較大。但他認為應該要從已過度開發的國家,補貼還沒有過度開發的國家,使他們不要走向過度開發國家的例子。
逆轉人類命運時間是關鍵
李教授又對人類的未來表示擔憂,指未來沒有多少時間去逆轉,極端氣候的情況將會愈來愈嚴重。他舉例指今年加州旱災,是100年最嚴重的一次;2年前海燕颱風,經過菲律賓的時候,風力是最大的,結果一天內導致7000人死亡。他批評不少人誤以為在加拿大卑詩省雪降得少了,就只是變得比較溫和,像美國加州一樣。「我一個同事住在美國,一聽說環境變遷他立刻到卑詩省買一塊地,他說我的子子孫孫會過得不錯。」教授指事實上卑詩省的市民都有點恐慌,因爲從前下雪時蟲都會死,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出來,但現在氣候溫和,這些蟲不會死去,所以蔓延的很快。
改變社會從世界公民開始
兩岸三地接連有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當中更有不少年輕人參與,李教授坦言對香港的雨傘運動並不那麼了解,但觀察到台灣太陽花運動的關鍵是很多年輕人看不到未來,認為兩個運動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指年輕人看到經濟的發展,但生活什麼沒有改善,房子買不起,薪水也沒有增加。「政府一直說我們經濟在進步,所以比如說台灣跟大陸的貿易協議,年輕人一直也問這個是對誰好呢?對企業好還是對我們好?所以年輕人現在是看到些問題,而問題就是他們看不到他們的未來。」
在21世紀的全球化的過程裏面,受惠於經濟體之間的連結加強,不少國家的經濟發展十分蓬勃,但李教授直言當中努力輸出的群體並沒有得益。「這幾十年來在全球化的過程裏面,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能夠把地球當作其舞台的那些人會得到好處,在土地上努力供應的人得不到好處,所以你看在華爾街的佔領、阿拉伯之春或者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都是年輕人,都是對現狀的不滿開始,是對未來希望有更大的改變。」
李教授認為社會的確需要改變,但需要全球各國正視當中涉及全人類的問題,因此需要一個世界公民的概念。「我們常常說我們是公民,是一個國家的公民;但是我們也是一個大自然的公民,或者是我常常說地球的公民,所以從每一個國家的公民,到世界公民,這個是重要的。」
李遠哲簡介
李遠哲(1936-),台灣著名化學家,1986年憑其以分子角度來研究化學反應的動力學的研究獲諾貝爾化學獎,1994年回台灣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至2006年卸任,現為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
李教授於清華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1962年赴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攻讀博士課程,1965年獲博士學位。於化學動力學、反應動態學、分子束、光化學等物理化學領域有卓越的成就,發表有科學論文400多篇。獲得的重要學術獎項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章、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法拉第獎、美國化學學會的哈里遜‧豪獎、彼得.德拜物理化學獎、美國能源部勞倫斯獎。除此之外,更獲得其他多種榮譽,包括超過30所大學頒贈的榮譽博士學位。他也參與各種學術諮詢與社會服務工作,長期關心教育改革、兩岸關係、地球溫暖化等問題。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