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愈演愈烈,市民為求一口罩的淒涼和徬徨,反映在有關店舖外凌晨已出現的人龍、辛苦排隊卻買來劣質口罩、網上騙案,甚至口罩成為較現金更吸引的盜竊目標等前所未見的荒謬情況。然而,除了指令司局長非必要不可戴口罩,以及承認口罩短缺的問題不能在短期內解決外,特首林鄭月娥並沒有提出任何措施,令市民感到稍為安心,或看到政府在危急關頭,展現體恤市民苦況的道德責任。我早前在此欄撰文,指出政府應仿效澳門及台灣,確保港人有優先購買口罩的權利。我想在本文進一步提出一些具體建議。
醫護人員優先獲分配口罩
毋疑,政府後知後覺,今天已無能力確保700多萬港人每人都可以獲派發或買到口罩。雖然部分人可能儲備了相當數量的口罩,但他們因為不知道疫症幾時過去,依然一有機會便加入搶購行列。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建議政府定出須優先獲分配口罩的群體,而林鄭提過的醫護人員,自然是首要對象。除了確保他們本身有口罩使用(包括上下班期間)外,為了令他們安心上「戰場」拼搏,救治病人,政府應該與醫管局商量,讓他們可以購買一定數量的口罩,給予其配偶、年邁父母或未成年子女使用。私家醫生和護士也可納入這個類別內。
政府優先照顧長者學生
另一個政府須照顧的群體是抵抗力弱的長者。武漢肺炎襲人,不論貧富,現時透過志願機構派發口罩予基層長者的方法不夠全面,也未免足夠。例如,不少中產家庭的長者買不到口罩,又無力排隊輪購。政府派發或讓年逾70歲的長者以實名登記後定期購買口罩,相信在社會上不會引起爭議。
第三個照顧對象是幼、小、中學生。政府不可能因口罩短缺而長期停課至疫情過去。同時,我建議小學生可以在上課期間,每天獲發兩個口罩,其中一個是給予接送他們上學的家長使用。
上述建議當然有擴大或改善的空間,而執行細節更要小心制定,避免有人重複受惠。但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是政府需要認真應對口罩短缺的問題,主動介入分配的環節,而不是放任不理,讓民憤爆發。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