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能由於中美貿易戰有所緩和,內地較有條件集中搞好經濟的關係,除地方專項債加快發行以提振基建為首的地方開支之外,最惹外界關注的,莫過如是貨幣政策的執行。的確,近幾周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似乎變得主動,首先是加快利率併軌,貸款定價會陸續採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基準,予外界變相減息感覺。其次,當然是踏入新一年的第一日就宣布全面降準,行動殊不意外,但時間上選擇新年伊始就宣布,意義似乎不能低估。
按其他新興市場之前的經驗,當利率市場化逐步形成之後,存準金率根本毋須再定於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所以,以內地目前情況,未來進一步降準已是理所當然。其實,與其將人行政策劃一聚焦於利率及準備金率等問題上,今年對於人行而言,最破格及備受國際關注的反而是數字貨幣的推出。
人行今年工作會議後發布的新聞稿就強調了一句,要穩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幾星期前,據報內地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已經積極參與人行這方面的工作。事實上,有留意的話,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前副主任黃奇帆去年10月曾公開明確說明,人行對於數字貨幣的研究已趨於成熟,人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差不多同一時間,中央領導人亦表明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的發展。
人行強調的是法定的數字貨幣,換句話說,就是要確保中國的虛擬貨幣是要由官方一切盡在掌握中,內地科技巨企在其中的角色,極其量就是協助及配合。那麼,中國的數字貨幣又會是怎樣?按黃奇帆的說法,就是電子貨幣及支付,與人民幣是等值並且可以與人民幣自由兌換,換言之,中國的法定貨幣發行人,同樣都是人行。
內地使用電子支付高逾八成
當然,中國搞官方數字貨幣並非忽發奇想的突然決定,因為早於6年前,人行已設定小組研究,幾年前由全資成立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配合。那為什麼中國要趕上頭班車?一方面,內地網購普及,便利交易及要進一步宣示互聯網的發展成熟,電子貨幣就是下一步,尤其是內地使用電子支付的成人比例,按官方數字是接近83%。其次,就是內地前期金融發展並不成熟,尤其監管方面造成很多表外活動、造假及資金往來追蹤的困難,數字貨幣及區塊鏈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衝著問題而來。第三,同業市場間的活動可以提升透明度外,亦便利查明資產重複抵押的老問題。上述幾個原因,本質上是落後及監管缺陷的金融市場,卻是加快推行數字貨幣的觸發點。當然,如按國際結算銀行的調查,全球有七成央行正研究推出本身的虛擬貨幣,中國加快推出,說到底,當然是要飲頭啖湯,從而在將來國際認可的數字貨幣世界的設定與規則等多方面,以求設下自己的標準以增加影響力及提升話語權吧。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