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以高票當選台灣新一任總統,賽果分析五花八門,筆者在香港電台《城市論壇》上表示,民進黨將香港反修例風波通過社交媒體製造成一個選舉議題,只是其中一個分析角度,特朗普在2016年選舉期間,將金正恩描繪成「狂徒」,也是在製造選舉議題,當上總統後立即跟金正恩「握手言和」,蔡英文製造一國兩制威脅的「芒果乾」(亡國感),當選以後絕口不提「亡國」,難道不也是選舉議題嗎?
香港國民對於一國兩制的理解豐富多彩
任何選舉都有選舉議題,選區小選民少的選舉,議題由候選人和選民共同商議,候選人有機會對選舉議題深入表達,不同候選人之間可以理性辯論。選區大選民眾多的選舉,牽涉問題多而且複雜,議題不能面面俱到,候選人往往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到用一句口號就能概括,要做到這個效果,就必須將問題推向極端,沒有雖然但是,也沒有不但而且,候選人之間對於選舉議題,只會喊幾句口號鼓動選民情緒,以堅定他們的選票投向。
蔡英文在她的競選短片《大聲說話》中,將香港與台北的地鐵形容為兩個世界(全長約3分9秒,不能盡錄,也有簡單化之嫌),台北的捷運站,年輕人可以享受寧靜、可以打球、可以滑滑板;香港的港鐵站,「數不清的青年,每天被逮捕、被關押、被凌虐、被失蹤」。先不說內容嚴重失實,只看敘說的手法,難道不是將問題簡單化、極端化嗎?
台灣這次選舉,被製造出最大的議題就是一國兩制,該視頻接着說,「原來一國兩制就是獨裁專制」。事實上,香港的國民,對於一國兩制的理解,也是豐富多彩,跟北京的理解不一樣的,也不在少數,但總不至於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的。然而,選舉就是選舉,候選人不誇大其詞,如何能夠激動民心?
反修例風波被蔡英文製造成一個選舉議題
筆者1月12日應邀出席港台節目《城市論壇》,在開場白就表達了一個觀點,香港的反修例風波,被蔡英文通過社交媒體製造成一個選舉議題,激起選民對一國兩制威脅論的情緒,成為蔡英文以高票當選的其中一個因素,同時指出,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於國民黨,而及後在民生與管治方面沒有改進,如果不是依靠製造選舉議題,如何解釋可以獲得高票?更加不能解釋的是,民進黨聲稱一國兩制令台灣感到威脅,但一國兩制的建議40多年前就提出來,為什麼「威脅」突然在今年變成「打到來」的逼切?
同場嘉賓陳志全議員以及資深傳媒人李怡分別反駁筆者的觀點,陳志全表示,一國兩制的威脅是真實的,不是危言聳聽。李怡先生則表示,反修例風波的「畫面不是佢(民進黨)製造出來的」,如果大家看電視新聞,看香港的、台灣的,以及國際媒體如何報道香港發生的事情,「這個畫面才是他們要接受的畫面,不是民進黨拼湊出來的,而是大家在電視新聞共同看到的畫面」。
筆者承接畫面的議題回應,表示有一個自我實現的理論(或許可以解釋),詰問李怡先生所講,究竟這是他們「要接受」的畫面,還是他們「想要接受」的畫面,是他們有選擇性地揀取一些畫面來看,然後選擇性地接受這就是事實。
討論過程中提到的「他們」,筆者是指台灣的電視新聞觀眾,相信李怡先生指的也是觀眾,因為他提到特定的指向,用了「佢」,並說明是民進黨,所以其餘的「他們」應該也是觀眾。
港台新聞部違反新聞工作者道德規範
可是,這個討論到了香港電台新聞部記者眼中,「理解」就不同了。港台新聞網站在12日14:07發出一條新聞,標題是:「阮紀宏:蔡英文借反修例製議題 李怡稱炒作勝算不恰當」。內文首段是:「……阮紀宏……表示,蔡英文選擇性取材,將香港反修例事件一些畫面併(拼)合,再透過極端化畫面,利用社交媒體為自己製造選舉議題……」
這是嚴重的歪曲,筆者從來沒有直接說或暗示過,反修例畫面是拼合而成,更沒有直接說或者暗示過,是蔡英文選擇性取材製造出來。
筆者晚上10點左右發現這篇報道,立即向《城市論壇》主持人蘇敬恆提出抗議,並要求港台撤回稿件及向本人道歉。港台新聞部後來的確從網站中撤回了該篇報道,但13日早上,港台新聞網站卻有另一條新聞,標題為:「阮紀宏:民進黨製造議題 李怡:反修例示範一國兩制」。報道的內容基本屬實,但這篇報道網頁上標出的時間,竟然是12日14:07。用意是什麼不敢猜測,但沒有仔細比較的讀者,就不知道港台新聞部在報道同一個場合,以及相近的內容,曾經犯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失實錯誤。港台新聞部採取移花接木的手法,逃避對當事人和讀者的道歉,違反新聞工作者道德規範。
港台的歪曲報道,對於讀者理解台灣選舉以及本人,只是過眼雲煙的事情,但值得深思的是,蔡英文用簡單化和極端化的手法歪曲香港的反修例風波,目的是為了打選戰,這個不難理解,但港台新聞部又不是面對選舉,為何也要以極端化的報道手法去歪曲一個講者的意見呢?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