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範圍來說,旅遊業是舉足輕重的行業。
它增長迅速,創造大量就業,而且大部份工種不容易被科技取代。但是旅遊業從業員普遍收入偏低,創造出來的財富集中在大集團的股東及管理高層,造成極度的收入懸殊。
同時,旅遊業亦是極不注重環境保護的行業,為氣候變化帶來嚴重不良的影響。
世界各地不少地方及組織,正推動「可持續旅遊」運動,視之為一個急不容緩的革命。其中一個總部設於瑞士的組織NOW(全名是It Must Be Now),是這個運動的表表者。
本文的兩位作者謝家駒及SP,獲得這個組織授權,翻譯一系列在NOW網站上關於「可持續旅遊」的文章,現在於本欄發表。每星期一篇。
NOW可持續旅遊指南
我們可以怎樣促成真正的改變?
現今旅客數目極為龐大,前年(2018)人們就在國際間來回了10.2億次,到2020年這數字會飆升至20億次。與此同時,聯合國提出警示,根據最新預測,由於地球暖化,預計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會升高3.2攝氏度。無疑人們不會取消公幹、休閒或遊玩等各種各類旅遊,不過,無疑我們也必須馬上行動,盡力保存大家的地球。那麼,我們可以怎樣擁抱甚至超越可持續旅遊,為我們、他人和地球帶來真正的改變呢?
首先,要思量一下坐飛機這一棘手問題。從可持續旅遊角度看,用化石燃料來旅遊,對環境並無好處,需要盡速和着實減少。不過,前往他地同他人交流互動,可以是一股為善的力量,而許多時候,唯有乘坐短程或長程飛機,才能到達目的地。大多數關心生態的旅客、善心的生意人、心懷好意的政府,以及綠色運動倡議人,都不會停止坐飛機。應對的良策,就是少飛一點,選好飛行時機,還有要作出補償(offset)。想安排碳抵消,事前宜多作了解──不少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人類逃避為氣候轉變出力的辦法。
「可持續旅遊」不只是保護環境
下一個問題是,我們應該到哪裏旅遊?避免到違反人權的國家旅遊,是正面的想法。這類國家世界上有九十多個,其中許多是度假的好去處,而且對旅客不構成危險。許多人提議改為去那些關懷旅客的國家,即是那些竭盡所能照顧國民和地球的國家。
不過這做法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值得旅遊的國家,除了加拿大外,都位於歐洲之內,那些饒富異國風情而且在某些人心目中屬於「真正旅遊」的遙遠國度,俱不在此列。但是只去這些國家旅遊,日久便會令人失去新鮮感。還有,我們要爭取持續的事物,不應只包括樹木、海洋和動物,還應遍及由人組成的族群和社區,尤其是發展中世界(以及那些充滿異國風情的國家)裏數以十萬計生活貧困和(或)依賴旅遊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人們。
故此,我們是應該繼續到這些散發着異國風情的國家去旅遊的,不過要去得有價值。亦即是說,出發前要細心衡量飛機票,光顧有道德的旅行社,到達後盡量購買本地產品,遇見不道德的作為時要有膽量站出來發聲。此外,只入住真真正正可持續的酒店,訂房前提出一系列相關問題,查問清楚。甚至不單單只是入住,還應該本着可持續性和可持續旅遊的理念,不時向酒店職員指出運作上做得對和做得不對之處,並且就可以改善的地方提出建議。
我們也需要記住,地球上不少最為美麗而且極為罕有的地貌,都受到氣候改變的巨大影響。由澳洲大堡礁到馬達加斯加,由北極到馬爾代夫,許多美景都在徐徐消失。我們要向旅遊業界和各國政府施加壓力,為了人類的未來,加快和加強保護環境。
淡季旅遊也是難忘體驗
過度旅遊和集中在旺季旅遊,也破壞了不少勝景。我們應該在出發前想清楚要到甚麼地方去觀光,考慮在淡季旅遊,支持和稱頌那些着重和加強環境控制的國家。這些國家包括對旅遊業施行管制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以及因推行「低量高值」旅遊政策而美好起來的山國不丹。
想協力促進可持續旅遊,辦法簡單易行,只要作出一些理智的選擇就可以。理智的選擇,有助你省錢,避開四周人群,又可經歷難忘的旅遊體驗。總公司設於澳洲的「勇闖旅遊公司」(Intrepid Travel) ,是旅遊風尚專家兼旅行社,該公司指出,在2018年,不少人都計劃在淡季出發旅遊,避開航空公司和酒店的旅遊旺季收費,或是前往不太熱門的旅遊地點,以躲避重重人群。故此,在夏季到滑雪勝地欣賞花開和陽光,以替代雪景,到摩爾多瓦而不是托斯卡納旅遊,或是到波特蘭而非紐約遊覽,觀賞不同的景象,也是賞心樂事。
該公司並且補充指出,現今人們日益喜愛親歷其境,追求浸淫於當地文化和實地經歷,不再甘於逗留在各處各地式樣無異的酒店。就是這樣,可持續選擇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在眼前。我們呼籲大家,不斷作出這些可持續選擇,盡情發揮。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