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於12月1日參加在廣州番禺舉行的「2019年國際人才會議」,並獲邀在高峰對話環節中擔任發言嘉賓。對話會的主題是「新時代,大灣區,共享合作」,筆者在會中分享在大灣區9+2城市布局下香港的策略性角色。本文旨在概括筆者的發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今年2月18日出台。《綱要》發展目標明確,旨在建設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綱要》指出廣州、深圳、香港及澳門是大灣區內四大重點中心城市,它們在科技創新上具有各自的優勢,可以透過協同合作促進大灣區建設。《綱要》進一步規劃廣州為大灣區的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及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深圳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香港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離岸人民幣中心以及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澳門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
首要條件是做好「四創」
基於上述穗、深、港、澳的策略定位,筆者認為香港的科技「軟實力」在大灣區建設大有作為。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首要條件是做好「四創」,即創意、創新、創業、創投,並不單止一般人所認為的「雙創」(創新及創業)。創意針對研究;創新針對創意應用;創業針對創新營商;創投針對創業融資。香港的創意及創投國際化,水平與世界其他先進經濟體不相伯仲。《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研究編寫的《2019年環球競爭力報告》(2019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利用了12個支柱指標去比較全球141個經濟體的競爭能力,香港在全球排第三位,僅在星加坡及美國之後。再者,香港的「創新能力」指標(報告中第12個支柱指標)在全球排第26位,而且「金融系統」指標(第9個支柱指標)更是鶴立雞群。筆者認為善用香港在國際化創新及創投之所長,來配合廣州、深圳及澳門等中心城市之所需,必然對大灣區整體發展大有幫助。
香港有五所大學在《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於百名之內,分別為港大(25)、科大(32)、中大(46)、城大(52)及理大(91),成績可觀,是內地其他省市之冠。排名評分包括國際化、基礎研發(Basic R&D)水平等指標,由此可見香港本地大學之科研能力在大灣區內有明顯優勢。另外,香港注重基礎研究,這現象從其公共及私人研發投入的比例可見一斑。香港研發投入的金額45%來自私人機構(包括工商業界),55%來自公營單位(主要包括大專院校),廣州的私公比例是74%對26%,而深圳則是96%對4%。
穗深具貿易交通等優勢
由此可見,穗深兩地的科研以應用創新主導,而香港則偏重基礎研究,因此雙方創科可以優勢互補,追求「1+1>2」(一加一大過二)的協同效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小組」可以採用「前研後產」運作模式,把香港的研究創意成果在穗深製造及產業化。
再者,在商務方面,深圳是創新創業中心可以主打雙創、廣州可以利用其貿易中心及交通樞紐的優勢把創科產品在全國市場推廣及銷售、香港憑其豐富的國際營商經驗可以聚焦產品「走出去」。如此這般,粵港澳政府聯手必定能加快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步伐。
在創投方面,香港擁有健全的金融及法律體制,多年來吸引了不少國際跨國投資公司來港落戶。這些公司對內地創科產業十分關注。它們其中一個目標是從中國挖掘適合國際市場的創新科技或公司,然後設計新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把它轉移至國外。
港可助科企衝出國際
創新往往顛覆常態(包括社會現狀),因此創科投資者必須具備豐富的國際經驗,對產品在不同地方、範疇的應用常態均瞭如指掌,才能應付不同文化對產品設計及市場推廣的需求。雖然廣州是一個國際貿易中心,但其經驗主要集中在傳統產品例如玩具、手錶等,較少在創新科技產品。另外,深圳創科公司規模主要中小微型企業,生意大多以內需市場為主。在這情況之下,香港創投除了融資及財務管理服務以外,對大灣區中小微創科公司衝出國際的目標大有作為。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的重要經濟發展大計,其市場規模對香港未來經濟發展舉足輕重,香港官、產、學、研各界不容掉以輕心。加上廣東省九市已正密鑼緊鼓、急步向前,香港若然不能同步發展的話,很快便會被淘汰。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