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的區議會選舉,泛民政黨和「素人」成了大贏家,市民原以為半年來「反修例」引發的社會動盪可以歸於平靜,聖誕新年的歡樂氣氛,能夠漸漸的在市面浮現。但平安夜出現的暴力、堵路、縱火、破壞,竟把市民心中的願望化為烏有!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教授在《明報》撰文,指出癥結在於特首沒有實質回應民間的「五大訴求」,特別是對於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要求缺乏明確的交代。這樣,無論特首說多少遍「止暴制亂」,香港也不會「從此沒有暴力的場面出現」。
特首向中央述職後 仍未回應五大訴求
周永新進一步指出,特首在向中央述職後,至今仍是閃爍其辭,對市民的要求缺乏明確的交代。
他相信特區政府仍會如常運作下去。儘管明年經經濟前景令人憂慮,但面對目前的困局,政府若能誠實交代,聆聽市民聲音,香港要回復昔日的光輝和寧靜,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港人仍會以香港為自己的家,不願意「打壞」這個家,令這地方從此一蹶不振。
宜實際派錢助基層 直接金援中小微企
不過,「為了走出困局,短暫的紓困措施無可避免」。周永新指出,「派錢」是近來政黨討論的熱門話題。他認為,最有效的派錢方法,是「利用現有協助基層市民的渠道,例如透過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在職家庭津貼、低收入家庭兒童津貼,還有N無人士生活津貼等,多給他們一兩個月的補助,是最實際和有效的辦法」。至於中小微企,「政府可參考李嘉誠基金的做法,直接的為他們提供金錢援助,總比什麼減免牌照費和水電補貼等來得直接」。
不過,他強調,短暫的紓困措施並不能彌補反修例風波造成的傷害。「就是政府願意派錢,還有3個問題有待政府正視,也不是金錢可以解決的;而這3個問題不解決,香港很難重新上路。這3個問題都與市民的信心有關,包括:一、是市民對警隊的信心;二、是市民對政府管治的信心;三、是年輕人對香港未來的信心」。
首先是市民對警隊的信心。「各項調查顯示,在眾多紀律部隊中,警隊的形象在市民心中最差,超過一半市民對警隊沒有信心……為什麼在反修例風波中,警察的形象會這樣一落千丈?答案十分簡單,就是市民看到警察沒有公平及公正的執行法律!警察在衝突中是否有違規或違法行為,留待將來的獨立調查或檢討委員會去決定,但市民看到的,是警察不時使用過分武力,並屢有侵犯市民權利的行為,這些都有損警察的形象」。
解散或盲撐非良策 重建警隊形象路長
至於警察怎樣才能改善他們在市民眼中的形象?周永新認為,唯一的辦法,是警察重拾執法者應該做的事——公平及公正的行使法例賦予警察的權力,公道和合理的處理市民中間出現的爭鬥和他們的違法行為。
他指出,在「反修例」風波中,警察的處境十分不幸──警隊無辜被折騰,他們沒有在修例的事情上犯錯,卻被擺到事件的最前線,甚至有示威者喊出「解散警隊」的口號,也有團體認為警察不夠強硬,早應嚴厲鎮壓示威者。「解散警隊並不是現實的做法,而盲撐警隊也不見得可以提升警隊的形象。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當看見有警察在制服示威者後,仍然揮動警棍猛打,他們感到痛心;當看見警察阻止黑衣人搞破壞、移除堵路雜物恢復交通,市民心裏是感謝的。市民要求特首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其實是要還警察一個公道──說明警察哪方面做錯了、哪方面做對了」。
因此,「警察要改善市民心中對他們的形象,唯一的辦法是公平及公正的執法;這將是一條漫長的路,但若不能恢復市民對警隊的信心,就是暴力停止了,香港也不可能是安全和有秩序的城市」。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