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曆新年前,中國民生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毛曉峰被中紀委帶走調查,震撼了整個中國金融圈,外媒披露毛曉峰或涉令計劃案,其是被令計劃安插的紅頂官商。
據公開簡歷,毛曉峰根正苗紅,哈佛畢業,才43歲,他的晉升之路可以說是相當穩健並且高效,毫無沙石。1990年畢業於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1998年在湖南大學取得管理學博士學位。早在其就讀湖南大學國際商學院時,他便擔任了學生會主席職務。當時周圍的人都管毛曉峰叫毛主席。很快,毛曉峰從學校的學生領袖變成了全國的學生領袖,是當年的黃之鋒,2000年,毛曉峰獲得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為他之後進入金融業打下了基礎。
他出事之後,馬上有另一位行長寫了一篇長文,又瘋傳了整個華人金融圈,從行文、思路、提及的人物,一看便知是圈中高人執筆,道盡作為國家銀行行長之苦。
一家銀行的行長究竟有多苦多難呢?壓力大、應酬多、創新難、管理累、精神苦、工資高。文中提及:當年的他喝白酒一茶杯可以帶來1億元存款,現在恐怕只能拉來1千萬元,如今即使自己做支行長,可能也面臨完不成任務而下崗。
至於創新何難之有呢?且看行長如何描述:「商業銀行是個500多年歷史的古老行業,基本盈利模式、操作安排與管理實施本質上已經沒有大的變化。應對市場、應對監管、應對技術變革,銀行產品的創新不是躲避管制,就是疏通管道,有些是迫不得已,有些是勉為其難,要開闢所謂的藍海市場,或者產品突破,談何容易。況且很多創新無非是風險遞延而已,譬如次按,所以說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動輒奢談創新,其實是挺膚淺的。這些年來我真正讚賞的創新也就是資產證券化,這在即將來到的自由化市場裏,會煥發出很大的生命力,為此我也已早早布局。
盛囂塵上的互聯網金融,我個人是頗不以為然的。微存微貸的普惠金融,本質上無非是讓利,這非得用其他高收益資產業務去彌補的,也就是應該由現有很強盈利能力的金融機構衍生去做的業務線或附屬機構,怎麼可以設立新生的銀行來辦理呢,主機和伺服器的折舊成本都難以消化,再談何大資料收集、整理與運用的成本呢?如此廉價的資料過程的品質又會如何?說起大資料,這又是一個浮躁的口號而已。
記得前年的世行年會,JPMorgan 的 Jamie Dimon 跟我聊起來說,美國人有個玩笑,Big Data就像青春期的性,誰都在說,未必有幾個做過,做過的甚或暗自神傷呢。起碼我的看法是資料是死的,收集、識別、歸類、整理和輸出運用,仍然要依靠人腦,有豐富的風險管理經驗的人腦,並不可能一上資料處理系統或模型就靈的,即使有了成熟的系統,參數也是人為設置與調控的。至於高息攬儲,那只是鑽利率管制的空子,利率一放開就煙消雲散了。所以,我會比較謹慎地提創新。」
中國的銀行創新
阿里巴巴的馬雲有一句豪語:「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改變銀行。」
銀行是現今最重要的經濟組織之一,其營運狀況與你我的財富息息相關。近代的銀行業的起源可追溯至600年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在這數百年中,銀行業毫無大改變,一直保持相同的營運模式。這也讓我想到知名財經作家 Martin Mayer 的暢銷書The Bankers (《大銀行家》)中講述的一個故事,某位德高望重的老銀行家要退休了,後輩為他開了一個歡送會,並請他發表感想講述他在銀行業數十年裏服務心得及產業變化,這位老銀行家想了想,只說了當他初入銀行業時銀行是沒有冷氣的,而今每間銀行分行都有了冷氣設備。即便物轉星移,科技有了一日千里的進步,這歷史悠久的古老行業依然故我。
2015年1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自造訪,由騰訊持股30%的微眾銀行試營運典禮,見證了全中國第一筆透過手機鏡頭人臉辨識、遠距離線上開戶的小額貸款;「微眾銀行的一小步,是金融改革的一大步。」李克強當場這麼說,把數碼銀行之於人類的意義,忽然拉高到岩士唐登陸月球等級。
在李克強2015年政府工作部署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相關的政策指向,很可能會成為金融創新的創業新熱點。
關於金融支持創業,總理聲稱金融創新應該為老百姓的創業、就業提供動力支援,老百姓的感受是衡量金融業服務的最重要標準,要以此倒逼金融改革和創新。讓老百姓在創業及就業的過程中能夠融資或者借貸,並且能夠為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也就是說,如果過去的金融是 B2B 模式,那麼以後應該變成 B2C 模式。
2014年11月,美國科技大廠 Cisco 發表物聯網關鍵調查報告,指稱移動支付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之一,就是世界將在2015年正式進入所謂的Bank 4.0時代。在Bank 2.0、3.0我們還未來得切轉過頭來,馬上又到了Bank 4.0,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現代人每天花95分鐘使用智慧手機,一天發 E-mail 及簡訊超過100次,每月使用網銀20至30次,但一年從頭到尾卻去不了幾次銀行分行。正在崛起的Y世代(19至34歲),不可能接受目前創新能力低落的金融業。舊世代也在改變,他們愈來愈習慣在網路上搞定一切,也愈來愈不能接受總是逼你配合的銀行。
歐美的「去銀化」趨勢
在德國有一家叫 Fidor 銀行提供的服務很妙,只要 Facebook 按 Like 數夠多,存款利息最多可加兩倍,銀行把「按讚數」當作存款利率指標,基本的存款利率是0.5%。Facebook 頁面每多兩千個Like,利率就調升0.1%,最高可達1.5%,每年年底利率則歸零重來。日本的樂天銀行可讓顧客直接從 Facebook 匯款給朋友,你甚至不必知道對方的銀行帳號;中國的微眾銀行,只要拿手機「刷」一下臉,立即可以開戶申辦貸款等,手機取代信用卡、每人都有行動銀行帳戶,指日可待。
除了投資理財靠一指在手機上搞定,舉凡房屋貸款、子女教育基金、匯款等事宜,也都可以在網路銀行上完成。因為網路銀行愈來愈方便,4G網速又快又穩定,因此年輕人上銀行的次數明顯減少許多。最近難得到分行,發現大排長龍已不復見,平日在偌大的銀行裏,客人稀稀落落,幾乎每家分行的情況都差不多。
從上述趨勢來看,我們如常使用銀行所提供的各種金融服務,只是不見得需要到銀行才辦得到,因為這些服務,都可以透過網路在電腦或手機上完成。年輕一代習慣在手機上辦妥這些事,這將是一個銀行業的創新大變革!
這些力量,在歐美已被賦予了一個會讓所有銀行業者心頭一震的驚悚名稱:「去銀化」(de-banked)。這班人根本不想走進銀行,而且人數愈來愈多,我過年前去排隊換錢,「打蛇餅」不用說,身邊全是比我老的老頭。
銀行家們若想從同業中脫穎而出,那也許是擁抱金融互聯網,又或者是開拓互聯網金融,可惜的是在現今時代,銀行面臨的競爭對手將不只有銀行,任何具有大量數據資料機構或是公司都可以是銀行,而且他們正躍躍欲試,搶食這塊肥肉。
銀行的管理層也許沒有意識到互聯網及社交網絡的重要性,他們總覺得,網路只是一個可以替代的管道,顧客要得到真正的服務,除了分行外,別無選擇。手機銀行的成功,無疑為金融業投下一顆震撼彈,不僅打破了銀行百年來的常規,打破銀行家們的傳統信念,更打破了人類對銀行的想像。銀行業那生鏽已久的齒輪,在全球業者的推波助瀾下,轉了起來。新的銀行模式,開始有了具體定義。
銀行業正醞釀一場大變革
在「銀行服務融入生活」的商業模式裏,必要元素顧名思義包括了「銀行服務」與「生活」,但國內銀行業者過去最不了解的,也就是消費者的生活。筆者認為銀行家們若要從同業中勝出,不要以為做到 Bank 3.0, Bank 4.0 即可高枕無憂,那將是大錯特錯。一場銀行業的大變革正悄悄醞釀。先是從流量開始,到資料的切入,結合移動,然後再提供服務,然後再到金融。
永隆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長、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在2015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互聯網很多產品因為免費、因為物有超值、因為客戶感到驚喜,所以大量粉絲就到了你的平台上,流量愈來愈多。但是另一個角度,它的任何推出的產品利益相關者都會有很大的變現,這就是吃小虧佔大便宜。
首先互聯網的本質和商業本質是兩回事。商業的本質是賺錢,是價值實現,這是天經地義的。如果你做商業不賺錢叫什麼商業,所以它的價值實現。互聯網的本質就是使商業本質回歸人性。因為互聯網說實在的是以人為本的,互聯網企業所做的那些免費的事實際上都是讓客戶感覺到物有所值,物有超值,這個平台上要有更多的流量。這個平台流量愈多,那麼和將來在這個平台上很多利益相關者的產品就會獲得更多的價值。
比如阿里巴巴餘額寶,它是在馬雲支付寶的平台上,所以它看來可能有很多平常免費的時候,但是因為免費、因為物有超值、因為客戶感到驚喜,所以大量的粉絲就到了你的平台上,流量愈來愈多。但是另一個角度,它的任何推出的產品利益相關者都會有很大的變現。
馬蔚華再補充,他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叫〈別那互聯網思維裝神弄鬼〉。他作為一個銀行行長如何理解什麼叫互聯網?就是在互聯網時代我如何留住我的客戶?如何保證我不能少賺錢,這就是互聯網思維。
據悉,馬行長將會在中國互聯網及金融創新中有大動作,且拭目以待。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