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子健:「製暴」催票功敗垂成 政權微調剛柔「並砌」

政權機關算盡,卻沒有料到警隊做得太過分,不排除令到部分中立票倒流,更重要的是刺激投票率急升至超過七成,政權由勝選在望逆轉為慘敗收場。

過去五個星期,是反修例抗爭運動最波譎雲詭的一段日子,包括最暴力和最和平的社會活動、民情的高低跌宕、政權不斷調整的策略和訊息。透過這段日子的現象,認識香港政局的本質,有助於我們估計日後的發展。

區議會選舉最引人注意的是三組數字。一是投票率超高,達到71.2%,不單只遠高於上次區議會選舉的47%,也遠高於2016年立法會選舉的58.3%。二是反政府候選人贏得86%議席,取得18個區議會中17個的控制權。三是雖然親政府候選人慘敗,但他們得票佔總票數42%,約120萬票,相比2016年立法會選舉增加了30萬票。

上述第三組數字最令人感到意外。自反修例抗爭運動6月大爆發之後,民意調查顯示支持抗爭運動的民意一直高企七成以上。如果區議會真的是對政府態度的變相公投,親政府候選人為什麼有這麼高的得票率?

坊間有一些條件反射式的評論會把此歸因於建制派鐵票,加上他們動員能力強,甚至種票、舞弊、票站威嚇等等手段。但這種基於先驗成見的分析是否真的符合事實?

中大學者李立峯教授本月初曾經基於鍾庭耀所領導的香港民意研究所所做的民調數據作分析,發現接近九成投票給反政府候選人的選民同意是抱着變相公投的心態投票,但在投票給親政府候選人的選民當中,抱着這種心態的只有一半左右。根據這些數字,李教授的推論是區選中的「公投選票」反政府的有71.2%,支持政府的有28.8%,數字跟其他民調相若。民意沒有逆轉。

另外,大數據專家李鴻彥根據網上輿情分析:選民投票意欲在投票日前一個星期曾經一度下跌至六成以下,隨後一個星期爆發理大攻防戰,使投票意欲反彈上七成高位。一成的投票率換算是41萬多票。區選中反政府候選人取得約167萬票,比親政府的多出不過是47萬票左右。如果不是警隊圍封理大,造成大量市民受傷、被捕,為反政府候選人助攻,他們的票數未必能壓倒親政府候選人的鐵票。

如果區議會真的是對政府態度的變相公投,親政府候選人為什麼有這麼高的得票率?(亞新社)
如果區議會真的是對政府態度的變相公投,親政府候選人為什麼有這麼高的得票率?(亞新社)

民意是動態的

兩位李先生基於數據的分析都很有見地,但他們的分析有可議論之處,亦有可補充之處。

首先,民意是動態的。香港民意研究所的民調數據顯示,區選投票前兩星期的嚴重暴力場面,曾經令到部分民意流向支持親政府候選人。七三比這個「公投」民意比例不一定持續不變,政權也沒有120萬鐵票。

據此,我們可以解釋到為何中共官媒在區選前夕是期望親政府候選人會勝選。有意見認為特區政府和中聯辦虛報軍情,但正所謂「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如果特區政府和中聯辦預期區選慘敗,謊言很快破產,會這麼大膽虛報軍情嗎?倒不如取消選舉避過一劫。

根據民調數據,支持親政府的候選人的選民當中,有36%是在投票日之前兩個星期內才作決定,即是「黎明行動」開始之後。這涉及43萬多的選票,相信不是政權的鐵票。而這兩個星期,正是爆發大量嚴重暴力衝突的時期。嚴重暴力衝突的出現固然有抗爭者行動升級的因素,但警方在「黎明行動」開始不久便動用實彈,之後對中大和理大瘋狂進攻,卻沒有從速處理各種堵路、交通設施受破壞情況,令香港幾陷於癱瘓。我當時已感覺這可能是一個「製暴」催票的陰謀,香港民意研究所的數據增加這個陰謀理論的可信性,亦確認這個陰謀有一定成效。

政權肯定有為選舉做大量民調。如果政權在最後一個星期估計已掌握120萬票,而投票率是六成左右,就有信心認為只要有更多中立選票在最後幾天流向支持他們的候選人,勝選在望。不過民調提供的是滯後數據。政權機關算盡,卻沒有料到警隊做得太過分,不排除令到部分中立票倒流,更重要的是刺激投票率急升至超過七成,政權由勝選在望逆轉為慘敗收場。

政權「製暴」催票功敗垂成,當然會深刻反思、認真檢討。新警務處長鄧炳強的「透明度」比盧偉聰高,他透露了日後會「剛柔並濟」,估計這就是政權反思的初步結論。「剛柔並濟」並非定位和方針的改變,只是策略上的微調。暴力鎮壓並沒有錯,只不過除了剛的一手,還會加上柔的一手。

區選之後,政府提出搞檢討委員會,又安排社區對話。同時,民陣遊行申請得到久違了的不反對通知書,警隊放催淚彈的數目減少。可是與此同時,警隊不斷上門搜捕抗爭者,敎育局加緊追殺「犯法」教師,公務員可能要搞人人過關,其他抗爭運動的支持者都有被秋後算賬的風險。而柔的一手亦不一定是和,更可能是陰。如無意外,政權會挑撥抗爭運動中和理非與勇武的矛盾,會在新當選區議員中拉一派打一派,挑撥或擴大泛民、本土、素人的矛盾,會不斷以文宣把經濟衰退的責任推到抗爭運動之上,引發抗爭者與普羅大眾的矛盾,不一而足。

這五個星期的經驗教訓是:第一,這個政權已經腐敗到不惜「製暴」以催票。抗爭者對類似陷阱必須警惕。第二,不要太過想當然以為民意不會變。剛過去的區選可以説是「天有眼」,令政權選舉策略功敗垂成。明年立法會選舉會是一場更難打的仗。第三,既然民意仍然有變數,抗爭運動要不懈爭取更多市民的支持。第四,政權本質腐敗,但不一定低能。他們已經迅速地從區選失敗中學習,調整策略「剛柔並濟」對付抗爭運動。香港人必須堅定、冷靜、團結,不畏強暴,亦要有勇有謀,不要跌落陰險陷阱,準備好「剛柔並砌」。

原刊於眾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資深的公共事務顧問、政策分析員和傳訊專才。

從事時事評論近40年,工作經驗包括新聞工作、經濟研究和工業管理。

在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及在香港大學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他曾出版多本關於香港和中國政治的著作。

於2005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於2004年獲頒香港公開大學榮譽院士及於1990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