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高調的陸恭蕙

街頭抗爭漸見暴力是由於前線警員濫捕和濫暴,而警方高層卻視而不見或甚至包庇下屬,令到大部分市民對現時的警隊感到極之不滿,所以暴力升級是果不是因。

在過去幾個月,前立法會議員陸恭蕙多次於本地報章撰寫文章討論這次社運,例如她在9月中於《明報》刊登題為〈化解分歧營救香港中間派是時候站出來〉的文章。在10月底陸恭蕙也接受香港01的專題訪問,標題〈與陸恭蕙對話──要向反修例的不正常說不!〉。不過,筆者在上月初的專欄文章已指出陸恭蕙在香港01的言論是相當偏頗,她只是不斷重複抗爭者和示威者施用暴力,認為「中間派」應站出來對暴力說不。

抗爭升級是警暴的結果

陸恭蕙在上月21日獲邀出席權威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舉辦的「香港未來研討會」。作為演講嘉賓,陸恭蕙講解過去大半年出現的反送中運動所產生的社會震盪,特別是持續抗爭已令香港社會出現嚴重分裂,甚至極端兩極化。

如果外國朋友不熟悉香港發生的反送中運動,肯定會被陸恭惠在研討會的描述和解釋所誤導。無可否認,任何人也可以有立場,但在分析上忠於事實是必須的。然而,這位立法會前議員卻在研討會中多次指控在10月至今的街頭抗爭是非常暴力,但這是否一個真相?當然不是,因為街頭抗爭漸見暴力是由於前線警員濫捕和濫暴,而警方高層卻視而不見或甚至包庇下屬,令到大部分市民對現時的警隊感到極之不滿,所以暴力升級是果不是因。

陸恭蕙形容當警隊圍攻理大時遇到示威者武力反抗,但她竟然採用警方字眼,例如「戰場」和「炸彈工廠」,來加大當時留守於理大的抗爭者的暴力場面。筆者相信讀者也看過警隊進攻理大的情況,防暴隊採用的武力是非常強大,如果示威者不是拚死頑抗,理大早已被警察攻陷了。

在布魯金斯學會的研討會中,陸恭蕙沒有對參與討論的在場人士提出,警暴已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香港已被「軍管」(Police State)。如果只是單方面將示威者的武力抵抗無限誇大,是絕對不公平的,這反而令不少人懷疑陸恭蕙背後動機。究竟是否一件好事?答案顯而易見。

自6月12日的大型警民衝突後,反送中運動支持者提出五大訴求,其中一個訴求是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根據多個民意調查,市民對獨立調查的訴求是最高的。然而,筆者發現陸恭蕙在研討會中似乎有意迴避提出討論這個強大訴求,直至一位出席人士在發問時段提出成立獨立調查的問題,陸恭蕙才隱晦地交出一個頗短的答案。這態度不禁令筆者相信,陸恭蕙在過去幾個月高調討論反送中運動的問題是有目的的。究竟她是否代表建制派出征?大家不妨細心思考。

筆者作為一個評論員,一向秉持「是其是,非其非」的原則,絕對不會做出主觀和片面的分析。所以,當筆者看過陸恭蕙在布魯金斯學會的發言,不禁想起一句金句:「政治一天也嫌長」。陸恭蕙這位能夠遊走政界多年的「殖民地精英」,今次玩政治隨時玩出火。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關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