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唔通」?

步行是最好的運動,但都市人普遍運動不足,按政府統計處資料,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於未來20年最為嚴峻。故必須加快發展步行城市,否則人口老化、患病機會增加,勢必對未來政府造成沉重的醫療負擔。

近年《施政報告》提出擬將香港發展成「步行城市」,但現時全港各區都有「行唔通」的現象。天橋「橫飛」、人多路窄和人、車貨爭路,都令各區面對不同「唔好行」的問題。加上本港人多車多、路邊空氣質素欠佳,均減低市民在街上步行的意欲。現時政府多以興建行人天橋解決人車爭路問題,唯與特區政府提出的要求資訊清晰、環境舒適及安全仍有距離。世界綠色組織建議必須從規劃着手,方能將香港打造成為舒適的步行城市。

如以「天空之城」見稱的荃灣,行人天橋數量便多達十數條,並連接20個商場。這種天橋延綿的情況令市民上下班、逛街、飲食都可在「半空」中進行,實行「堅離地」生活。有人說天橋可以令市民快捷地到達目的地,無需在路旁等候過馬路「吸塵」,又可減少交通擠塞,但由於指示不足,不熟悉區內情況的市民,可能因不知道「出口」往哪兒而不知所措。

荃灣堪稱「天空之城」

另外,政府計劃在旺角興建一條約600米長的「超級天橋」,由塘尾道行人天橋沿亞皆老街伸延至黑布街,將連接現有來往旺角道及旺角東站一帶的天橋,組成超級天橋,行人可由旺角沿天橋步行,向東可至旺角東站,向西可到達大角咀奧海城。

由於天橋位置接近現有建築物及住宅,不少居民擔心天橋落成後,環境更擠擁;街舖店主亦擔心會影響地面通風及遮擋陽光,令亞皆老街變得更局促。天橋旁邊高廈林立,景觀亦會受阻;天橋下汽車廢氣上升,被大量污染物包圍,在天橋上步行怎會舒適呢?

行得多 病痛少

步行是最好的運動,但都市人普遍運動不足,按政府統計處資料,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於未來20年最為嚴峻,推算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將由2014年的15%顯著上升至2064年的36%,故必須加快發展步行城市,否則人口老化、患病機會增加,勢必對未來政府造成沉重的醫療負擔。

世界綠色組織去年公布的港人步行習慣調查,408名受訪者中便有近五成人願意為環保及健康,每日多步行6至25分鐘。只要做好城市規劃及管理, 相信會有更多市民願意「以步當車」。

推介市區步行路線

故世界綠色組織推出全新市區步行路線推介,主要路線包括由樂富港鐵站出發,經聯合道,再沿綠樹林蔭、鳥語花香的山坡向上步行,不消一會就到達樂富配水庫休憩花園。

回程時,更可前往同位於聯合道,建於十九世紀末的一座三級歷史建築──「石屋家園」及對面的九龍城侯王廟。約1小時的步行路線,既可接近大自然,又可認識當區歷史文化,嫌「唔夠喉」,更可到一街之隔的賈炳達道公園內租單車,是孩子「放電」佳選。

盧吉道適合一家人行

另一條推介路線位於港島山頂盧吉道,這條建成逾百年的山頂「步道」屬港島徑一部分,曾被國際旅遊雜誌Lonely Planet選為全球十大行山路線之一。從山頂廣場出發,沿途長滿多種本港原生植物,更可飽覽維多利亞港兩岸美景,而且步徑平緩易行,適合一家大小。世界綠色組織曾與一級歷史建築──盧吉道27號大宅合作開辦導賞團,介紹這座富有「新古典殖民地風格」建築。

如大家想知道自己對環保「貢獻」多少,歡迎下載免費手機應用程式GreenWALK HK,計算每日行路步數、減到的卡路里,亦可以知道「以步代車」所減少的碳排放量。

原刊於《都市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余遠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