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公布,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算為294億元,按年跌23%,比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在1998年9月錄得的跌幅更差,創有紀錄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以銷貨價值計,跌得最多的消費類別,包括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47.4%)、百貨公司貨品(29.9%)、藥物及化妝品(30%)、服裝(33.4%)、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26%)、中藥(25.5%)。汽車等的耐用消費品,跌幅相對較細。
另外,不計超級市場,蔬果魚肉等的食品都有雙位數上升,酒類飲品及煙草反而跌得多(22.5%)。至於超級市場和燃料,則錄得輕微升幅。
不用專家分析,大家都知道數字反映什麼。經過8月大大小小的衝突,交通受阻,拉閘封舖,內地遊客大量減少,依賴自由行的金舖、藥房、名牌服裝店當然受重傷,零售數字急跌是意料中事。相反,除了周末行街多了點麻煩,本地消費跌得相對少,衣食住行模式未有大變,超市還是要去,車還是會開,又或者出街食飯風險高了,增加了在家解決三餐的支出。
如無意外,9月零售數字還是會跌,但由於不是旅遊旺季,按年跌幅會少一點。至於10月數字,少了「黃金周」大量內地遊客,按年跌幅又會擴大。
資產價格下跌
從教科書宏觀經濟角度看,衝突的影響是消費下跌(其中包括對遊客的出口),再加上不確定性拖累投資,根據所謂的「乘數效應」,香港似乎難逃「自製」出一場經濟衰退的命運?
若只有旅遊業受創,由於其佔GDP比例甚低,加上其從業員轉工比較靈活,對經濟影響有限。除了要留意固定投資會否繼續下跌,真正會有巨大破壞力的,我認為是資產價格下跌,從而帶動香港人節衣縮食的財富效應。股市在過去3個月只跌了3000點左右,幅度甚小。
樓市跌幅更輕微,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二手樓價過去3個月,只跌了幾個百分點。不過,由於一手二手成交量持續低迷,樓價指標未必如以前可靠,可能「隱藏」着更大的跌幅(至於成交少是由於市道差還是辣招所致,也不容易分辨);線索之一是反映市場氣氛的中原經紀人指數,由3個月前的60左右,急跌至30左右,睇跌的佔了大多數。
只要樓股跌幅有限,香港仍未有沙士級經濟衰退的條件。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