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香港台灣的深層次問題和紓解

香港台灣經濟下沉一段時間不可免,要浴火重生,要解決這一大批深層次問題,如何令港台人士同意認祖歸宗,是中國人的第一大事。

清道光十七年(1837),英女皇維多利亞登基,18歲。5年後,英國和大清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變成殖民地,歷經156年155日11小時,香港才在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實現「一國兩制」,實施《基本法》。清光緒二十一年,明治維新27年(1895),日本和大清簽訂《馬關條約》,台灣變成日本殖民地,直至二戰日本敗北,歷經50年,台灣才回歸中國,由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經營43年。1988年蔣經國去世,22歲前是日本殖民地居民的李登輝奪權,從此走上「去中國化」之路,歷經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凡30年了,「一國兩制」仍被視為洪水猛獸,拚命推銷杧果乾(亡國感),擁美自重有票源。

港台同胞曾做大陸「開荒牛」

30年前,香港和台灣是中國海外兩顆明珠,經濟體量GDP合起來是中國的60%,外匯存底合起來亦比中國多。香港和台灣資金進入大陸,風頭一時無兩,實際上只是大陸的「開荒牛」群體。大部分的香港人和台灣人一直沒有到過大陸,對大陸毫無認識,只接受西方媒體的觀點,而其中最有決定性的時刻(defining moment)是1989年,鄧小平所說,遲早都要來,早來好過遲來的那場風波。西方制裁中國,而香港要回歸中國又在1984年決定,15年過渡期正在進行中。30年過去了,究竟香港和台灣的「深層次問題」是什麼?如何解決,確是頭痛,清華大學王振民教授在2015年討論過這個問題,可以根據他的思路,重新整理如下:

社會深層次問題早有端倪

一、2019年香港夏日為「無妄之災」,對筆者最大的收穫,是證實西方傳媒亦可以如此無稽,如此敵視中國,只憑自己的角度來報道事件,指鹿為馬,以暴民為良民,充分表現出特朗普所謂的fake news。時光倒回30年,回到1989,6月4日筆者在南韓首爾看CNN報道,鏡頭全部是血紅的,有可能嗎?CNN記者真的能拍到血腥嗎?筆者從此不信CNN任何報道至今,天安門事件真的發生在天安門,還是在長安街?白衣秀士沒有死!學生領袖可以逃脫,這都是學生們可以組織的嗎?分明就是一場顔色革命的元祖。

港人無心細讀《基本法》

中國自1978年底,開始改革開放。1979年是改革元年,改革觸動了很多利益,1989年是改革十年,有成就,也有不滿,是正常的,年輕人自五四運動以來,都易輕信過激思想,無真相只的理論,易趨極端,這是100年來,屢驗不爽,而要對此加以糾正和遏止,又不知費卻國家民族多少元氣和精力,30年過去,六四運動的學生領袖沒有出現一個像樣的人物,亦可見這場運動是無根和無理論號召的,鄧小平繼續推進改革開放,以「摸着石頭過河」的精神,不斷試驗,以至成功超出全世界的預期,亦引來美國之妬,亦證明顏色革命之失敗,但在香港卻延續了30年的「維園靜坐」,當年的10歲青年如今已五十了,他們的子女也20多歲了,天安門事件的「報道」在他們的心頭,永不消滅,亦不肯相信這可能是fake news。國家在「河水不犯井水」的原則下,並不處理這個問題,變成深入民心。政府早已換屆,鄧小平李鵬都不在了,香港這一批人不肯認祖歸宗,變成香港的深層次問題。

2019年香港夏日為「無妄之災」,對筆者最大的收穫,是證實西方傳媒亦可以如此無稽,如此敵視中國。(亞新社)
2019年香港夏日為「無妄之災」,對筆者最大的收穫,是證實西方傳媒亦可以如此無稽,如此敵視中國。(亞新社)

二、香港要搞「港獨」,只是極少數;懷念「港英殖民時代」亦不是太多,但足以壞事!只是希望真能「自治」,不受「西環」影響,香港完全不明白中國法律的細緻和全面的發展,和3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仍是採取不信任司法制度,深入人心,反修例亦是表象之一,怕被拉回中國而無法自救,不知道美國無錢莫打官司,孟晚舟事件還不清楚嗎?對《基本法》更是無心細讀,認知極少,不信調查一下多少人看過《基本法》內容、多少尚未執行?

台灣是另一個問題,美國數十年前就留下「台獨」的種子,如今深綠最少有兩成,有「二‧二八」家屬,有日本「皇民」家庭、有日裔、有被蔣氏皇朝逼害人士,是死硬派,去之不易,但日本殖民者對台灣人的看法是「愛錢又怕死」,這點其實香港、台灣是共通的,看今日香港青年出動,人人蒙面,不怕死為何蒙面?收錢才出街,如何不愛錢?還是小錢。大陸今日亦有所謂「精日」、「精美」分子,所以香港有「小英國人」,台灣亦有親日人士和親美人士,毫不希奇。香港有大量加拿大英國回流人士,台灣亦有大量移民美國的海歸,以及日本皇民的回歸,所以不肯認祖歸宗的人肯定是有的;祖國再富強,他們更怕死,這深層次問題只能等這一代人去了,才能解決。

香港要搞「港獨」,只是極少數;懷念「港英殖民時代」亦不是太多,但足以壞事!(亞新社)
香港要搞「港獨」,只是極少數;懷念「港英殖民時代」亦不是太多,但足以壞事!(亞新社)

台灣改革教育年輕人變「自然獨」

三、另一個深層次問題是「去中國化」教育。蔣經國知人不明,而壽命又不夠長,否則台灣和平統一,可以在鄧小平、蔣經國這兩位留俄的師兄弟手上完成,但國運如此,李登輝上台,1994年指派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進行教育改革,1996年12月完成教改指引,台灣由1994年的30所大學,20年後變成166家,師資何處來?台灣大學生的素質下降,所以才有大學生起薪低至22k新台幣(5500港幣)的狀況,而大陸大學生起薪已升至5909人民幣(6519港幣2019年)。教改完全失敗,連李登輝都指摘李遠哲,但教改成功之處,是將中國史改成亞洲史,「我國詩人李白」變成「中國詩人李白」,培養成「太陽花一代」,年輕人變成「自然獨」。滅人之國先要滅其歷史,台灣有中國觀念者只有老人家,還要是「非台語」人士;馬英九重獲政權,卻無法在八年內扭轉乾坤,亦罪人也。

通識教育代歷史 錢穆有知亦一哭

香港更奇怪,「去中國化」,英國人在156年半之間辦不到,筆者一輩讀中國歷史仍可讀全套,雖然林則徐被醜化,但一到長大便知其非,但5500年的歷史太難讀,專注力不足,沒有耐性,不勤力是年輕一代特性。歷史沒人讀,但索性在回歸後以「通識教育」代替歷史,結果是通通唔識,或者通通識錯,22年間,「去中國化」居然做到了。良法美意,在執行非其人、一定失敗,王安石都辦不到,又怎能希望在英國人培養出來的文官系統可以辦到?錢穆在此,為之一哭!此亦必須解決的深層次問題。

馬英九曾重獲政權,卻無法在八年內扭轉乾坤,亦罪人也。(亞新社)
馬英九曾重獲政權,卻無法在八年內扭轉乾坤,亦罪人也。(亞新社)

四、香港最深層次的問題恐怕是資本主義的煩惱。1990年美國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曾說香港是最自由市場經濟的地方,要看資本主義運作,一定要去香港。30年過去了,資本主義疲態畢露,必須反思和重塑了,這是北美商學院教授們的結論,最大問題是貧富懸殊加劇,香港這一制,在回歸前的1996年,香港頂層20%的人的收入,是低層20%的人的13倍,到2016年已是23倍,到2019年恐怕再升至26倍,就是double了,不值得反思嗎?

大陸繁榮富強香港有人沮喪

30多年前,當「一國兩制」提出來的時候,受到西方觀念影響的香港人,都認為自己的一制是最好的,最怕是變成社會主義那一制,「五十年不變」是希望50年後,變成自己的一制,皆大歡喜。目前青年鬧事,亦是怕50年後怎麼辦?但30多年後,中國這一制看來是富強繁榮的代表。中國對世界增長的貢獻,1962至1978年只是1.1%,1979至2012年變成15.9%,2013至2018年更達28.1%。數字證明一切,香港人沒法不沮喪,最不智的辦法是拒絕了解,拒絕接觸,拒絕入大陸。香港人到大陸來來去去就是那一批,台灣亦如此,甚至有200萬人到了大陸工作居住,那餘下的1000多萬,仍然是無知的,最喜歡就是看到大陸的壞消息,一句「大陸就是如此」便無限安慰。此類人士,在家中影響兒女;在學校影響學生,自己不肯上街,卻鼓勵青年上街,戴口罩就無人認得,是鴕鳥政策,走得一時,走不了一世,總是要面對,這種深層次的心態如何才能扭轉,裝睡的人是不會醒的。香港22年來,只有2003年的沙士(SARS)最差,2008年富人損失慘重,窮人影響不大,但隨着全球銀根寬鬆,大陸一制不斷在支援香港一制,所以樓價繼續上升,直至全球榮景不再,深層次問題才一起大爆發,有心人利用形勢,以港台阻止中國前進,是很明顯的,30年的新自由主義入侵香港,已成功製造了極少數的富人和20%的貧困戶,其弊病顯露無窮。

香港這一制最照顧頂級富人,但一出事有民怨就「派糖」,能走法國式的福利路線嗎?那這一制不就完蛋嗎?低收入群體不能買樓,那是幾十年來的現實,但最低層可以入住公屋,反而是中產階級不被照顧。公屋供應遠遠不及新加坡的80%。新加坡也是另一個資本主義地方,亦是香港競爭者。目前跨國企業以香港為亞洲區總部仍以香港為最多,超過新加坡、上海,但經2019夏季之禍,跨國公司會不會重新考慮遷址,這是香港的危機。香港租金最貴,但學費較低、稅率較低,仍具吸引力,但一旦不安全,就糟糕。香港評分被惠譽降級,穆迪亦將評分由正面降至負面,對發行債券亦不無影響。香港既不能改制,唯有改革。香港過去行大運,中國積弱,加上有奮鬥精神,才有今日,但中國已崛起,唯有希望大灣區計劃帶來新的運氣,力保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地位是必須的。

目前青年鬧事,亦是怕50年後怎麼辦?但30多年後,中國這一制看來是富強繁榮的代表。(亞新社)
目前青年鬧事,亦是怕50年後怎麼辦?但30多年後,中國這一制看來是富強繁榮的代表。(亞新社)

愛國愛港是「港人治港」先決條件

五、香港100年來,最值得稱道是英國作風,夠紳士,講文明。香港法源自英國法,法治健全、講規則、重規矩、守程序、不激進、少暴力,人人安居樂業,有英國式保守傳統。英國雖然沒有成文憲法,但800年來,有無數歷史按例來執法,但30年前,美國新自由主義進襲香港,一切改變了,為了取勝可以不擇手段,可以盡出於偽,到了九七回歸,英國法沒有了,《基本法》才是主導,但英國800年的案例,還在用嗎?沒有答案,這不是深層次問題是什麼?《基本法》過了22年,還有多少條未實施?香港法只有100多年歷史,如何判案?所以市民都奇怪,為何「上午警察拉,下午法官放」,得到解釋嗎?沒有專家出來能為市民解惑!司法裁判由英國人主導的現狀是維持五十年不變嗎?還要不要延長?「港人治港」的先決條件是由愛國愛港的人治港,特首和司長要放棄外國國籍,行政立法司法三者,居然司法裁判由外國人主持,愛國是愛他們自己的國,愛港要看行為,但為何沒有接班制度、沒培養計劃?這亦是深層次的問題,必須得以解決。如何維持「司法公正」,是一個大命題,市民無權表達意見。嗚呼!這些市民不解之謎,為何律政司不出文章來解惑呢?

香港人最忌諱是「西環治港」,西環者中聯辦也。中聯辦的角色是什麼?香港人是不清楚的,官有多大也是不清楚的。香港人根本對中國官制不明白──正國級、副國級、正部級、副部級,甚至13級體制,明白的人不多。香港是特區,特首相當國家何級,中聯辦主任較高級嗎?董建華梁振英退任後,是全國政協副主席,是副國級,是較特首高一級嗎?不清楚。這亦是深層次問題。香港青年可加入北方那一制嗎?

香港100年來,最值得稱道是英國作風,夠紳士,講文明。(Shutterstock)
香港100年來,最值得稱道是英國作風,夠紳士,講文明。(Shutterstock)

怕老闆變內地人 萌「攬炒」心態

新自由主義進入香港30多年,最大的影響是香港企業的管理方式,六七十年代青年,從入企業,雖無終身制,但上下一家親,齊齊拚命,發揮獅子山精神,刻苦、不計較、互相幫助。企業和員工一齊發財,薪水足以買樓、養妻活兒,提供優質生活。但八九十年代,形勢大變,50歲退休在望,但無生活保障,優勝劣敗,只有1%最發財,CEO最着數:這一代青年人再無退休保障,只有逼退機制,生活小資但儲蓄全無,錢財早已用於供樓或租樓,所以焦慮、不安、挫折感、朝不保夕的威脅長存,人人望子成龍,但好學校有限,只能埋怨香港政府和北方威脅,而大陸青年的進步,由「跟隨、突破、同步到引領」,有如上世紀,美國人最怕老闆變了日本人,香港人亦不能不怕老闆變了大陸人,這是無可奈何,乃有「攬住一齊死」的心態,但事實上只傷了自己子女和香港人,大陸人只是換個地方投資而己。香港50歲以下幾代(25-45)都有這危機,所以只要自己子女不上街,其他青年人上街,心中支持,口中不言,這深層次問題不解決,炸彈永遠在「無樓、無儲蓄、無長工、有子女壓力」,其實是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問題,這一刻一定要反思和重塑,不是靠政客可以解決的。

身份認同是大事「去中國化」要停止

結語:香港台灣經濟下沉一段時間不可免,要浴火重生,要解決這一大批深層次問題,如何令港台人士同意認祖歸宗,是中國人的第一大事。「去中國化」一事要停止,撥亂反正,資本主義要重塑,降低貧富懸殊現象,但又不走福利社會路線,增加公屋是必由之路,回歸保守政治傳統,消除激進手法,完善《基本法》未完成的部分,港台人士要加強了解大陸一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何況世界沒有哪一制可以永遠不修正改革而可長存。如何變化,就看大家努力,但這些深層次問題,不是香港人可以全部自行解決,中央的幫助不可少,不是嗎?不要再受「河水井水」之惑就是了。

張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