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收回農地發展是回歸正軌

我認為,反修例風波的深層次根源不是房屋,而是年輕人對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不過,政府能夠重回正軌,收地發展而不怕觸動既定利益,肯定是件有益民生和符合公義的好事。

去年政府開展土地大辯論時,我便撰文指出,政府應該行使《收回土地條例》的權力,收回由幾個地產商囤積的千多公頃農地,用來興建公、私營房屋。然而,特首林鄭月娥卻以此舉可導致地產商提出司法覆核,以至費時失事為由,放棄這個沿用了多年而一直沒引起大規模訴訟的方法,改為建議和囤地的地產商合作發展,美其名為土地共享計劃。記得當時大地產商之一的李澤鉅說得最坦白:政府有權收地,只是地產商從公私營合作所得到的利潤,會較政府收地的補償多!在民建聯的支持下,政府與地產商合作的計劃獲立法會通過。

想不到事隔不夠一年,民建聯日前在報章頭版刊登廣告,要求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業主(地產商)的閒置土地,大量興建公屋。這個「轉軚」動作,看來是配合中央責成政府須解決反修例風波背後深層次的房屋問題。例如,新華社發表評論,提出住房問題是「最突出、最逼切、最讓人詬病,必須解決」,更批評土地供應受到既得利益集團阻礙,乘機「抬高自己囤積土地的價碼」。此外,中央政法委微信公眾號批評李嘉誠對年輕人「網開一面」的言論時,指出樓價高是反修例風波根源的關鍵,並質問他是否看到民建聯有關「收地建屋,刻不容緩」的廣告。文章也嘲諷和「李首富」一樣「囤地圈錢」的地產商會不會對香港市民「網開一面」?

土地房屋成為動亂根源首選

公平地說,地產商沒有說過一定會對政府收回其農地提出司法覆核,只是政府主動退縮不做,寧願冒上官商勾結的風險。現在政府被反修例風波弄得焦頭爛額,急須找出動亂根源來處理,土地房屋便自然成為首選。況且,在市民對政府信任蕩然無存的情況下,與地產商合作發展如何共享利益,都很難在立法會通過。還有,面對11月的區議會選舉,建制黨派絕對不會自毀長城撐政府。

我認為,反修例風波的深層次根源不是房屋,而是年輕人對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不過,政府能夠重回正軌,收地發展而不怕觸動既定利益,肯定是件有益民生和符合公義的好事。

補充一句:政府也應該下決心處理新界千多頃被預留興建丁屋的土地,毋須又等中央提點。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