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研究香港 需探索海外史

──《穿梭太平洋︰金山夢、華人出洋與香港的形成》中文版序

香港和境內境外各地之間,建立了數不盡的聯繫和網絡,千絲萬縷。不能不承認,香港和華人出洋的歷史是中國近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一環。

Pacific Crossing: California Gold, Chinese Emigration, and the Making of Hong Kong的中譯本面世,是我事業上的里程碑。多年來,我主要用英文寫作,一直盼望有人將我的書籍和文章翻譯成中文,讓我能跟更多的讀者群交流。這夢寐以求的事,終於實現,我當然興奮極了。

研究華人出洋史,我走了漫長的路。早在1980年,我選了東華醫院的歷史作為我博士論文的主題,幾經曲折才獲得東華三院批准我參考它非常豐富的檔案,使我得以深入認識這機構從1870年開始,沒有間斷地為香港服務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當時我論文的焦點是香港的華商領袖和殖民地政府的關係,不過,從東華檔案資料中,我發現了很多東華和海外華人機構及個人的通信和其他記錄,反映出他們之間的頻繁和複雜的聯繫。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十九世紀華人出洋的歷史,令我耳目一新。我從來沒想到,香港和出洋的華人竟然有那麼密切的關係。Carl T. Smith和H. J. Lethbridge有關東華醫院的文章,只論及它在本地的工作,而沒提到它的海外關係,所以最初我對這那些檔案資料,感到有點困惑,不曉得怎麼詮釋這意外的知識,尤其是怎麼把它融入我論文原有的框架裏。擁有這麼多海外關係的東華醫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天,我跟來香港做研究的卑斯省大學歷史系教授Edgar Wickberg提起這個問題,他是研究菲律賓華僑史的專家。他聽了也很興奮,說像東華醫院這種民間機構的檔案,極為罕有,這類資料,可供學者認真地研究海外華人歷史。他還叮囑我多留意這方面的記錄。

移民樞紐的歷史地位

那是1980年代初的事。我的論文在1987年正式完成,1989年改編成書出版, 名為Power and Charity: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Tung Wah Hospital, Hong Kong。2003年再版,書名改為Power and Charity: A Chinese Merchant Elite in Colonial Hong Kong。書的主題仍是香港政府和華人領袖之間的關係,東華的海外聯繫,當然也涉及到,卻未能全面發揮。但我相信這方面的歷史實在值得再探索,只是要等機會吧。

1980年代初,香港出現了移民潮,在坊間,「移民」突然成為了熱門話題,學術界也如是。香港大學地理系的Ron Skeldon教授和社會學系黃紹倫教授等進行了一系列的移民研究計劃,其中的項目是出版一本名為Emigration from Hong Kong的書。我負責的部分是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移民情況,分兩章報道。這是難得的機會讓我正面研究華人遷徙的歷史。我參考了很多政府的檔案記錄,整理了大量來往乘客的數據。老實說,我對數字是充滿恐懼的,不過為了完成這個項目,唯有硬着頭皮,拚命的堆砌,沒想到竟然成功建構出重要的數據庫。這兩章後來也成為很多學者引用的參考資料。

這是我第一次探討二十世紀的移民歷史,又再一次擴闊了我的視野。兩章的內容包括了經香港出洋和回鄉的人;他們遷移到世界各地:東南亞、南北美洲、日本、澳洲和紐西蘭、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島嶼,甚至南非都有,人數之多和地理範圍之廣都是出乎意料的。

華人出洋漸漸成為新的研究領域,內容愈來愈豐富。我慶幸可以將以前分別探索過而似乎毫無聯繫的概念和內容連結起來:例如父權制和保護婦女的問題、香港中文報紙的演變、殖民地的統治模式、慈善活動、同鄉組織等研究,放在一塊看,融會貫通,再加以發揮,可以拼出嶄新的圖象。最重要的是,我領會到,香港不單是一個世界性的貨物轉口港,更是一個「人」的轉口港;又領會到香港作為移民樞紐的歷史地位,更領會到人的穿梭往來對香港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深遠影響。我打算進一步研究這引人入勝的課題。

打開窗戶的鑰匙

1999年,我獲得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研究資助局撥款研究「香港與華人出洋」的計劃。內容以十九世紀香港到加州的往來為主線,集中探討令香港成為「人的轉口港」的歷史因素以及這特點怎樣帶動香港貿易、船務、財經、慈善各方面的發展。拿着研究費用,我到了不同的海外檔案館及圖書館,廣泛搜羅史料。每一個檔案館和圖書館都讓我大開眼界,其中最關鍵的檔案,包括存放在劍橋大學圖書館的怡和公司檔案;加州柏克萊大學Ethnic Studies Department(民族研究系圖書館)的加州華人資料特藏(特別是麥禮謙特藏)和Bancroft Library的三藩市海關檔案;哈佛大學商學院Baker Library所藏的Heard Family Papers等。那些館藏,汗牛充棟,我知道窮我餘生,都沒法看完,只能望洋輕嘆。唯有每到一個地方時,便拚命地翻看資料,拚命地抄寫,分秒必爭,我往往感到透不過氣來。儘管如此,發現琳琅滿目的資料時那份興奮心情,真的難以形容!不論大大小小的資料,都同樣珍貴。小如一張貨單、一封家書、一份報章裏的廣告,大如加州昌後堂的運柩錄和香港繼善堂的徵信錄(它門反映了這兩個番禺人的組織怎樣合作將客死異鄉的先友骨骸,遠隔重洋,排除萬難,運回唐山,原籍安葬的可歌可泣的善舉)。每一件大的、小的資料,都是一條可以打開窗戶的鑰匙,讓我看到新大陸。

這些多元的材料,有助我構想當事人的處境。當然他們是過埠的人,這不在話下。但我們更須要意會到,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有恐懼、有慾望、有虛榮、有惻隱之心、要面對生老病死的芸芸眾生。出洋的華人有很多面相,他們既是消費者,也是勞動者;是乘客也有的是嫖客;有組織同鄉會館以便保護梓里的善長,也有因而受惠的普通會員;他們可能是把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寄回家鄉養妻活兒的苦力,也可能是匯錢回鄉買田買地的富商;是運籌帷幄的金山莊老闆,又可能是唐餐館裏洗碗碟的工人。有的衣錦還鄉,也有潦倒金山街頭,在異鄉老死的華僑。

從香港駛往加州的船載滿了白米、糖、醬油、藥材、熟鴉片、衣服鞋襪,以及拜神用的金銀衣紙,供應他們各方面的需要。連粵劇戲班的演員都是由香港出發,橫渡太平洋來娛樂他們。從三藩市返唐山的船則載着麪粉、花旗蔘、水銀、金磚、金沙、金元和最受中國人歡迎的墨西哥銀元。當然這種出入口貿易不是單由華人經營,在很多層面,都有不同國籍的人參與其中;但華人的消費模式和營商模式大大影響了香港和加州之間的船務和貿易,還促進了各式各樣網絡的出現。

當我們了解到出洋華人的多面性,就更容易看到華人出洋過程的複雜性,和香港所扮演的多元角色,檔案資料看得愈多,那幅圖畫就愈有深度,更五花八門,更引人入勝。

我體會到,要真正研究香港,絕對不能止步於這一塊1100多平方公里內的範圍,而要討究它與世界各地的聯繫和它在境外所發揮的力量。無論是研究出入口貿易、金融市場、殖民地歷史、工業發展、華人出洋等等,亦復如是。香港和境內境外各地之間,建立了數不盡的聯繫和網絡,千絲萬縷。不能不承認,香港和華人出洋的歷史是中國近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一環。

我的研究工作,承蒙很多機構和個人的幫忙。除了上述圖書館外,還有香港政府檔案處、香港大學圖書館、東華三院和保良局等機構,還有其他的不能盡錄。我對他們長期以來的支持,感激不已。

檔案資料看得愈多,那幅圖畫就愈有深度,更五花八門,更引人入勝。(Wikimedia Commons)
檔案資料看得愈多,那幅圖畫就愈有深度,更五花八門,更引人入勝。(Wikimedia Commons)

感謝前輩的提攜

我的成果實有賴多位前輩的提攜。我最感激的是施其樂(Carl T. Smith)牧師。眾所周知,施牧師花了幾十年工夫收集、爬梳、整理了大量香港歷史的原始資料,填補了很多香港歷史的空白,給香港史的研究打下了穩健的基礎。香港能成為新的研究領域,他功不可沒。他為人慷慨爽朗,一生淡泊名利,真的為學問而學問。他的工作態度嚴謹,但又和藹可親,從來都樂意把一點一滴積聚下來的資料和大家分享。他更毫不保留地讓我使用

他建立的檔案庫,這絕對大大方便了我的研究。而且,和他相處,我得到的不單是學術方面的啟發,更學到做人的道理。我深深敬佩他的學者風範,認為他是最值得後輩效法的君子。還清楚記得,當我告訴他我將全力探究華人出洋到加州的歷史的時候,他十分贊成,而且毫不猶豫地說:我收集了很多這方面的東西,現在我專門做澳門的歷史,再用不着了。你都拿去用吧。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動,現在想起來,還是鼻子酸酸的。

有人說,我們有成就,是因為我們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施牧師無疑是一個巨人,但對我來說,他更是我的貴人、恩人。他對我呵護備至,一生難忘。希望我沒有辜負他對我的信任和期望。

做學術研究往往是寂寞的事,而我卻能和很多前輩、朋輩和學生一起在這漫長的路上同行和結緣,算是我的福分。其中孔飛力(Philip Kuhn)、Edgar Wickberg、Adam Mckeown、Janet Salaff均已作古。此外,我有幸和王賡武教授、許舒(James Hayes)、招璞君、文基賢(Christopher Munn)、濱下武志(Takeshi Hamashita)、Madeline Hsu、Diana Lary、李明歡、蕭鳳霞(Helen Siu)、James Watson、Rubie Watson、余全毅(Henry Yu)、Stephen Davies、伍榮仲等多年交往,分享他們的研究心得,令我獲益良多(要致謝的人實在太多,不能盡錄,謹此致歉)。

特別要提的是摯友柯文(Paul Cohen)教授。20多年來,他一直鼓勵我的學術工作;我每一篇文章的初稿,他都很細心的審閱,除了指出錯處外,還提出積極的建議和尖銳的批評。我的功夫也的確因為這樣的挑戰和磨煉,變得更扎實。雖然他自己不是研究香港或移民歷史,但憑着精闢的歷史觀和深厚的研究經驗,令我的學術造詣得以提升。我在此深深致謝。

中文譯本能成事,多蒙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的策劃。翻譯費用竟由東華三院贊助,令我喜出望外。很感謝東華三院幾十年來歷屆主席和總理精神上的支持。東華檔案及歷史文化總主任史秀英小姐更不能不提,她努力不懈的主理醫院檔案和向本港和海外推廣東華的歷史,使這華人慈善機構的豐功偉績能廣傳於世。很多人受了她熱忱所感染,自願參與東華歷史各方面的工作,如寫書、演講、修補文物、把檔案資料數碼化、帶隊實地考查,等等,令東華歷史變得家喻戶曉。她的動員策略,變相地在鞭撻着我,迫得我也不敢怠慢。

很高興和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合作順利。最重要的,當然最要感謝執行翻譯工作的林立偉先生。他下了很大的功夫,把這10多萬字的原著,在短時間內,準確地翻譯成中文本,還不時指出原文裏寫得不清楚的地方,讓我有機會澄清及改正。有些地方翻譯得尤其精彩,令我不禁拍案叫絕。由林先生翻譯這本書,我真的感恩。

從1980年開始,至今快40年。我由研究香港歷史,擴展到其他領域,學到更全面、更宏觀、更多層次地看歷史;現在更學會從心所欲地享受做學問的樂趣。願與各讀者分享我研究成果之餘,還分享我的喜悅。

冼玉儀

2019年7月於香港大學香港人文及社會研究所

新書介紹

書名:《穿梭太平洋︰金山夢、華人出洋與香港的形成》

作者:冼玉儀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作者介紹

香港土生土長,香港大學博士。研究近代中國及香港史,尤致力研究慈善事業、商業、文化、傳媒及移民史。曾擔任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並因此獲頒銅紫荊星章。主理「香港記憶計劃」,建立有關香港歷史、文化的多媒體網上平台。她是香港歷史博物館專家榮譽顧問。

其著作包括Power and Charity: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Tung Wah Hospital(1989)、The Last Half Century of Chinese Overseas(1998)、Pacific Crossing: California Gold, Chinese Migration, and the Making of Hong Kong(2013)以及The Bank of East Asia: A Century of Innovation, Progress and Commitment, 1919-2019(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