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美國在貿易戰中無往不利,但中國是第一個棋逢對手,不像其他國家會輕易屈服,雖然特朗普不斷施展「極限施壓」手段,但似乎作用有限。
中國則透過匯率貶值與國內財政刺激來緩衝短期關稅上漲壓力,並擴大開放外資,全力攻堅受制於人的核心產業技術,擺出長期抗戰的態勢。
而當美股下跌、企業獲利減退、貿易赤字不減反增、美國經濟顯露疲態等不利徵兆出現,特朗普就開始氣急敗壞地責怪聯準會不配合降息。
2020年總統大選時程逐漸逼近,民主黨4位主要候選人都在民調上大幅領先特朗普,讓特朗普憂心如焚,導致他的言行舉止在G20大阪高峰會後更為錯亂。
從8月起,美國企業已毫不掩飾對特朗普的強烈不滿,美國農民也按捺不住他們的失望,因為倉庫堆滿了原本預定運往中國的大豆玉米豬肉,而聯邦政府提供的救濟金杯水車薪,許多中西部農民瀕臨破產。
決策粗糙 步伐錯亂
特朗普政府已多次顯露出決策粗糙、步伐錯亂,讓美企無所適從。
例如突然宣布全面禁止採購華為設備,但過幾天即宣布給予90天的有條件豁免,最近又再延長90天的豁免。8月1日突然宣布對其餘3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實施懲罰性關稅,但幾天後又宣布大範圍延後實施,避免影響到美國家庭的年終採購。
在中國祭出反制措施後,特朗普利用周末華爾街休市的空檔,在推特上指控習近平是美國敵人,並威脅動用緊急命令權強制美企離開中國;華爾街開市幾小時前卻又改口吹捧習近平的卓越領導,並暗示中美近期可能達成協議。
這些黔驢技窮的跡象北京決策者都看在眼裏,更不會輕易讓步。
所以貿易戰短期內定然僵持不下,特朗普不敢無限升高戰火,因為無法承受美國經濟衰退的後果,可是已經投入巨大政治賭注也騎虎難下,如果虎頭蛇尾必然招致政治對手的嚴重抨擊。
更何況,特朗普的鷹派智囊已成功鼓動美國政壇的仇中情緒。不管是共和黨或民主黨,都認定中國嚴重侵犯美國知識產權,並威脅美國的高科技龍頭地位,可說是朝野同仇敵愾。除非全球經濟嚴重衰退,或是2020年底白宮易主,否則現階段缺乏中美達成全面和解的政治條件。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