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展示筆者在過去數十年教導中學生、大學生和研究生的學習評估觀。筆者對評估的信念與角色包括:
- 評估應具形成性,即應對學習有幫助;
- 除了導師扮演評估的角色外,學生在適當的安排下,亦應有機會扮演評估自己和其它學員學習結果的角色;
- 評估和學習的過程應有機地結合。
任職中學時的評估角色和觀念
我曾任教中學一年級數學科,獲校長同意不用批改差不多每天都會交來的學生習作。我的論據:教師用上很多時間去做批改的工作,但效果不大,因為學生大多不明白出現錯誤的原因。我認為批改應由學生個人、小組、全班和老師協作下共同完成,通過這個過程,學生更能明白出現錯誤的原因。
我的處理方法是:上課時,把每班約40位學生分成了十個小組。首先,學生在小組中互相訂正家課。然後,每組抽出一位同學,即十個同學在黑板上同時做出不同題目的過程和答案,例如A組做第一題,B組做第二題……J組做第十題。
然後,再讓每一組的另外一位同學,分別修改其他小組所做題目。例如B組的另一位同學修改第一題,C組的另一位修改第二題……發現錯誤時要指出錯在何處。那位同學假如解決不了,教師首先要求同組的其他同學去處理,有困難才輪到其他組同學設法去解決,最後導師作出總結說明。這樣的安排讓學生們在小組互相訂正時,便要設法去清晰理解每條題目。學生既要認真投入自己學習活動,也防止互相抄襲,對處理數學的原理也更明晰。
過了大約一星期或者完成一個小課題後,便進行小測驗,我會批改測驗。結果只有少數學生成績不理想,便個別對他們着意加以協助。小組內某同學成績如有改善,同組的同學也可以獲得獎勵。
此法讓學習更輕鬆愉快,學生也不再害怕小測驗。學生的成績比同級其他班的表現較好。
2008年9月出版的《中大校友》55期對上述也有所報導。
這時期的特色:
- 開始探討通過小組、整班和導師公開提供回饋,作為學習的重要過程;
- 通過上述過程,增加學員學習的主體意識和投入感;
- 嘗試把評估和學習結合。
任中文大學本科生導師時的評估角色和觀念
筆者自1988年開始任教中文大學教育學院以來,學員都是工作多年的教師、主任、校長和研究生。他們皆為富教學經驗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在我所提供的課程理論科目上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到二十一世紀初,學院安排筆者去教導一班17至18歲、剛入讀教育學士、完全缺乏教學經驗的大學新生,向他們教授課程設計的理論科目。
那時,筆者在中文大學擁有超過十年的教學經驗,當中都是以論文作為考核學習的方法,完全沒有運用學期筆試作為評核工具。為了保證那些「新鮮人」能夠掌握學習的內容和方法,我也嘗試引用學期筆試的方法。
在該科學期初第一節課時,筆者已經告訴學員,他們有機會設計題目來測試自己,同時亦告訴他們,題目的素質將會計算為全學期成績的10%。到該科最後一節結束前,我要求每組(四人一組)以他們所學的理論和經驗,設計三條題目考核本班同學。那一班共有40位同學,所以一共收回30條題目。筆者從中選出六條素質較佳的作為考試題目,學員可從每兩題中選答一題。筆者亦自行設計了一題他們沒有考慮到的題目。
以下是該次測試的題目內容,首六題是學員們設計的:
這時期的特色:
- 嘗試要求學員以自己所學評估自己的學習結果,提高學員學習的主體意識和投入感;
- 從上文可見,學員自行設計的六條題目均各有特色,素質都不錯,可見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均有若干得益。
任中文大學研究生導師時的評估角色和觀念
筆者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直至2008年退休,每一年都為教育碩士班開設「課程:觀點與設計」一科。筆者亦要求隨本人修讀以課程研究為專業的博士生旁聽這一科。該科的評估方法具列如下。
一 參與 8%
主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上課時和課後(面談、電郵──請在主旨一欄列明6051……)對導師及同學的問題或意見作回應;主動提供改善教學的意見;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二 習作 28%
第4至7節習作(2人為一組),目的在:1. 為學員發展學期論文作準備;2. 了解解學員的努力程度;3. 促進合作學習
第四節至第七節習作題目第n節後做,n+1節交,n+2節回饋;為方便各位累積和修訂各習作為論文,務請用電腦做習作,提交檔案給導師。
第4節 設計課程的共同要素、影響課程設計的因素
試根據(1)各種文獻;(2)整體/某學校階段/學習領域/專題/科的特性,和(3)參考黃顯華等(2000)(4.2)所提出的中文科課程要素,分析和比較香港/內地與其它地區的整體/某學校階段/學習領域/專題/科課程文件中課程設計的課程要素
第5節 課程目的和教學目標
試以本節有關「課程目的」和「教學目標」的論點,分析和比較香港/內地與外地的整體/某學校階段/學習領域/專題/科的「課程目的」或/和「教學目標」。
第6節 學習內容和活動的組織
根據各文獻,分析和比較香港/內地與外地的整體/某學校階段/學習領域/專題/科學習內容和活動的課程組織。
第7節 學習評估及課程評鑒
試以本節所學理論和觀點,分析和比較香港/內地與外地的整體/某學校階段/學習領域/專題/科學生學習的評估方法(不是「課程評鑒」)。
由第4到7節的習作,必須「比較兩個地區」「文件課程」課程設計的要素,
以期從改善香港/內地的課程設計的角度去處理。
三 期中評估 14%
從習作的經驗反思論文的處理方案
1. 在小組內和課堂內所收到的回饋和所作出的訂正
- 在對四份習作的回饋中,認為哪些同學的榜樣值得仿效?
- 哪些misconceptions值得警惕和避免?
2. 在完成四份習作後,閱讀了哪些有助於完善論文的文獻,對修訂論文哪些內容有哪些幫助?
- 除四份習作曾應用過的文獻外,你還會應用哪些文獻(由導師提供的,或自行找到的),對論文哪些課題作出分析和/或評價?
- 第8和第9節(該兩節的主題是:基於學習心理學,探究普及強迫教育實施後,課程設計性質應有的改變,和基於教育社會學以及常新教育多項條件出現後,課程設計性質應有的改變)中,哪些觀念值得用於分析和/或評價在論文中有興趣探究的課題?
3. 如何處理第二至第四份習作,探討各個課程要素之間的關係,例如「課程目的」與「學生學習評估」之間的關係?
4. 在你的習作中,有哪些陳述、判斷、論點是缺乏基礎或具體例子,而希望在論文中補充的?
只簡單列出上述,不須具體內容。500至1000字。
學員在完成上述方案後亦提交給導師,導師把部分值得探討或學習的檔案電郵給所有學員,在下一節課時討論。
四 論文 50%
個人應用本科所學,並基於第4至7節的習作,綜合分析、探究某階段(如學前、小學、初中……)的課程文件
1. 某專題(如《學前教育課程》、《課程發展路向:學會學習》、學校教育質素保證、綜合課程……);或
某學習領域(如: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藝術教育),或某科(如通識教育、美術、音樂、歷史、物理等)的課程設計。
2. 必須比較本地與其它地區的課程設計,以期改善本地課程設計。
中文4000至8000字﹔英文3000至6000字(附錄除外)
第10節 交一份論文的處理方案給導師和各學員
第11節 應用下列論文評分標準進行討論(小組、整班)
這時期的特色:
- 從三個階段,即(1)參與、(2)習作和(3)從習作的經驗反思論文的處理方案建構論文,導師努力嘗試把學員的學習和評估相結合;
- 增加自評和互評的機會;
- 安排學員去分析和比較兩個地區的課程設計,從中理解和感受不同地區課程設計文件的差別和多元。
小結
筆者努力嘗試設計不同的評估方式,讓中學生、大學生和研究生把評估視為學習的一個過程,為未來人生可能面對不同的考驗作準備。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