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法國經濟學家托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出版了《21世紀資本論》(Le Capital au XXI Siecle),馬上成為本世紀最熱議的經濟學作品,2014年即有了英譯本和中譯本。這本連中譯本也厚達600多頁的學術著作,竟引起熱賣熱議,而且有頗多年輕讀者,可說是一個異數。但這的確是馬克思《資本論》之後一本重要的書。如果說布羅代爾是從物質文明歷史的角度來觀察資本主義的發展,皮凱蒂則從資本累積本身去觀察300多年來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規律。兩人所得的結論是一樣的:經濟的不平等造成了政治的不平等。
皮凱蒂通過對法國大革命後西歐法、英、德三國、美國獨立運動後北美洲加拿大和美國資本數據的考察,並參考北歐國家相關資本數據,發現了在資本主義政經運作的框架下的規律,可用下面的公式來表示:
r>g
「這裡r代表資本收益率,包括利潤、股利、利息、租金和其他資本收入,以總值的百分比表示;g代表經濟增長率,及年收入或產出增長。」(見該書北京中信中譯本,頁27)經過對上述幾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本發展數據的考察,皮凱蒂發現:繼承財富增長的速度,要快於產出和和勞動收入。為甚麼呢?因為在資本主義政經框架開始運作之際,社會各成員擁有的「原初資本」已極不均衡,新興商人和資本化的貴族所擁有的,和絕大部分參與勞動生產的成員所擁有的根本不成比例。因此,擁有大量原初資本的極少數人群及其繼承者,便佔盡了優勢。於是,上面的公式便形成了:
繼承財產的人只需要儲蓄他們資本收入的一部分,就可以看到資本增長比整體經濟增長更快。(同上引)
自相矛盾的現實 不存在的平等
由這個公式,皮凱蒂得到跟布羅代爾相同的結論:
「相對於那些勞動一生累積的財富,繼承財富在財富總量中將不可避免地佔絕對主導地位,並且資本集中的程度將維持在很高的水平,這一水平可能有違現代民主社會最為根本的精英價值和社會公正原則。」(同上引,頁27-28)
皮凱蒂還進一步分析說:
「r>g的根本性不平等,與任何形式的市場缺陷無關。恰恰相反,資本市場越完善(以經濟學家的角度──古按:應指零障礙的自由貿易角度)r>g的可能性就越大。」(同上引,頁28)
猶有甚者,這種可能在他所考察的300多年以來的數據顯示,竟是歷盡天災人禍依然不變,而集中擁有60-90%整體資產的1-10%的人群卻不一定要花很大的精神氣力,即使到了今天,只要高薪聘用一些投資精英來理財,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但所謂高薪,一般只不過佔他們擁有的資本總值1%而已。這就是皮凱蒂考察到的第二個規律:「規模效應」。(參看上引同書,頁454, 463-465)對擁有60-90%全國資產的人來說,1%的資本額也是天文數字,資產「規模」不夠大的資本家,很快就失去了競爭能力,轉眼即被淘汰。天災人禍只不過暫時調整一下1-10%人群資產分布的比例,但擁有最多資產的1%人群始終高高在上,屹立不倒。
由此可見,資本主義自由民主根本不可能使其公民獲得福山所謂「欲他人之所欲」的「認受」,那依然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妄想,在資本主義社會並未存在過。原因正是布羅爾和皮凱蒂所指出的資本主義政經體制難以矯正的內在缺陷。儘管皮凱蒂提出全球化的資本累進稅的辦法來矯正這這些缺陷,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種稅制是烏托邦式的,即使理論上可行,也不是一時一刻可實現。何況全球累進稅制的做法簡直與金融經濟全球化背道而馳,顛覆了今日資本主義經濟學家要求政府幾乎零干預的理念,控制了國會政黨和政客的壟斷資本家又怎會妥協呢?再說,全球累進稅制成功之日,原意義的資本主義社會已不復存在,我們已進入全球化福利制的社會主義社會了。
歷史不這樣發展,也不會在這裏終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