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幾點對昨天事態的想法:
1. 有人認為新一代抗爭者採取「群龍無首」之策,成效優異。不過現時似是政府也採取「群龍無首」之策,警總長期被圍,卻沒有任何領袖如特首、司長、處長出面解圍,令人詫異。示威可以群龍無首,但政府可否群龍無首?政府的不作為和不稱職,將令事件更難化解。
2. 這場抗爭其實本身也是一場輿論戰。能成功爭取擱置修訂《逃犯條例》是因為遊行人數盡破香港歷史紀錄,甚至連海外元首也稱從沒見過人數如此鼎盛(卻又井然有序)的大型遊行。今次遊行有不少是「首行族」,是新的支持者。然而這場運動亦可能已沒有能力爭取更多支持。6月9日的人士上街,是因為不滿政府強推《逃犯條例》修訂。6月16日有更多人士上街,則是因為憤慨於警察於6月12日過度暴力。但目前政府已決定全面收斂,因此不能引發更多人支持抗爭運動。事實上運動成果除了來自民眾自身努力,更大程度是來自於政府不斷犯下嚴重錯誤。現在很多人擔心的是輪到民眾犯錯,反而造成支持者流失。
3. 這次包圍警總雖然是一次創新以及可能有效的嘗試,但可惜的是有利亦有弊,它必然令社會更為撕裂和對立。警察總部在不少支持建制的長輩心中,就如同一座聖殿。現時警總被圍,對他們的心理打擊就等於耶路撒冷或麥加等聖城被圍一樣,我完全能想像他們的失望和憤怒。不用說無法爭取這些人的支持,還造成了更深的裂痕,如能修補當嘗試修補。但這一刻亦明白抗爭者認為包圍已是爭取訴求別無他法的一着。
警召救護車 鬥智的一着
4. 建制因為之前在輿論戰節節敗退,為了止蝕他們已不可以再隨便動用武力。過往動武建制基於武備精良必然是大幅佔優,但當不能使用武力,就逼使雙方鬥智。鬥智暫時看來是建制的弱項。承接第一點的群龍無首,示威者群龍無首的意思是每一個人都動腦筋,想辦法,所以集思廣益力量更大;但建制的群龍無首則是每一個公務員都不會去動腦想辦法,只等待頂頭上級的指示。在動腦筋方面,建制便陷入敵眾我寡之局,更何況我們懷疑連建制頂頭的那些孤家寡人,都沒有意願或嘗試動腦筋。
5. 警總昨夜召集救護車,雖不能排除有實際需要,但也可能是自行鬥智的一着,那能爭取輿論對警方的支持。可惜其智卻棋差一着,直播顯示當救護人員到達警總正門,警察竟然一直不肯開閘讓救護人員內進,過了25分鐘才願意開門,那反過來令人懷疑警局中根本沒有人需要救援。此事亦令人想起,當初6月12日重傷的示威者在救護車準備送院時,警察竟然阻撓並把傷者拖下來,阻延有迫切需要的救援工作,那益發令警隊失去在救援方面的道德高地,除非他們就這類事件致歉。
6. 我本來一直以為包圍警總不會奏效,因為這個世界有直升機,尤其警方必然會有。直升機可以運送物資,也可調配人員以及運走需要離開的人。同時那還能打擊抗爭者的士氣──你們看,天空根本尚未包圍呢!不過最終我似乎高估了這個可能性,直升機並沒有出現。
7. 跟佔中不同,今次並沒有其他民間暴力團體去挑釁抗爭者。也許是因為他們對建制也不以為然、不敢苟同,或至少沒有當天那樣激情到覺得要「兩肋插刀」。但不排除之後這些團體會出現。
留是危險,撤也危險
8. 昨天很多人勸喻停止包圍警總,認為這對示威者很危險,並怪責他們不懂得見好就收。我的看法是留是危險,撤也是危險。就正如投資一樣,買是危險,不買也是危險(不買日後可能要以更貴價錢買入)。民眾其實至今仍然沒有實質成果,《逃犯條例》本來就是不存在的,只是建制的鬼主意,但民眾卻賠上很多人被警局扣留,被警察的暴力所重創,還有一位義士犧牲。這是真正的「同行」,不放棄受創的任何一人。而他們認為這已是爭取警務處處長或其他政府高層回應事件的最後一種方法,就如同6月12日的抗爭是阻止立法會二讀的最後一種方法。勸喻的邏輯,就等同6月12日勸喻示威者遠離速龍一樣。撒了,則一切落空;留守,則仍有一絲希望。在這個情況下,我沒有任何能量去說服他們應該離去,除非我有更為切實可行的方法。但當然我同時知道,發生像近日蘇丹哈士穆對示威者大屠殺的事情,一直不能抹殺。這是進退皆有其險,置民眾於奇險的罪魁其實是特區政府,他們的碌碌無能以及道德低下不聽民意,造成了今日進退兩難的困局。(某程度置買樓或買股人士於奇險的罪魁也同樣是特區政府,人們因為缺乏房屋和退休保障,才要冒這些風險。)
9. 在近日事件,我們發現老師和學生的角色已經調換。老師都沒有辦法阻止這條置香港法治、經濟和國際地位於險境的《逃犯條例》修訂案,上學也不能學會。反倒是學生自食其力,找出方法,救了香港,也救了老師。對於到底誰是老師,以及對於上課的重要性,無可否認也會受到新的質疑。雖然老師或者善於教學生賺錢,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假如香港失去了國際地位,那些賺錢招數,也再無用武之地了。
10. 由於事情變化急劇,而且往往出人意表,說實在的我也沒有預言能力,去預測下一步的發展。Be water並不等同「水向低流」,而是「水無常形」,它已告別了一定之規。更何況社會結果是源自雙方互動,對於建制的下一步,我們同樣覺得無法預料。其實主動權還是在建制手中,例如要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之類,香港的走向,仍在於政府中那些龍首的一念之間。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