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美貿易戰,誰受的傷害更大?

林毅夫指出,由於對美貿易只佔中國全部國際貿易的一部分,同時中國經濟增速高於美國,因此即使展開中美貿易戰,給中國帶來的損失程度仍會低於美國,中國仍將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30個百分點。

編按:2019年5月22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學術顧問、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格政」論壇上表示,特朗普用貿易逆差和所謂的不公平競爭的方式與中國談判,實際上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根本目的是遏制中國發展。面對美國的無理要求,中國最重要的是保持定力。以下為林毅夫演講全文:

去年我們曾在「朗潤·格政」論壇談過中美貿易戰的問題,非常遺憾,一年過去了,這個問題還存在,而且還可能惡化。

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再談三個觀點:

觀點一:特朗普以貿易逆差為借口談判,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第一個觀點大家都很清楚,貿易是互利雙贏的。美國跟中國買東西並不是美國給中國的恩惠,是這些東西美國自己不生產,而國內有需求必須從國際上進口。美國可以從中國進口,也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從中國進口價格比較低,產品質量比較好。

當然有些產品美國自己也可以生產,我想美國沒有說不能生產產品,但如果他們在國內生產的話,成本會非常高,老百姓要付出非常高的代價。所以在這種狀況下,從中國進口是因為價格定位,這一點是貿易的基本原則。只要讀點經濟學,或是沒有讀經濟學,都知道這個道理。

特朗普會說,美國每年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那麼大,是不是美國吃虧了呢?我想一般讀經濟學的也知道,在談國際貿易的時候,不能從兩國的貿易逆差或順差來看問題,要從一個國家跟整個世界的貿易逆差或順差來看。

有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是有順差的,像中國我們過去很多。有些國家是有逆差,有些逆差多一點,順差少一點。美國是逆差非常大的國家,但讀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一個國家如果有貿易逆差的話,是因為消費太多、儲蓄不足造成的。要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必須從國內看,怎麼來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比如像特朗普,想用增加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歐洲、日本的關稅來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但實際上是適得其反的。

比如說,特朗普在過去兩年採取了不少舉措,但實際上,美國去年整個貿易逆差不僅沒減少,而且還在增多。根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即使有特朗普那麼大的動作,美國對外貿易逆差是增加了12.1%,而不是減少。

那對中國也是一樣。去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增加了11.7%,同樣並沒有解決問題,帶來的結果是貿易狀況惡化,美國國內居民或使用中國出口產品的生產商付出更高的代價。

在這種狀況之下,如果進口產品要付更高的價格,那麼一般家庭剩下可以用的錢就少了,可以用來買國內生產的產品或是國內提供服務的成本就上升了,其實對他的就業也是不利的。

現在美國開始從貿易逆差來說事情,從貿易是不是公平、中國強逼技術轉移等等這些事來說。當然他講得很多,可是也沒有具體證據。他固然利用國內法301調查,出的報告非常厚,但如果仔細讀內容,大部分都是猜測。所以耶魯大學一位教授說,這基本上是在潑髒水,沒有證據。這樣的政策是對美國不利的。

說中國強逼技術轉移,我們看到,美國公司到中國投資一定是帶着技術的,他的技術是我們強逼他轉來的嗎?實際上不是。因為美國公司如果在中國生產,要進入中國市場,他不用最好的技術,產品如何能夠競爭?

比如汽車。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也是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除了美國汽車在中國生產,也有德國、日本、韓國。如果美國通用、福特不用最好的技術在中國生產,他生產出來的汽車在座的各位基本不會有人買。但我們知道,通用和福特現在在中國生產的汽車,比他自己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多,他們的利潤主要來自中國。所以他用最好的技術來中國生產,是他自己的需要,並不是中國強逼的。

中國這些年的技術進步非常快,這是事實。但如果不是技術進步那麼快,中國怎麼能夠經濟增長?中國的經濟不斷增長、資本不斷積累、產業不斷升級,當然技術會不斷創新,而這些創新其實主要是我們自己通過學習、研發來獲得的。

美國也有比較客觀的。當過哈佛大學校長、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美國財政部部長的Lawrence H.Summers說,中國這些年的技術進步只能由中國的發展、中國的努力來取得,不可能是強逼來的。

那麼,在這種狀況之下,特朗普為什麼老要用貿易逆差和所謂的不公平競爭的方式來談呢?我個人認為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實際上是看到中國發展得這麼快,他想來遏制中國發展。這是我的第一點看法。

特朗普會說,美國每年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那麼大,是不是美國吃虧了呢?(Shutterstock)
特朗普會說,美國每年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那麼大,是不是美國吃虧了呢?(Shutterstock)

觀點二:即使有貿易戰,中國仍是對全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

第二點看法是我們希望貿易問題能解決,中美兩國能夠友好相處,中國的發展也給美國帶來很好的發展機會。但假如事情不能按照我們的預料,貿易談判不能達成協議,美國對中國的所有出口都加25%的關稅,那到底對中國有多大的影響?

當然,貿易是要雙贏的,中國會有損失的話,美國同樣也有損失。中國的損失到底有多大?我們可以想想看。現在中國每年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到20%,美國佔中國出口的比重去年是19%,他只是我們貿易當中的一部分。即使提高25%的關稅,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其實可以做很多模擬來研究。

有人說影響大一點,有人說影響少一點。一般的看法是頂多影響0.5個百分點,對美國的影響可能稍微少一點,0.3個百分點,也不少。好像中國受的傷害多一點,美國受的傷害少一點。但我們必須考慮到,美國現在的經濟增長率不到3%,他如果下降0.3個百分點,他的增長率要損失10%。對中國來講,我相信維持6%-6.5%的增長是沒有問題的,這樣的增長目標是可以達成的。而且我個人相信,應該是比較靠近6.5%。那麼,即使減少0.5個百分點,我們還有6%的增長,這在全世界還是很高的增長。

中國不僅在全世界擁有很高的增長,中國還會是全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國。自2008年以後,每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30%以上。即使因為貿易戰我們從6.5%降到6%,但我們現在的經濟規模佔全世界16%,6%的增長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還是會貢獻一個百分點。

2019年全世界的增長會有多少?按照世界銀行的預測,是2.9個百分點。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是3.5個百分點。這樣講的話,即使有貿易戰,中國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也會有30個百分點的貢獻率,中國還是對全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

觀點三:絕不會為滿足美國單方面需求而犧牲中國發展

第三點是我們希望貿易雙贏,我們與美國能夠坐下來談,雙方都能取得一個滿意的方案。如果美國不願意呢?我們絕對不會把中國發展作為代價來滿足美國單方面的需求。為什麼這麼講呢?即使貿易戰在最後的狀況,中國還能維持6%的增長,中國還是全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動力。

在這種狀況下,面對美國的這些無理要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保持定力,繼續堅持我們的既定方針,全面深化改革和開放。按照現在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追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樣的話我們能夠取得高質量發展。這種發展不僅是國內的東中西部、城市與農村人的共享,也是跟世界上與中國維持良好貿易關係的國家共享。

美國佔中國出口的比重不到20%,我們還有80%。如果美國因為貿易戰出口減少,那麼我們從美國的進口也會減少,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市場機會,更好地讓歐洲、日本、韓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

現在對世界來說最重要的是發展,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很重要。全世界的經濟發展大家都是比較悲觀、迷茫的時候,中國的開放給其他國家帶來共同發展、共享發展的機會。

其實美國很多企業家也非常清楚,目前全世界每年30%以上的增長來自中國。要是美國這些企業退出中國市場,那他就退出了全球財富500強的地圖,這些美國的企業家也都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我希望,我們保持定力,繼續改革開放,讓中國的發展成為願意與中國搞好關係的這些國家的共享機會。我相信,美國的企業家、美國人民,也希望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

原刊於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