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Apr 26 2025 01:47:0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從根源解決香港醫療問題

香港醫療問題的根源並非因為香港缺乏海外醫生,而是因為香港沒有防治慢性病的有效方法,以致慢性病成為流行病,且趨年輕化。

鬧得香港滿城風雨的醫療問題,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可以得到政府和醫學會一致接受的方案,導致普羅大從被誤導,以為引入海外醫生便可以解決香港的醫療問題。無可否認,引入海外醫生的確可以紓緩香港政府醫院缺乏人手的問題,但絕對不能解決香港醫療的基本問題。香港醫療問題的根源並非因為香港缺乏海外醫生,而是因為香港沒有防治慢性病的有效方法,以致慢性病成為流行病,且趨年輕化。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 (U.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慢性病是持續三個月以上的疾病;不能通過藥物或疫苗來預防,也不會自動消失。65歲以上的美國人有88%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包括冠心病、關節炎、濕疹、糖尿病、癌症等等。

既然藥物和疫苗都不能預防慢性病,藥物和疫苗又豈能「治癒」(cure)慢性病!

藥企控制現代醫學

普羅大眾,包括醫生,並不知道現代醫學(即主流醫學)的教育,自1910年開始已由藥企(pharmaceutical industry)控制和主導,以致全球的醫學院都在培訓醫科學生如何用「毒藥」(見處方藥盒上的標籤)去醫治慢性病。

不信嗎?不論你患有任何不適,只要你去諮詢醫生,醫生就會很努力為你檢查、化驗和診斷,然後給你一個病名──確診。如果你問醫生:「我為何會患這個病?」尤其是慢性病,你不會得到答案,因為現代醫學是沒有慢性病成因的醫學。不過,他會給你處方藥物去抑制症狀,卻無法徹底治癒你的疾病!

如果你被確診患有慢性病,「終身服藥」是你的唯一選擇。不幸的是,終身服藥只會令你的身體愈來愈弱。你無可避免地繼而服食更多處方藥去醫治以前的處方藥所導致的新疾病,直到死亡為止。

西方傳統醫學(traditional western medicine)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西元前460-370)早在2000多年前已強調:醫者必須謹記以「不要傷害病人」(First, do no harm)為行醫的第一守則。現在每個醫科畢業生都必須宣讀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試問:

  • 用「毒藥」醫治慢性病,豈能不傷害病人?
  • 用「毒藥」醫治慢性病的症狀,豈能治癒慢性病?

讀者們現在應該明白,為何醫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已超越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成為美國的頭號殺手疾病(killer disease)。醫源性疾病是醫療導致的疾病。由於醫生處方治療,因此醫生難辭其咎。

現代醫學(present day medicine)之父奧斯勒醫生(William Osler, 1849-1919)強調: 關心病人「為何」患病,比關心他們患什麼病更重要;即是尋找疾病的「根源」,比確診更重要。

幾乎所有慢性病都可以治癒

事實上,只要從疾病的根源入手,幾乎所有慢性病包括癌症都是可以被治癒的;但首先我們必須認識:

  • 什麼是慢性病的根源?
  • 什麼療法可以治癒慢性病的根源?

有科學根據的慢性病治本理論和治癒法已存在了幾十年。由於製藥企業成功刻意隱瞞它們的存在,以致全球所有醫學院和醫生們都被蒙在鼓裏。有多少醫生會懷疑,藥企主導的醫學教育是一個刻意用處方「毒藥」治標不治本的醫學──一個牟取暴利的策略!醫生們無可避免地成為藥企最專業、最得力的處方藥推銷員!藥企關心的是賺了多少錢,而不是救了多少人!

大多數醫生都有一個「醫病救人」的使命。試問:用「毒藥」治標不治本可以救人嗎?治標不治本只可以醫病,但救不了人!

為了香港人的健康,香港政府是否應該刻不容緩去解決香港醫療問題的根源──慢性病的蔓延和年輕化?

香港政府應該首先認識和了解慢性病的治本理論和療法。如果認為它們合理和合邏輯,便可以通過臨床印證慢性病治本療法是否有效。如果證實有效,便可以實踐和推廣。至於香港政府是否願意從根源解決香港的醫療問題,還要看我們的特首是否認同慢性病的蔓延和年輕化是香港醫療問題的根源。

伍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