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04 2025 04:58:0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天干、地支、五行、甲子

——漫談中國術數(一)

在看中國術數的時候,我們想聽到天干、地支等詞,可是大家又知否追些字詞的出處?彭家發帶讀者進入中國術數的世界……

何謂天干、五行、河圖與洛書?

 
相傳黃帝命大撓作甲子(天干):《 呂氏春秋.尊師》:「黃帝師大撓。」東漢高誘注:「大撓作甲子(以定明)。」清龔自珍<辨仙行>:「九皇五伯,升且淪,大橈以來未浹旬。」
 
加上五行:《尚書.虞書.大禹謨》:「於(鳴)!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水、火、金、木、土、縠、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九敍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俾勿壞。」;《洪範九濤》: 「 天仍錫(賜)禹洪範九疇(九類大法),初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再加上河圖、洛書:《論語.子罕.第九》:「子曰:『鳳鳥不至(據傳鳳於舜時來儀,周文王時,鳴於岐山,河不出圖)傳伏犧氏出,河中龍馬負河圖而出』;大禹治水時,神龜浮出水面,背有洛書),吾已矣夫! 」(意謂,有聖人受命而出,則會鳳鳥至,河圖出,今無此瑞徵,我之道是否已無希望呢?)
 
自是數千年,中華民族朝野皆生活在天干、地支、五行、河圖、洛書的風俗中。
 

六十一甲子 術數看天命

 
北宋邵雍《皇極經世》:「十干,天也;十二支,地也,干支配,天地之用也。」六十甲子之配合,係以陽干(如甲)配陽支(如子),得甲子;陰干(如乙),配陰支(如丑)得乙丑;陰陽相配要如此(陽配陽、陰配陰)方為得宜;否則,就謂之陰差陽錯。
 
至漢代,術家以六十甲子演成一家,或用以擇日,或用以配卦、或用年月日時(四柱)以推命,或以分配二十四節氣;漢司馬遷《史記.日者列傳》(西漢褚少孫補):「(漢)孝武帝聚會占家問之,某日可娶婦否?五行家曰可,堪輿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辯訟家曰大凶;歷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乙家曰大吉,辯訟不決。制曰:『避諸死忌,以五行為主,人取於五行者也。』」漢司馬遷《史記.太公自序》:「太史公(司馬遷)學天官(天星)於唐都(俗有安當天神位,曰「天宮賜福」),受易於楊何,習道於黃子……。」嘗竊觀陰陽之術,太祥(詳)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日者,占候卜筮之人也)朱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唐太上隱者<答人>:「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一回):「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將伐許,五月甲辰(日),司馬授兵(兵甲)於宮(太廟)。」
 
《左傳.僖公五年》: 「八月甲午(日),晋候圍上陽,問於卜偃曰: 『吾其儕乎?』對曰:『克之。』公曰:『何時?』對曰:『童謠云:丙子(日)之晨……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晨),日在尾(日在尾星之上),月在策(月在天策星之上),鶉火中,鶉火,星也,此喻(軍事成功在望),必是時也。』冬十二月,丙子(日)朔(初一),晋滅虢(假道滅虢)。」
 
《周易.繫辭傳.上》:「大衍之數五十(疑脫「有五」兩字),其用四十有九……。天(奇數、陽數)」一、地(偶數、陰數)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十之內有五個奇數,即1,3,5,7,9),地數五(十之內有五個偶數,即2,4,6,8,10)。五位相而各有合(如6=5+1,7=4+3),天數二十有五(1+3+5+7+9=25),地數三十(2+4+6+8+10=30),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25+30=55),此所以成變化,而行神鬼也。
 
(待續)
 
 
 
 

彭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