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復古與五四運動再反思

五四運動的主題是民主和科學。民主是開放政治,與傳統封閉政治相對;科學是理性,與傳統的迷信相對。為了一些政治原因而否定五四運動,並無道理。從文明演進的角度來看,五四運動的大部分是做對的。

今年迎來了五四運動100周年。自上世紀90年代以降,人們一改以往每年都會高調紀念這一偉大歷史事件的做法,不僅愈來愈低調,而且在學術和政策領域出現一股不小不弱的否定這場運動的取向。

從政治上說,這種微妙的變化不難理解。無論是中國國民黨還是中國共產黨都是五四運動的產物,正是五四運動使得兩大政黨成為了革命性政黨,所不同的是共產黨比國民黨更具革命性,這也決定了日後兩黨的命運。五四運動觸發了中國的革命,但革命之後,政黨就必然需要作出調整,從革命黨轉型成為執政黨。作為革命黨的中國共產黨和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對五四運動持有不同看法,這是可以理解的。

在低調對待、甚至否定五四運動的同時,就出現了一種可以稱之為復古的社會現象。這也可以理解成為否定之否定。五四運動的主題是通過否定傳統而追求方方面面啟蒙和現代化。1980年代在知識界所發生的被視為是另一場五四新啟蒙運動。因為這場新啟蒙運動很快導向了青年學生和知識界的政治激進化,運動之後有關五四的話題便變得具有敏感性。1990年代以後,從官方到民間,意識形態便轉向了保守,各方都力圖從傳統中尋找新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資源。這便是復古式國學崛起的大背景。

從對《論語》的現代式解讀開始,中國很快進入了一個國學復興階段。這些年來,所謂的國學復興令人眼花繚亂。適齡學童進入了形式多樣的國學班(讀經班)、婦女進入了女德班、教師重返各式古裝、博士開始用古語答辯、一些黨員幹部(不乏高級幹部)出現各種形式的妻妾成群……各種現象層出不窮,不一而足。

這些大多發生在城市,還算包裝得不錯了,至少有些知識的含量。如果到廣大的農村去看看,那裏的情況更顯得觸目驚心。各種邪教橫行,只要有些錢的人,或者有點忽悠能力的,隨便可以支撐起一個廟堂,進行自己的傳教或者講經工作。正式的社會秩序不見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各種非正式社會秩序。

復古風潮要回歸什麽

形形色色的當代復古是商業噱頭?是在尋找精神寄托?還是在進行文明復興?人們尋找着各種理由來論證自己行為的合理性。不過,所有這些都可能是假象,就其本質而言,各種現象僅僅表明了中國一些人日漸墮落的精神世界,而墮落的精神世界對另一些人來說便是機會,無論是追求商業利益還是社會名望。

當然,即使是精神世界的墮落也不難理解。其起源在於當代社會急劇轉型期間的行為失範。舊的規範不行了,就需要新的行為準則和精神寄托。中國數千年是農業社會,現在面臨一次真正的並且異常徹底的商業革命。商業社會就需要符合這個社會的另一形態的行為準則和精神依托。歷史上,西方也同樣幾次經歷了這個過程,尼采的上帝之死近代命題就具有類似的背景。對中國來說,問題在於要塑造什麽樣的精神和如何塑造這種精神?

在改革開放之前的毛澤東時代,今天盛行的這些大概都會被視為是牛鬼蛇神。毛澤東是理想主義者,不過追求不切實際的理想就變成了烏托邦主義。不管怎樣,毛澤東這一代是五四運動的產物,他們具有近代以來的鮮明的文明與野蠻、先進和落後的觀念,只不過是在當時被革命與反動的話語所取代。正是因為這些被視為是野蠻落後和反動的,它們才被一一清除,至少就形式而言。

不過,現在這些現象又一一出現了,返回中國社會的舞台。問題在於,五四運動之後的種種清除被視為是野蠻和落後的行為都做錯了嗎?五四運動以降到文化大革命,一直被視為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時期。的確,在清除上述社會行為的同時,很多被視為是中國傳統價值的東西也蕩然無存。

不過,在當代全面復古的社會運動中,所有這些從前被政治掃蕩的糟粕都回來了,而被視為是積極的中國傳統價值並沒有出現回歸的跡象。因此,今天的問題是:需要繼續對五四運動做全面否定嗎?這場運動哪些地方做對了?哪些地方做錯了呢?對所有這些問題人們並不很清楚。

五四運動的主題是民主和科學。民主是開放政治,與傳統封閉政治相對;科學是理性,與傳統的迷信相對。為了一些政治原因而否定五四運動,並無道理。從文明演進的角度來看,五四運動的大部分是做對的。

五四運動開始時的新文化運動,猶如歐洲的文藝復興,具有非常的先進性。只是後來受內外政治環境的影響,其主題演變成為政治運動。儘管這種轉變是歷史的遺憾,但也是必然的。但有什麽理由否定新文化運動呢?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樣一場新文化運動,中國仍然會生活在何種社會情形之下呢?

知識界是新精神世界的主要來源,但可惜的是知識界率先墮落。五四運動之後西方各種思潮進入中國,在中國競爭思想空間。1949年之後,馬克思主義則變成了唯一的方法論。改革開放之後,一波又一波西方思想進入中國。到今天,人們愈來愈意識到,這些西方的文化或者理論很難解釋中國的現實。不過,這是否就意味着那些從前被視為是牛鬼蛇神的東西就成為了科學呢?顯然不是。

1980年代之後盛行在中國的西方思想,產生了兩個相關層面的問題。在政治上,各種西方思想的競爭產生了消極後果。如同近代,一些人仍然相信中國的現代化就是西方化,因此西方所有的,中國也必須有,包括思想和制度。這種把現代化和西方化的簡單等同,不可避免地和現實情形產生了激烈的沖突。

另一方面,在學術上,這些進口的思想和理論並不能解釋中國。這是當代中國話語權空白的一個重要根源。西方的不能解釋自己,而自己又沒有原創,這必然造成話語權的缺失。不過應當說明的是,至少西方學說本身是自足的,因為有其自身的一套邏輯;西方學說是建立在西方經驗之上的,能夠解釋西方的實踐。只不過是當人們把這套邏輯機械地套用到中國經驗的時候,就顯得蒼白無力。

這也是這些年來中國一些人開始追求所謂的中國社會科學本土化的背景。沒有人會否認這種努力的本意,但對什麽是社會科學的本土化,人們從來就沒有任何有效的爭論。急於求成,為數不少的學者就拼命地回到了傳統,因此,易經風水、術數密碼……一一出來,登上了知識的最高殿堂,充斥着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用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結果,制造出大量的自說自話、誰也看不懂的東西,毒害着年輕人和未來。

中共執政最大的文化挑戰

今天的中國學界,抵制西方已經成為各方有意識的努力,並且因為很多西方思想在中國缺失社會根基,浮於表面。在很大程度上,諸多被視為是來自西方化的壓力,實際上來自中國自身的現代化。或者說,凡是現代化的國家都會經歷類似的社會變遷。

無論是面對西方還是面對現代化所帶來的壓力,復古是解決方案嗎?復古被普遍接受,造成了一種凡是傳統的就是正確的概念。如果這種趨勢不能加以糾正,這樣下去會導致怎樣的結局呢?一句話:和世界脫軌。

簡單地說,這是因為中國具有深厚的社會文化土壤。第一、中國中產階層仍然偏低,窮人仍然居多,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人仍然是少數,尤其是農村地區。第二、中國缺少很多國家所具有的國家宗教,各種民間宗教一直泛濫成災,並且層出不窮,源源不絕。第三、中國傳統上佔主導地位的是道德哲學,缺失理性分析文化。強調道德過度,經常走向反面,變得極度虛偽,知識人的墮落經常變得毫無底線。第四、中國沒有經歷過類似歐洲那樣的文藝復興運動,而政治啟蒙過度。如上所說,新文化運動類似文藝復興,但時間過短,很快演變成為單純的政治啟蒙運動。第五、當代社交媒體泛濫,各種庸俗的東西總是能夠得到最有效的傳播。

一方面是抵制西方,另一方面是復古,兩者的結合使得和世界的脫軌變得容易。脫軌現象是顯見的,表現在方方面面。這些年來,迅速上升的義和團精神就是一例。很多人,總覺得國家現在實在太了不起了,變得天不怕、地不怕和刀槍不入了。但問題在於,世界在變化,並且是在加速度地變化。如果這種義和團精神橫行起來,國家的衰落是必然的。落後會被挨打,這是近代以來給中國的最深刻的教訓。正是這一教訓促成了1980年代開始的開放政策,正是開放政策促成了當代中國的強大。現在,國家好不容易強大起來了,但可惜的是又開始復古了。不過,很顯然,復古絕非是人們所追求的文明復興。

怎麽辦?東亞儒家文化圈的經驗可以參考,因為中國同屬儒家文化圈,並且歷史上曾經一直是這個文化圈的主體。日本近代的脫亞入歐運動類似於中國的五四運動,並不比中國少激進,日本獲得了成功。之後,亞洲四小龍也獲得了成功。成功不僅僅是經濟社會層面的,更是文化層面的。所有這些社會都承繼了傳統文化價值,但沒有出現這裏所說的復古現象。更有意思的是,這些社會被視為是比較西化的,但傳統文化價值也同樣並沒有因為西化而消失。這些社會如何實現現代化和傳統價值的有機結合?這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不難理解,如何實現文明復興而非復古,已經成為中共作為執政黨的最大文化挑戰。對執政黨來說,在這個領域,需要回答一系列的重要問題:從革命政黨向執政黨轉型之後,難道不需要革命時期所具有的革命性了嗎?如何根據新的形勢和環境來重新界定執政黨的革命性?如何維持這種革命性?對所有這些,執政黨沒有明顯的答案。

儘管執政黨對這些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但經驗地看,失去革命性的結果是顯然的。復古現象也在深刻地影響着執政黨,其中不乏高級幹部。迷信求神拜佛、信仰和參與各種邪教等等絕非只是普通民眾,而是流行於執政黨,其中更不乏高級幹部。看來,一場新的文化運動勢在必行,這場運動既非復古,也非西化,更非拒絕現代化。它是文明的、進步的、先進的、甚至具有革命性的。

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鄭永年